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記退出網貸惹眾怒,還連累金蝶互聯網+
導讀
隨手記吃相真難看,金蝶怎么看?
隨手記吃相真難看,金蝶怎么看?

作者:龔進輝 因決定退出網貸業務,隨手記陷入輿論漩渦,受到出借人普遍質疑和投訴。 原來,4月17日,隨手記官方發布公告,稱決定啟動戰略轉型,對原有網貸業務存量開展有序、分批次的業務結清工作,穩步退出網貸業務。此公告一出,頓時在出借人群體中炸開了鍋,有人在21CN聚投訴吐槽本息(本金和利息)無法提現,而且已持續1個多月,尤其對隨手記克扣歷史收益強烈不滿。 當隨手記清退消息傳來,無疑加劇了他們的恐慌。數據顯示,隨手記平臺當期出借人數量為8.07萬人,累計出借88萬人,人均出借金額5.27萬元。截至2020年2月29日,平臺累計借貸余額為30億元,累計代償3.37億元。 為了打消公眾疑慮,隨手記官方披露了具體清退計劃:首先需要用戶進行確權,經過出借人報名后,投票選舉出借人監督委員會(簡稱“監委會”),監委會與公司共同制定兌付方案,出借人對兌付方案進行投票,投票通過后即開始兌付。 清退行動中,最大的爭議點在于確權。投資者(即出借人)在平臺進行投資之后,平臺App上會有電子合同,以確認借貸關系,確權則是把原有借貸合同推翻,重新簽協議。隨手記的說法是,確權是確認大家在平臺的全部權益,權益部分包括本金及收益,即用戶在平臺的本金和收益均需要進行確認。 用戶確權后可報名出借人監委會、投票選舉監委會、投票選擇兌付方案及實際兌付。為了確保方案的公平及可操作性,兌付方案不由公司單方制定,而是需要經過出借人投票選舉出監委會后,由出借人監委會和公司共同協商制定。不過,具體的確權操作指引、兌付期限及兌付金額等問題,仍需等待后續發布。 除了確權讓出借人感到無所適從之外,他們還把矛頭直指與隨手記有千絲萬縷關系的金蝶。 一方面,隨手記創始人谷風原本是金蝶一名資深員工,創立金蝶互聯網事業部,并擔任該事業部副總裁,早期公司全名為“深圳市金蝶隨手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金蝶隨手記”;另一方面,金蝶掌門人徐少春是隨手記天使投資人,目前其仍是隨手記股東(持股30%),并擔任公司董事。 3年前,隨手記舉辦“518理財節”,徐少春專門發來視頻祝賀。他說道,“作為隨手記的天使投資人,我見證了隨手記一步一步的發展,發展到成為中國最大的個人記賬理財平臺。” 盡管包括徐少春在內的金蝶現任高管并未在隨手記任職,但不少投資者紛紛抱怨當初就是因為隨手記有金蝶背景才入場投資的。換言之,不少用戶是看中金蝶這塊金字招牌才成為隨手記投資者,如果沒有金蝶的背書和承諾,估計沒有多少人敢在隨手記平臺放心投資。如今,金蝶刻意保持沉默,讓投出信任票的投資者寒心不已。 其實,在目前8萬多名出借人中,有一群特殊用戶,即金蝶員工,他們比普通投資者更加對隨手記深信不疑,但在此次清退風波中敢怒不敢言。盡管不方便發聲,但他們私底下對隨手記的做法頗有微詞,直言無法認同,同樣面臨不小的利益損失。 事實上,在清退網貸業務之前,隨手記曾面臨大大小小的各種麻煩,最典型的要屬踩雷厚本金融、違規搭售保險。 先說踩雷厚本金融,去年8月,厚本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浦東警方立案調查,公司CEO和副總裁等2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查封相關涉案資產。而隨手記是厚本金融旗下厚錢包放款資方之一,為其借款人提供出款。 厚錢包爆雷后,借款人還款意愿低迷,拖延還款甚至不想還款的不在少數。盡管有用戶爆料曾收到隨手記打來的催收電話,但并沒有更多跡象顯示隨手記僅針對自身作為出款方的所有借款人進行催收。不過,可以確定是,踩雷厚本金融,或多或少對隨手記資金管理、現金流造成負面影響。 再說違規搭售保險,去年7月底,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自查清理的通知》,保險公司需對網貸平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進行自查清理工作,防止出現強制搭售、捆綁銷售等不良行為。不過,不少借款人投訴,隨手記旗下貸款產品福貸、卡牛瑞貸在整改期后仍存在強制搭售保險的現象。 孫先生投訴稱,自己于2019年 8月25日在隨手記App申請貸款8000元,分12期還款,貸款資金到賬后隨即被劃扣400元保險費、1200元服務費,即高額“砍頭息”,實際發放借款金額6400元。其中,400元保險費并未在貸款協議中明確提及,而是通過電話咨詢客服后才得知。 更奇葩的是,保險最終受益人并非用戶本人,而是放貸平臺,即隨手記。