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旅游的新模式是否能再一次刺激旅游業?智能

99VR視界 2017-10-15 14:48
分享到:
導讀

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現在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恐于出門的長假。旅游是很美好,但是在人擠人的狀態下怎么也美好不起來。

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現在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恐于出門的長假。旅游是很美好,但是在人擠人的狀態下怎么也美好不起來。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旅游怕的就是“想到一塊去”。畢竟平時大家都沒有時間,只能趁假期去旅旅游,散散心。結果就是每年各大景區人頭攢動,只看人不看景了。不免就讓人掃興,也讓不少想旅游的人“望洋興嘆”了。而且旅游業最大的問題還在于“檸檬市場”嚴重,信息的嚴重不對稱導致游客們一直說著一句“看景不如聽景”的話。

2017101211504451

而對此,一個新興的旅游行業應運而生:“VR+旅游”。顧名思義就是用VR來做的旅游業,通過VR設備讓人置身景點場景之中,讓人足不出戶的進行一次感官的旅游,而VR旅游能否改善“檸檬市場”嚴重的旅游業呢?

花團錦簇,種類繁多:VR+旅游方式多樣

VR+旅游也不單單只有讓人看景觀景一種模式,根據目前市場上存在的VR+旅游的例子,筆者這里大致歸為三類:

1、正統的VR形式的虛擬旅游

這種是字面的用VR來旅游,也就是通過實現拍好的景區VR內容,通過VR頭顯等硬件設備,讓人足不出戶就置身于景點內,進行一次旅游的感官體驗。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第三星球、故宮展覽等。第三星球以一個景點一個APP的方式提供國內景區的VR視頻,而故宮博物館以一期一個主題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不同展廳不同展品的VR視頻,即使錯過線下展覽也可以通過APP觀展。這也是VR+旅游數量最多,占比最大的模式。

2、切入旅游附加項目,為真實的旅游服務類型

這種VR+旅游最火的是VR+旅館,這種是為實際旅游業服務,通過將VR技術應用到酒店,能夠讓游客們提前對景區住宿條件進行預覽,與傳統的照片對比,三維立體的空間更能系統的展示酒店實際的情況,以方便游客選擇。此外還有街道,景區周邊路線等的VR,都是為實際旅游業做服務。這類的代表有美國的Expedia。Expedia為消費者提供VR選擇酒店的服務,其負責產品和設計的高級VP表示:VR可以改變人們在線決策的方式,讓用戶“進入”酒店房間并查看配套設施。Expedia公司還提供包括機酒包車以及景點門票等一系列在線旅游產品的選購。

3、自身用VR塑造一個旅游項目

這種是自己用VR打造一個旅游游玩項目,類似大規模的VR線下體驗店的感覺 ,不過是規模更大,系統更完善,有相應的游玩系統,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VR主題公園。早在多年前,迪士尼等主題公園已開始嘗試通過各種技術讓虛擬游玩項目達到逼真的效果,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進行了VR主題項目試營業三亞鹿回頭景區等等,都開始利用VR技術讓人的游玩變得更有趣,更難忘。

這三種VR+旅游,第一種是主流,占據了VR旅游市場的絕大部分,虛擬旅游主要還是為了迎合人們沒時間的情況衍生出來的。這些VR+旅游在如今旅游業中又有什么競爭呢?

內容為肌,時間為骨:VR+旅游切合市場需求

VR+旅游主要是在時間和內容上切入市場。

VR+旅游迎合了“碎片化時間”,而且相對便宜。

人們為什么吃泡面?有些是因為囊中羞澀,有些是因為沒時間去吃別的,只好吃個泡面將就一下。而旅游的兩個要素恰恰是金錢和時間。資金上VR+旅游所涉獵的虛擬旅游相對于真實的旅游,價格上要便宜了不少,即使沒有設備,也能夠花少量的資金去線下體驗店嘗試。同時對于當今社會大眾來說,“碎片化時間”是普遍現象。人們迫于工作、家庭、學習等因素,往往沒有完整的幾天、一周的假期,有時候只有幾個小時,或者半天、一天的休息時間。這種零散的,碎片化的時間,很多時候不能夠支持游客們去進行一次實際的旅游,而迎合和這種“碎片化時間”,VR+旅游的虛擬旅游就十分合適。用戶們往往只需要一下午,去體驗店就能進行一次虛擬旅游,有條件自己有VR設備的,甚至能利用閑暇的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來一次虛擬旅游了。

VR+旅游內容多樣,具有豐富的可玩性。

吃泡面固然很多時候是被迫的,無可奈何的,但我們吃泡面時也是會挑選“口味”的,什么“老壇酸菜”、“紅燒牛肉”等,這些“口味”也是在選擇泡面時的一種吸引力。VR+旅游也是如此,其內容是吸引人的另一大因素,不僅僅是普通的景區景色方面的內容,VR+旅游因為是提前錄制的內容,介紹和解說也會更加的詳細完善。而且也可以讓夏天的人看到冬天的雪景,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甚至比如古代游,宇宙行、電影場景游、動畫場景游等特色項目,毀于戰火或者自然災害的景點等等。而對于VR主題公園來說,用VR技術更能為前來主題公園尋求刺激或者樂趣的人提供了更新奇的體驗,同時也給沒有能力購買昂貴VR設備的普通用戶提供了一次體驗機會。

具有如此優勢的VR+旅游項目,發展它的收益都有哪些?

