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極限運動主播:為什么我在用“命”博君一笑通信

鈦媒體APP 2017-12-20 11:01
分享到:
導讀

這名武行出身的“極限”網紅從今年2月份開始,就陸續在網路平臺上發布各種高空挑戰的視頻。通過在高樓邊緣玩平衡車、扒著樓頂做引體向上等高危動作獲取網友關注,并以此獲得粉絲打賞。然而,那些“拼了命”的視頻背后,有時候收到的打賞金額僅幾百元,不由令人扼腕嘆息。

“我一定是玩得最狠的那個,因為我每天都在爬,我是在玩兒命。我什么時候殘疾了、動不了了、死了,就不玩了。”

冷俊頭戴式攝像機里的驚險瞬間

最近,一篇《“高空極限”第一人墜亡:只為百元打賞,已被救多次》的報道刷遍了各大社交媒體。文中,自稱中國高空極限運動第一人的吳詠寧,在11月8日一次極限挑戰過程中失手墜亡。

這名武行出身的“極限”網紅從今年2月份開始,就陸續在網路平臺上發布各種高空挑戰的視頻。通過在高樓邊緣玩平衡車、扒著樓頂做引體向上等高危動作獲取網友關注,并以此獲得粉絲打賞。然而,那些“拼了命”的視頻背后,有時候收到的打賞金額僅幾百元,不由令人扼腕嘆息。

有網友說,他的瘋狂來自于極限運動,而追求極限的瘋狂則來自于金錢的魔力。

“其實我特別能夠理解他。”在聽到吳詠寧事件之后,同樣是“爬樓黨”主播的冷俊告訴懂懂筆記,在浮躁的網絡世界里,他們很在乎存在感,很在乎粉絲的看法。一切的膨脹、張揚、瘋狂、戾氣都是他們在這個虛擬社會的生存法則。

在“博君一笑”變得越來越難的今天,為了獲得粉絲的打賞,主播們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在名利的背后,卻是一個病態的娛樂生態正在逐漸侵蝕人心。

能讓粉絲掏錢的并非努力,而是存在感

冷俊在香港某大廈樓頂的直播畫面

“有些行業,再努力都不一定有用。”

冷俊曾經是一名游戲主播。在被稱為“直播元年”的2016年,盡管“酥胸長腿”當道,但他通過精湛的技術和插科打諢的講解形式已經收獲了不少粉絲,每個月的收入也達到了數萬元。

但他沒想到的是,隨著直播“荷爾蒙效應”的到來,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很多“酥胸長腿”也紛紛涉足游戲直播領域,而許多兼具技術和顏值的新晉男主播也都加入了他所在的游戲直播公會,讓冷俊感到備受威脅。看著日漸減少的打賞收入,他開始有了危機感,“沒有顏值,我就只能修煉內功。”

然而,在直播的世界里,顏值終究是第一生產力。冷俊并沒有意識到,對于大量直播用戶而言,花錢送主播禮物并不是為了購買技能和知識,也不是贊賞優秀的內容,只是為了滿足用戶自身的情感訴求。

相對于其他社交平臺,直播提供給用戶一種更為直接簡單的獲取“存在感”的方式。主播的每一個動作、一顰一笑都能成為粉絲掏錢的理由,而獨一無二的差異化,才會形成一道壁壘,讓主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存活并脫穎而出。

對于游戲宅冷俊而言,“壁壘”的確是一個陌生的詞語。

但是現實擺在眼前,打賞收入的迅速下滑讓他看不到任何的前景。他終于明白,沒有顏值再努力也很難在直播行業長久生存。

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跳出這個框框,發現新的可能。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冷俊離開了那個滿是帥哥靚女的游戲直播公會,尋找屬于自己的壁壘。