對此,隨手記公關部負責人曾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大言不慚地表示,“從未收取用戶除債權撮合服務費以外的任何費用。”他還聲稱對保險費、保障金不知情,且已與海保人壽、國任保險中止合作。 但從用戶實際投訴來看,該負責人的說法并不足以令人信服,甚至給人留下赤裸裸睜眼說瞎話的印象。同時,孫先生此次貸款需還本息共計9639.92元,經計算后得出實際年化利率為75.6%,不僅遠超隨手記聲稱的10%,也大大超過監管規定的36%紅線。 除了一波神操作讓用戶累覺不愛之外,自家員工也對隨手記心生質疑。 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中旬,隨手記宣布,公司從1月1日至6月30日對隨手科技及其所有關聯公司全體職工(含CEO及所有管理層)的薪酬結構進行暫時調整,月薪30%調整至獎金,公司將積極制定銜接的補發政策。隨手記在疫情期間的臨時性過渡措施,被解讀為降薪或變相裁員,引發員工反彈。 不知你發現了沒,近年來,P2P網貸行業跑路、爆雷等亂象頻發,成為監管部門的關注重點。在重拳整頓和激烈競爭之下,整個行業大浪淘沙,倒閉的倒閉,清盤的清盤,轉型的轉型,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頭部平臺依然堅挺。不過,今年它們的處境將發生微妙變化。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P2P網貸平臺的清退轉型已進入最后攻堅階段,今年部分頭部平臺不可避免要走到清退轉型這一步。隨手記也不例外,退出網貸業務實屬無奈之舉,除了因應監管要求別無他法,真佩服隨手記官方竟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將此舉包裝成“啟動戰略轉型”。 在我看來,無論P2P網貸平臺是良性退出還是非良性退出,都將對投資者產生很大影響,他們可以通過成立債權人委員會的方式,與P2P網貸平臺就資金清退計劃和平臺清退方案進行溝通和協商,力求避免損失擴大。如果協商無果,投資者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反觀通過發起輿論或圍攻等群體事件不可取,無助于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在內憂外患之下,谷風必須回答一個靈魂拷問:面向未來,隨手記到底將走向何方?

作者:龔進輝 因決定退出網貸業務,隨手記陷入輿論漩渦,受到出借人普遍質疑和投訴。 原來,4月17日,隨手記官方發布公告,稱決定啟動戰略轉型,對原有網貸業務存量開展有序、分批次的業務結清工作,穩步退出網貸業務。此公告一出,頓時在出借人群體中炸開了鍋,有人在21CN聚投訴吐槽本息(本金和利息)無法提現,而且已持續1個多月,尤其對隨手記克扣歷史收益強烈不滿。 當隨手記清退消息傳來,無疑加劇了他們的恐慌。數據顯示,隨手記平臺當期出借人數量為8.07萬人,累計出借88萬人,人均出借金額5.27萬元。截至2020年2月29日,平臺累計借貸余額為30億元,累計代償3.37億元。 為了打消公眾疑慮,隨手記官方披露了具體清退計劃:首先需要用戶進行確權,經過出借人報名后,投票選舉出借人監督委員會(簡稱“監委會”),監委會與公司共同制定兌付方案,出借人對兌付方案進行投票,投票通過后即開始兌付。 清退行動中,最大的爭議點在于確權。投資者(即出借人)在平臺進行投資之后,平臺App上會有電子合同,以確認借貸關系,確權則是把原有借貸合同推翻,重新簽協議。隨手記的說法是,確權是確認大家在平臺的全部權益,權益部分包括本金及收益,即用戶在平臺的本金和收益均需要進行確認。 用戶確權后可報名出借人監委會、投票選舉監委會、投票選擇兌付方案及實際兌付。為了確保方案的公平及可操作性,兌付方案不由公司單方制定,而是需要經過出借人投票選舉出監委會后,由出借人監委會和公司共同協商制定。不過,具體的確權操作指引、兌付期限及兌付金額等問題,仍需等待后續發布。 除了確權讓出借人感到無所適從之外,他們還把矛頭直指與隨手記有千絲萬縷關系的金蝶。 一方面,隨手記創始人谷風原本是金蝶一名資深員工,創立金蝶互聯網事業部,并擔任該事業部副總裁,早期公司全名為“深圳市金蝶隨手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金蝶隨手記”;另一方面,金蝶掌門人徐少春是隨手記天使投資人,目前其仍是隨手記股東(持股30%),并擔任公司董事。 3年前,隨手記舉辦“518理財節”,徐少春專門發來視頻祝賀。他說道,“作為隨手記的天使投資人,我見證了隨手記一步一步的發展,發展到成為中國最大的個人記賬理財平臺。” 盡管包括徐少春在內的金蝶現任高管并未在隨手記任職,但不少投資者紛紛抱怨當初就是因為隨手記有金蝶背景才入場投資的。