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S7、V9雙雙折戟,林長波難救東風風行快訊
星海S7、星海V9的雙雙折戟,宣告林長波操刀下的東風風行新能源轉型正在遭遇巨大阻力。與此同時,其還面臨宣穎落馬后帶來的內部震蕩。
編輯導語:星海S7、星海V9的雙雙折戟,宣告林長波操刀下的東風風行新能源轉型正在遭遇巨大阻力。與此同時,其還面臨宣穎落馬后帶來的內部震蕩。
宣穎落馬
在兩款被高層寄予厚望的產品陷入苦戰的同時,在內部人事上,東風柳汽也陷入震蕩。12月2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據東風公司紀委、湖北省紀委監委消息:東風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宣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東風公司紀委和湖北省咸寧市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公開履歷顯示,宣穎是東風柳汽的老人,已經在東風柳汽體系內工作超過25年。1999年1月,宣穎就出任東風柳汽財會部部長,2002年8月擔任總經理助理,2005年12月擔任副總經理。2017年11月,宣穎出任東風柳汽總經理。隨后一年后,宣穎即轉任東風柳汽黨委書記,在這一職位上工作至今。
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近段時間以來,東風柳汽首個落馬的領導干部,就在宣穎落馬前一周,東風柳汽已有干部被查。12月19日,東風公司紀委通報稱,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安全與工程部能源管理主管師溫筱波涉嫌嚴重違法,接受國家監委駐東風公司監察專員辦公室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峰區監委聯合監察調查。
在國內汽車行業已經進入“關停并卷”的淘汰賽階段,有著70年的歷史的東風柳汽,在乘用車領域的表現實際并未走出危險區。宣穎、溫筱波等兩名東風柳汽的中高層先后落馬,無疑顯示出東風柳汽開始“刮骨療毒”。而高層的落馬最終能否實現刮骨療毒的效果,未來還有待觀察。
東風風行在2009年至2016年間,曾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年銷量從5萬輛增至26萬輛。然而,從2017年開始東風風行又進入下行區間,期間,東風風行人事也進入動蕩期。2021年、2022年,東風風行銷量短暫反彈。但2023年的暴跌、以及不容樂觀的2024年,顯示出東風風行復興之路前路難明。
星海S7未達預期
2024年以來,東風風行的表現不容樂觀。在星海序列首款車型星海V9失利之后,3個月前上市的星海序列的第二款車型星海S7,成為又一款不達預期的新能源產品。
前不久,11月乘用車市場銷量零售出爐,數據顯示,11月星海S7銷量為2212輛,較10月的2935輛出現下滑。整體上,9月份上市以來,星海S7銷量分別為2192輛、2935輛、2212輛。而這并未達到東風風行官方目標,“初期月銷目標3500臺,11月增程版和長續航版上市后,月銷目標提升5000輛。”
“這個我們還是很有信心,希望能在細分市場做到前三,這個是我們的目標。”對于該車,東風柳汽總經理林長波此前也曾表示。
而目前,不僅在銷量沒能達到預期,在與其核心競品的競爭中,星海S7也已落入下風,星海S7售價區間為11.98萬-13.99萬,定位中大型新能源轎車,這一細分市場市場,星海S7的核心競爭對手為長安啟源的啟源A07、東風奕派007、零跑C01等車型,而數據顯示,11月,啟源A07銷量5073輛。
對于東風風行而言,在星海V9先失一局的情況下,星海S7實際有著承擔著銷量翻盤、以及加速推動新能源轉型的重壓。在星海S7之前,今年6月份,東風風行星海序列的首款車型星海V9上市,該車定位中大型插混MPV,售價19.99萬起,然而,該車很快就以失敗告終。
按照彼時官方規劃,星海V9也有著月銷3000輛的目標,而銷量數據顯示,星海V9上市后,在月銷量1000輛規模上保持了三個月后,銷量即呈現斷崖式下跌。6月到11月,星海V9銷量分別為1035輛、1011輛、1004輛、428輛、213輛、337輛,離3000輛的目標存在巨大差距
兩款重要新能源車的均未能達到預期,也令東風風行難以達到今年15萬輛的銷量目標。今年1-11月,東風風行銷量7.69萬輛,僅完成目標銷量的一半。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表現還較東風風行去年同期下滑2.1%,更意味著東風風行將面臨連續下滑的局面。在2023年,東風風行累計銷量8.57萬輛,已經同比大跌29.94%。
性價比打法失效
今年3月15日,東風公司宣布,由林長波接任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原總經理唐競調任集團總部任職。彼時,東風集團董事長楊青還曾對這一人事任命表示,“新一屆領導班子要做好市場壓力的傳導,推動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事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這無疑表現出東風集團存在改變現狀的決心。
而在2024年行將結束的當下,銷量目標難達,全年銷量將面臨負增長風險、這對首年執掌東風風行的林長波而言,顯然更算不上好消息。
“當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面臨巨大挑戰和壓力。”事實上,在今年9月份時,東風柳汽高層已在內部會議上表態。同時,林長波也表示,“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們各方面做得還不夠。”兩款重磅新能源車的銷量不及預期,也顯示出林長波的“性價比打法”救不了東風風行。
東風風行的產品最大的優勢即是其性價比,較同級車型更加便宜,而在當前的新能源行業中,隨著行業洗牌加速、馬太效應加劇的情況下,其優勢正在快速減弱。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2024年國內新能源格局激烈變化,頭部效應日益明顯,只有性價比無疑是當下最淺的“護城河”。
如星海S7售價11.98萬起,在同級新能源車不可謂不低,在產品力上與同級競爭對手如啟源A07、深藍L07、零跑C01等也互有勝負,但在品牌知名度遠高于當下的東風風行。
與首款產品星海V9遭遇的問題同出一轍,星海V9切入的新能源MPV市場是近兩年來國內熱度較高的細分市場,競爭對手主要包括騰勢D9 DM-i、傳祺E9、別克GL8 PHEV等同級別車型;同時,還與傳祺E8、奧德賽以及艾力紳等同價位MPV形成競爭,與競爭對手相比,其有著的巨大的價格優勢。但與傳祺、別克、騰勢等相比,品牌力成為制約其發力的一大重要因素。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