頭破血流建壁壘,毫無下限造奇葩

同行的跑酷伙伴用手機拍攝冷俊躍出平臺的瞬間

“在一條短視頻里,我受到了啟發。”他告訴懂懂筆記,曾有網友將一條外國人生吃咖喱粉的爆笑視頻,從“油管”搬到了B站,而這條視頻在短短的時間內,播放率就達到了168.8萬。

冷俊發現,這名外國人并不帥,視頻也很粗糙,唯一能夠引起大家關注的,就是其生吃咖喱粉逗笑大家的“技能”,“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壁壘。”

于是,徹底放棄直播游戲的冷俊,重新在直播平臺上注冊了一個新賬號,準備直播一些更“好玩”的內容。然后,他開始從超市買回來辣椒、芥末、咖喱粉等辛香佐料。

“我就是想表演吃辣椒、吃芥末,這些沒有人敢嘗試的東西。”就在他重開直播的第一晚,生吞30根辣椒的場面,為他帶來了將近5萬多觀看量。在吃最后一根辣椒的時候,竟然有粉絲連著給冷俊送上好幾個“小島”。那一刻,這個大老爺們兒哭了起來,“(粉絲)都以為我是被辣椒辣流淚的,但我是真哭了。”

在這樣的“極限直播”里,冷俊找到了感覺,也發現有許多用戶喜歡看這樣的內容。所以,他的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大。從辣椒、芥末,到生吞牛蛙、小老鼠,他都嘗試了個遍,幾乎每一場直播,冷俊都能收到大量的關注和打賞。但在一場吃辣椒挑戰的直播過后,冷俊的直播間卻“停擺”了。

“長期的辣椒、芥末、紅油,吃完之后整晚整晚睡不著,有時候胃巨疼,那晚吃了兩大盤生辣椒,(直播)結束后就送急診了。”醫生告訴冷俊,他得了急性胃炎,是由飲食無節制、暴飲暴食引起的,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要清淡飲食并忌辛辣,“本來是要修養一個月的,但我只停了一個星期就重新(直)播了。”

面對許多粉絲關于他吃壞肚子的質疑,冷俊只能輕描淡寫的說,停播是因為家里出了點事,回老家處理了一番。

他絲毫不敢讓粉絲們知道,這樣的“極限吃喝”背后,自己的身體已經吃不消了,那樣他將會失去很多粉絲。冷俊告訴懂懂筆記,在直播這樣一個只允許光鮮存在的行業里,用戶不會容忍主播有缺陷的一面。

然而,休息了一周重回粉絲視線的冷俊卻發現,有許多秀場主播也開始“極限”起來了。有的吃芥末,有的直播吞金魚,有的直播喝100度的開水,更有直播風油精抹敏感部位......為了博得粉絲眼球,獲得更多的打賞,無論男女主播,無論上限下限,直播的世界變得瘋狂了起來。

“我引以為傲的壁壘,只堅持了不到兩個月,就被‘攻’破了。”雖然還是有很多粉絲每天都等著冷俊“挑戰”匪夷所思的食物,但漸漸在減少的打賞, 再一次將他打回了原形,“一想到有些有顏值的主播也來秀下限搶飯碗,我就恨得牙癢癢的。”

敢于挑戰“下限”的主播在增加,而看直播的觀眾卻在變少。在爭取粉絲的過程中,主播們都是一幅“頭破血流”的場景,在這個看似風光的虛擬世界里越陷越深,變得無法自拔。

都在搶獨木橋,我只能用“命”博君一笑

冷俊在東南亞某城市地標大廈的樓頂

“做直播的時間長了,套用網上的段子,想打工是不可能了。”

習慣了靠打賞獲得生活開支,冷俊發現直播已經成了他唯一能夠做下去的工作。面對著越來越少的人氣,越來越少的打賞,他只能不斷想辦法,通過一些出格的行為,吸引用戶的關注。