新興事物的發展本身就是為了解決相應的需求。泡面出現就是為了一部分人在特殊的情況下能填飽肚子,VR+旅游也是如此。VR+旅游正是迎合了市場需求,解決一部分沒時間、沒資金進行實際旅游,但又想有旅游體驗的用戶需求。

但是VR+旅游畢竟不是真正的旅游,也不能完全代替旅游。就如泡面可以暫時解決饑餓,但并不能當飯吃。人們在閑暇的零散時間進行一次虛擬旅游,雖然有旅游體驗,但是往往還是會意猶未盡。就像我們吃了一份“海鮮味”的泡面,雖然有海鮮的味道,但是遠遠達不到真是海鮮的程度,這時候我們會不會再想有機會去真正的吃一頓海鮮呢?我想即使不會真的去,也大多會想一想,這就是其廣告價值。VR+旅游讓人利用閑暇時間粗略的體驗一次虛擬旅游,所帶來的更多的是讓人們產生去該景點旅游的沖動,以此能刺激真正旅游業的發展。

此外還有一些小的方面,比如用VR+旅游進行導游的培訓,讓他們在學校等就可以進行實際演練等等。那VR+旅游具有如此的優勢以及發展價值,是不是前途就能一帆風順呢?

前途很美,道路很長:VR+旅游面臨諸多難題

一、技術方面

1硬件設施技術不完善

當前的VR設備普遍具有一下幾點缺陷:

a硬件設施笨重。當前的VR設備要想有高品質的體驗,都是頭盔,數據線,操作桿等等的設備,笨重不便旅游行動。

b活動范圍小。如今的VR設備的活動范圍普遍較小,一般只有一間屋子,這就對于VR+旅游的游行方面產生大的困擾。

c視野窄。現在的VR設備視野最高的也只有110°,而我們正常的視野是180°,這對以看景為主的旅游是不利的。

d操作感不。如今VR的操作主要依靠手上的操作桿,而且不容易準確,很多時候發生偏差,影響體驗。旅游時手上握著兩根操作桿也是不太好的體驗吧。

e長時間會產生眩暈感。這個是致命的問題,由于幀率不同步而產生的時間一長會頭暈的現象,是目前任何一款VR設備都沒攻克的問題,而頭暈意味著用戶沒法長時間使用,也就沒法完成真正的旅游體驗。

2、內容拍攝技術

a、拍攝技術資金方面困難。據媒體報道,由四臺紅龍攝影機組合而成的電影級VR全景攝影機Upano J2VR需要200萬人民幣,名聲大噪的VR全景攝影機諾基亞OZO國內售價約人民幣30萬,Ladybug5約20萬人民幣、GoPro Odyssey國內售價10萬人民幣左右,一體化VR攝影機Upano XONE在5到7萬人民幣左右,GoPro Omni則是3萬人民幣左右等等。再加上需要專業的VR拍攝人才,如此昂貴的拍攝成本,是VR+旅游發展的一大攔路虎。

b、旅游路線方面的固定。當前VR+旅游的內容因為是提前就拍攝完成的,因此解說介紹和旅游路線都是固定的,用戶沒法按照自己想要的路線進行游玩,因此用戶體驗方面會打折扣。

二、資金方面

1、對于建設VR游玩項目的目的來說,VR設施成本高。

2、對于通過VR促進旅游,提供旅游增值服務目的來說,VR內容拍攝成本高。

價格昂貴這方面上面也有提到,這里不再贅述。

三、VR的生態方面

1、各自為戰,行業仍在角逐沒有統一。以VR硬件三巨頭HTC、Oculus、索尼VR為例,不僅硬件設施不同,而且操作系統迥異,然后內容也設有壁壘。雖然谷歌開發了“daydream”系統,操作系統統一可以預見,但是由于盈利競爭問題,完全的內容相通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如此一來用戶想進行更多不同的VR旅游體驗,就必須要購買更多的設備或者去不同的體驗店,這樣一是增加了開銷,二是麻煩,這樣對于那些想要省錢,利用碎片時間進行VR旅游的用戶是很致命的。

2、行業遇冷,出于冷冬期。VR市場目前處于冷凍期,市場蕭條不景氣,近日三大VR廠商索尼、HTC和Oculus已經開始降價,據UGP銷售負責人稱,今年VR頭盔的月銷量在1.7萬臺左右,而去年普遍在8、9萬臺,銷量下滑比較明顯。VR市場的整體遇冷,也會相應的導致VR+旅游的蕭條。

3、門檻高,不易上手

VR設備的價格高,門檻高,同時VR設備的操作也不是很容易上手,據甚多去線下體驗店的顧客所說,一部分顧客可能幾個小時都還是只能在別人指導下完成,當前VR的操作不易上手,而旅游的目的還是為了放松身心、觀史賞景,這些復雜不好上手的操作都有違本意。

99VR視界君說:VR+旅游終究不是真正的旅游方式,旅游還是要真正的走出門才行。路上遇見的人和風景都是不能被替代的,這些都是VR帶不來的。但是VR可以做到別的,例如提前看看當地的特色,還可以運用在預訂酒店VR看房之類的輔助出行的方式上。才能使VR+旅游發揮它真正的作用。

來源:99VR視界

VR 旅游 設備 時間 進行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