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斷有人唱衰VR,看好AR?智能
VR的發展讓人們聯想到十年前風靡一時的3D電視,同3D電視一樣,兩者都缺乏優質的內容,都容易引起頭暈惡心等身體不適。此外,它們的進入成本都太高,而當其價格降下來時,消費者或許早已對其失去…
作為全新的體驗,VR賦予了游戲新的生命,在“黑五”期間,VR頭顯、傳感器和手柄的價格也降到了大部分家庭都能負擔的起的水平。此外,三星、戴爾、索尼、HTC和Oculus等 VR頭顯的假期促銷,也刺激了游戲和VR增長 。
2017年即將結束,2018年初或許會是部分VR愛好者的“春天”,因為新一波VR頭顯的價格更便宜。
盡管如此,空氣中還是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VR的發展未能達到人們的預期,高昂的價格也常常讓消費者們望而卻步,即使是狂熱的游戲迷也覺得價格難以接受。
原因很簡單,乏善可陳的內容、笨重的頭顯、繁瑣的設備、以及高昂的價格,阻礙VR普及的因素太多了。畢竟,如果你想有個不錯的VR體驗的話,你需要一臺性能不錯的電腦、高分辨率OLED屏的VR頭顯、一對手柄以及幾個傳感器。
如果你想避免VR體驗產生的頭暈惡心等身體不適,還需要搭配裝有高端顯卡的PC,使圖像刷新率至少達到90z每秒,而不是常見的60Hz每秒,而這將大大增加VR的成本。
好消息是, VR頭顯紛紛開始降價。Oculus Rift套裝現在只售400美元,去年10月Oculus Touch剛剛發布的時候,Rift+Touch套裝的售價高達798美元。今年以來,為了增強Rift的市場競爭力,Oculus對Rift+Touch套裝進行了兩輪的降價,從年初的599美元到今年三季度降至499美元。作為Oculus的主要競爭對手,HTC Vive套裝的價格從800美元降至600美元以下。索尼的PlayStation VR也從500美元降到了400美元。與此同時,微軟MR頭顯也降至300至400美元。
Oculus VR不甘示弱,預計明年推出Oculus Go VR一體機,售價200美元。在今年的OC4大會上,扎克伯格表示,要將10億人帶到虛擬現實之中。 同時,HTC也宣布將推出VR一體機Vive Focus,不過目前只得知是面向中國市場,至于西方市場的發布日期,還沒有確切消息。
Oculus Go和Vive Focus VR一體機依靠的是最初為智能手機開發的技術。包括芯片系統處理器、微型陀螺儀和運動傳感器。然而,高通驍龍驍龍系列處理器雖然性能不錯,但相比游戲本中的英特爾或AMD處理器,在應對VR圖像處理、光照和陰影時,依然稍顯遜色。
其他削減成本的措施也阻礙了VR的體驗。例如, Oculus Go采用的是廉價的LCD屏,而不是昂貴的OLED屏。后者能支持更快的刷新率,減少因運動產生的拖影。此外,Oculus Go不再支持外部傳感器追蹤,取消了性能強大的Touch手柄,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手柄。
當各大手機廠商都在追逐VR時,蘋果似乎另有打算。庫克認為,VR的顯示技術還不夠好,不足以支撐良好的VR體驗。他還認為,VR讓人們與現實隔絕開來,這是反社會的。
反之,庫克更偏愛AR技術。正如庫克在12月3日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所說, “通過智能手機攝像頭和屏幕,AR技術把數字影像疊加在真實世界中。”他表示自己一直看好AR技術,相信AR技術可以更加突出人的作用,而不是把人們隔離開來。
在過去的幾年中,蘋果還收購了一批AR創業公司。最近蘋果更是斥資3000萬美元收購了加拿大初創公司Vrvana,并預計在一兩年內推出AR頭顯。
微軟顯然也在摩拳擦掌,目前已經推出了 “Windows混合現實平臺”。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這個詞很重要,它表明微軟的這個平臺將覆蓋多種類別的設備,比如VR頭顯、HoloLens這樣的AR設備,以及平板電腦上的攝像系統。
VR的發展似乎過于緩慢,部分巨頭正在慢慢退場。此前消息報道,開發了大型多人在線游戲《Eve Online》的游戲開發商CCP Games將調整戰略方向,從VR游戲轉向PC和手游業務。硬件方面。手機界曾經的“王者”諾基亞繼10月份停止開發VR相機OZO并裁員310人之后,宣布放棄所有VR相關業務。
去年,《Pokémon Go》的大熱讓AR開始進入公眾的視線。這一游戲的成功之處在于它把玩家聚集起來,一起社交,一起游戲。今天大部分新技術也是同樣如此,無論是微信、微博、推特、Facebook和秒拍等社交媒體,還是其他手機游戲或通訊活動,都是將大家聚在一起。而VR走上了相反的道路——讓人們在社交中孤立開來。
VR的發展讓人們聯想到十年前風靡一時的3D電視,同3D電視一樣,兩者都缺乏優質的內容,都容易引起頭暈惡心等身體不適。此外,它們的進入成本都太高,而當其價格降下來時,消費者或許早已對其失去了興趣,一切為時晚矣。
來源:游戲頭條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