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節節敗退 楊大勇難解長安福特困局快訊
長安福特在國內銷量下滑的處境并未隨著楊大勇的履新而好轉,燃油車產品力不足、電動化轉型上電馬、銳界L代表的油混、純電路線也均未達到預期,“姍姍來遲”的增程產品成為楊大勇在新能源市場的關鍵一戰。
編輯導語:長安福特在國內銷量下滑的處境并未隨著楊大勇的履新而好轉,燃油車產品力不足、電動化轉型上電馬、銳界L代表的油混、純電路線也均未達到預期,“姍姍來遲”的增程產品成為楊大勇在新能源市場的關鍵一戰。
國內銷量持續下滑
自2022年12月初,成為長安福特執行副總裁至今的近兩年時間內,楊大勇還未能解決長安福特銷量下滑的局面。
“與去年相比,(長安福特的銷量)還是低了一些。”前不久,長安福特執行副總裁楊大勇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國內終端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長安福特(單一品牌)累計銷量9.3萬輛,同比下滑17.47%,10月銷量1.04萬輛,同比下滑16%。其中,長安福特三大核心車型,兩款較還呈現下滑趨勢。長安福特探險者1-10月銷量1.53萬輛,同比下滑33.38%;銳界銷量2.09萬輛,同比下滑2.43%。
三款車型中,僅有蒙迪歐實現一定幅度增長,1-10月,蒙迪歐終端銷量4.5萬輛,同比增長13%。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長安福特高層楊大勇、陳曉波等人一再表示,長安福特不打價格戰,但蒙迪歐不斷走低的終端成交價,顯示出長安福特難以在價格戰中獨善其身,降價實際也成為蒙迪歐銷量增長重要因素。蒙迪歐官方指導價14.98萬起,而目前終端上蒙迪歐已有2萬上下的優惠,經銷商報價12.98萬起。
在國內市場上的銷量下滑,顯示出長安福特在國內的生存環境依然面臨挑戰。而再往前一年的2023年,楊大勇履新的第一個完整年,長安福特國內終端銷量13.9萬輛,同比下滑14.88%。而按照長安福特今年以來在國內市場上的表現,其將大概率在今年在國內市場上面臨負增長。換言之,兩個完整任期內,長安福特國內均將面臨負增長。
2022年12月2日,長安福特宣布,楊大勇被任命為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接替原執行副總裁趙非的工作。彼時,業內普遍認為,楊大勇的到來,肩負著長安福特重回主流市場的重任,同時,更有觀點認為,基于楊大勇履新前,多個長安新能源項目籌備者的身份,構建長安福特在新能源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關鍵任務。
電馬一輛虧10萬
長安福特在國內市場陷入困境的原因與其他合資品牌一致、在國內新能源轉型大勢下,自身傳統燃油車產品競爭力不足、而推出新能源車更未跟上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節奏。從行業上來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燃油車零售950.8萬輛,同比下降16.0%。10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52.9%。
燃油車整體的持續下滑、新能源滲透率不斷走高,表明行業的競爭焦點已經轉向新能源車,長安福特的電動化轉向迫在眉睫。
在電動化上,長安福特是混動與純電兩條路線布局,其中在混動上,此前長安福特是以“油混”為主,這也是楊大勇在2023年的布局重點。
2023年4月,長安福特推出銳界L及其混動版,新車搭載了大馬力超強E混動系統。彼時,楊大勇表示,“銳界L將是長安福特電動化轉型的關鍵,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新能源化既是行業的主流趨勢,也是長安福特未來發展的趨勢。所以,銳界L的推出,也代表著長安福特品牌向真正電氣化邁出了第一步。”
從數據上來看,在銳界L的加持下,2023年,銳界車系終端累計銷量2.7萬輛,同比增長了18.18%。但顯然,銳界L并沒有達到長安福特的預期。在銳界L正式上市之前,2023年新車首發亮相的發布會上,時任長安福特總裁的何曉慶給出該車的目標是:銳界L的月銷量預期目標在4000-5000輛。
油混戰略遇阻的同時、由長安福特接過電馬的運營權,也未能改變電馬邊緣化的局面。在去年8月,長安福特發布《福特電馬加入長安福特產品陣營》公告,長安福特正式接手福特電馬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業務。在當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長安福特帶來了2024款福特電馬。
“電馬應該是長安福特在新能源領域的開山之作,希望通過電馬來引領長安福特新能源轉型之路。”彼時,楊大勇接受媒體采訪時又稱。
而數據顯示,今年1-10月,福特電馬累計銷量約900輛,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依然沒能掀起任何水花。月均不到百輛的銷量,令楊大勇稱賣一輛虧10萬。楊大勇坦言,“福特電馬我賣一臺虧十萬,實在虧不起了,只能停了。”這并不令外界意外,有業內人士曾對中車網表示,電馬的問題在于車型過于小眾,難以走量,在國內電馬的售價區間內可供選擇的車型較多。
新品“姍姍來遲”
目前,在長安福特布局中,新能源板塊上,新的破局點已經落在長安福特新能源(下稱“長福新能源”)身上,去年9月,長福新能源公司成立,但至今這一公司尚未推出任何一款新能源車。今年初,2024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表示,長福新能源旗下內部代號CX810的新能源車將在北京車展上發布。
而這一車型最終并未如期發布,在本屆廣州車展上,楊大勇才對外透露長福新能源的首車進度稱,“首款產品將于11月通過項目關鍵節點。”楊大勇還解釋稱,“我們正在準備的一款新能源車,光平臺就升級了三次,車子的定位、配置都在不停地在調整。”這反映出長安福特的新能源產品還未完全做好準備。
這一進度,在國內的新能源市場上無疑是有些姍姍來遲。目前,國內主流合資品牌普遍完成了新一輪的新能源產品布局,尤其是已經處于競爭劣勢的合資品牌,包括在電動化轉型上較為遲緩的日系品牌,也開啟了新一輪產品攻勢,如本田的“燁P7、燁S7”、豐田鉑智3X、日產的N7均在廣州車展上完成發布。
姍姍來遲的產品,能否在已經高度內卷的新能源市場中突圍還有待觀察,根據規劃,長安福特的目標是每年推出一款新能源車。
需要注意的是,合資新能源產品的在市場中的接受程度并不高——10月,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僅有3.1%,這是長安福特未來面臨的一大挑戰。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新的規劃下,長安福特首款全新新能源車將是增程產品。相對于合資品牌已經普遍失利的插混、純電,走了“增程”捷徑的長安福特無疑也還存在一定變數。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