裁員風波、資金鏈斷裂,共享充電寶還能走多遠?金融
陳歐和王思聰之間關于共享充電寶的“吃翔賭局”,曾讓共享充電寶名聲大噪。如今,這場賭局日益接近尾聲,萬思聰似乎要賭贏了。
陳歐和王思聰之間關于共享充電寶的“吃翔賭局”,曾讓共享充電寶名聲大噪。如今,這場賭局日益接近尾聲,萬思聰似乎要賭贏了。
共享經濟熱風將停,倒下的不止共享單車,還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共享項目,共享充電寶未能幸免。
共享充電寶負面事件接踵而至
9月25日,共享充電寶企業Hi電內部員工在網絡曬出一份《調崗通知書》,直接成為導火索,將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真實現狀暴露于公眾眼前。
據該《調崗通知書》內容顯示,員工薪資降低至稅前1800元/月,工作地點由深圳調整至新疆,員工需自費于24小時內到達新崗位,逾期三天未報到即被視為曠工、自動離職。Hi電的行徑被員工及外界解讀為變相裁員。
據悉,Hi電正在全面收縮其線下推廣團隊,有200名左右員工直接面臨裁員命運。對此,Hi電創始人兼CEO劉文源向北京商報回應稱,目前公司仍“一切正常,無需回復”,但很明顯Hi電員工并不認同。多名員工都表示,公司的融資曾出現中斷,Hi電的共享充電寶產品曾于今年7月出現停產。
目前,收到《調崗通知書》的Hi電員工已經建群、準備組團維權。其對Hi電的不滿主要有兩點:一是拖欠薪資;二是暴力裁員。
事實上,當前的Hi電已經瀕臨倒閉。據內部員工爆料,其剛進如上海市場部的時候有61人,但目前僅剩12人,武漢市場部目前僅有1人。(詳見北京商報網2017年9月26日文章《Hi電員工曝資金鏈斷裂7月曾停產 共享充電寶資本狂歡“碰壁”》,記者:吳文治、曾純之)
其實除了Hi電,曾引發陳歐與王思聰之間“吃翔賭局”的街電也不平靜。此前,已有媒體曝光街電不給服務商結款、資金短缺、融資失敗等問題。加之日前接連發生的“創始團隊離職”風波、母公司聚美優品股東質疑其市場份額真實性等事件,街電一度陷入窘境。盡管街電CEO原源通過社交渠道曬出街電6.5億元的銀行賬戶存款,但并沒有打消人們對這家企業及共享充電寶行業未來前景的疑慮。
資本斷流共享充電寶時日無多
共享充電寶的崛起之路,與各路資本的跟風熱炒直接相關。年初至今不過短短半年時間,共享充電寶的熱風就要停了。各路資本開始回歸理性,思考共享充電寶到底是否值得繼續投入。
最紅火之際,共享充電寶曾俘獲各路資本芳心,其中不乏IDG、紅杉中國、騰訊投資、順為資本、元璟資本等知名投資企業和王剛等知名投資人,也曾締造40天融資超12億的資本盛宴。
按共享充電寶最初設計的宏偉藍圖,不足百元的充電寶可循環使用約800次,用戶每次使用1元/小時,假設每天被使用2小時,大概2個月回本,之后便進入盈利期。且共享充電寶體積較小,安裝、攜帶方便,基本可以橫掃商場、餐廳、KTV、咖啡廳等一切消費場景,簡直是無往而不利的吸金神器。
但反觀當下,共享充電寶并未盈利反而瀕臨死亡,緣何至此?根本原因在于共享充電寶的行業天花板太低,商業模式同質化嚴重,整個市場已經容不下太多跟風者。況且,無線充電、快充等技術突飛猛進,共享充電寶首當其沖,失去市場地位不足為奇。
值得注意的是,陳歐當初曾表示,“聚美優品對該項目(共享充電寶)的投資無上限,未來3個月內,將繼續注入幾十億元的資金”。但從公開消息來看,陳歐實際上并沒有進一步的投資動作。
金融之家結語:從最初的全民追捧到如今的瀕臨死亡,共享充電寶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從現實推斷,共享充電寶的未來并不樂觀。或許,在共享經濟熱風將停之際,是時候思考我們到底需要什么了。
【來源:金融之家 作者:藥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