換言之,不少用戶是看中金蝶這塊金字招牌才成為隨手記投資者,如果沒有金蝶的背書和承諾,估計沒有多少人敢在隨手記平臺放心投資。如今,金蝶刻意保持沉默,讓投出信任票的投資者寒心不已。 其實,在目前8萬多名出借人中,有一群特殊用戶,即金蝶員工,他們比普通投資者更加對隨手記深信不疑,但在此次清退風波中敢怒不敢言。盡管不方便發聲,但他們私底下對隨手記的做法頗有微詞,直言無法認同,同樣面臨不小的利益損失。 事實上,在清退網貸業務之前,隨手記曾面臨大大小小的各種麻煩,最典型的要屬踩雷厚本金融、違規搭售保險。 先說踩雷厚本金融,去年8月,厚本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浦東警方立案調查,公司CEO和副總裁等2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查封相關涉案資產。而隨手記是厚本金融旗下厚錢包放款資方之一,為其借款人提供出款。 厚錢包爆雷后,借款人還款意愿低迷,拖延還款甚至不想還款的不在少數。盡管有用戶爆料曾收到隨手記打來的催收電話,但并沒有更多跡象顯示隨手記僅針對自身作為出款方的所有借款人進行催收。不過,可以確定是,踩雷厚本金融,或多或少對隨手記資金管理、現金流造成負面影響。 再說違規搭售保險,去年7月底,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自查清理的通知》,保險公司需對網貸平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進行自查清理工作,防止出現強制搭售、捆綁銷售等不良行為。不過,不少借款人投訴,隨手記旗下貸款產品福貸、卡牛瑞貸在整改期后仍存在強制搭售保險的現象。 孫先生投訴稱,自己于2019年 8月25日在隨手記App申請貸款8000元,分12期還款,貸款資金到賬后隨即被劃扣400元保險費、1200元服務費,即高額“砍頭息”,實際發放借款金額6400元。其中,400元保險費并未在貸款協議中明確提及,而是通過電話咨詢客服后才得知。 更奇葩的是,保險最終受益人并非用戶本人,而是放貸平臺,即隨手記。對此,隨手記公關部負責人曾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大言不慚地表示,“從未收取用戶除債權撮合服務費以外的任何費用。”他還聲稱對保險費、保障金不知情,且已與海保人壽、國任保險中止合作。 但從用戶實際投訴來看,該負責人的說法并不足以令人信服,甚至給人留下赤裸裸睜眼說瞎話的印象。同時,孫先生此次貸款需還本息共計9639.92元,經計算后得出實際年化利率為75.6%,不僅遠超隨手記聲稱的10%,也大大超過監管規定的36%紅線。 除了一波神操作讓用戶累覺不愛之外,自家員工也對隨手記心生質疑。 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中旬,隨手記宣布,公司從1月1日至6月30日對隨手科技及其所有關聯公司全體職工(含CEO及所有管理層)的薪酬結構進行暫時調整,月薪30%調整至獎金,公司將積極制定銜接的補發政策。隨手記在疫情期間的臨時性過渡措施,被解讀為降薪或變相裁員,引發員工反彈。 不知你發現了沒,近年來,P2P網貸行業跑路、爆雷等亂象頻發,成為監管部門的關注重點。在重拳整頓和激烈競爭之下,整個行業大浪淘沙,倒閉的倒閉,清盤的清盤,轉型的轉型,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頭部平臺依然堅挺。不過,今年它們的處境將發生微妙變化。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P2P網貸平臺的清退轉型已進入最后攻堅階段,今年部分頭部平臺不可避免要走到清退轉型這一步。隨手記也不例外,退出網貸業務實屬無奈之舉,除了因應監管要求別無他法,真佩服隨手記官方竟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將此舉包裝成“啟動戰略轉型”。 在我看來,無論P2P網貸平臺是良性退出還是非良性退出,都將對投資者產生很大影響,他們可以通過成立債權人委員會的方式,與P2P網貸平臺就資金清退計劃和平臺清退方案進行溝通和協商,力求避免損失擴大。如果協商無果,投資者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反觀通過發起輿論或圍攻等群體事件不可取,無助于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在內憂外患之下,谷風必須回答一個靈魂拷問:面向未來,隨手記到底將走向何方?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