“粉絲也有審美疲勞,當吃古怪的東西沒人稀罕,做出格的動作也沒人點贊,但我實在想不出什么新創意了。”冷俊表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經常每月到手的打賞金額都在3000元左右徘徊,刨除房租和吃藥的費用,剩余的錢連吃點肉腥都是奢侈的想法。

為了能夠“吃上肉”,冷俊每天都利用直播之外的時間,在各大網絡平臺上尋找靈感,直到有一天,“爬樓黨”進入了他的視野。

在國外網友拍攝的一些視頻中,冷俊看到了這樣一群人:他們從事極限體育競技,并通過直播獲得了大量的人氣。

“粉絲喜歡看他們爬高山、懸崖、高樓,而且爬得越高,呼聲越高。”在高中時就熱愛跑酷的冷俊生出了大膽的想法,要玩就玩最心跳的!“所以,我決定把跑酷搬到了屋頂。”

一開始心里沒底兒的冷俊,在面對虛空時顯得有點害怕。他回憶,那時總是自我安慰,只要跨過去就功成名就了。在練習的過程中,他拍了一些短視頻放到網上,并得到了一些粉絲的關注和支持。這讓他“壯了膽”,下定決心要一邊在屋頂跑酷一邊做在線直播。

雖然沒有自詡為國內樓頂跑酷第一人,但是冷俊在樓頂開始直播跑酷時,發現“競爭對手”并不多。

每一個凌空跳躍的動作,每一次將身體懸空在天臺外,都看得用戶們心驚肉跳。雖然有粉絲勸他不要勉強,但冷俊卻毫不在意,他更看重的是那些豐厚的打賞,以及粉絲們的點贊。

他將屋頂極限跑酷作為自己新的壁壘。有了一定資金積累之后,冷俊從今年五一之后,就開始到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等地,找最高最驚險的樓直播跑酷。目的很簡單:讓粉絲們有更多的新鮮感。

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冷俊的人氣就急劇上升,每次直播都有近十萬粉絲同時在線觀看,他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網紅。收入增加、名氣漸長,他也開始膨脹起來了,開始嘗試在相鄰的大廈和樓宇之間進行跑酷。

盡管有了值得炫耀的收入,但是每次要做直播前的那個晚上,冷俊幾乎都會在噩夢中醒來;每次偷偷站到樓頂的平臺邊,他都擔心這是最后一次。但是每次心生膽怯時,他都會給自己打氣:有粉絲等著呢,有粉絲、才有打賞,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不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冷俊還是失手了。

“最慶幸的是,我還活著。”他告訴懂懂筆記,在三個月前的一次跑酷直播中,他一不小心踩空了一腳,僅用雙手“掛”在了一幢30層寫字樓樓頂的邊緣上,而高樓下面就是車水馬龍的街道。

十幾秒之后,冷俊就覺得手臂已經開始麻木,快支撐不了自己的體重了,“有一瞬間腦子完全空白了,以為真的要完了,突然想起遺書還沒來得及寫。”

所幸的是,剛好大廈的保安巡視頂樓水塔,發現了懸在外墻的他,并找來同事一起,把這位“亡命主播”拉了上來。謊稱觀景失足的冷俊,在大廈管理處被嚴厲的批評了一番。

“我跟管理處保安保證下不為例,但這個‘下不為例’也是對我自己說的。”看著磨破的手臂,回憶起高空的驚魂,生死只在一線之間……他回憶自己蹲在大廈旁的馬路邊待了許久。

與生命相比,打賞和榮譽突然顯得一文不值了,“回到出租屋的第一件事,我就卸載了做直播的APP,不敢再想這件事了。”

存在即合理,不可否認“打賞機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同時也是把許多夢想一夜暴富的主播,逼向了一條不歸路。當直播成了職業,當打賞成了收入,行業的競爭也就隨之而來。在這個看似有豐厚回報的領域里,不知有多少涉世未深的人在做著“發財夢”,有多少孤獨寂寞的人在尋找那虛無縹緲的“存在感”。

要想避免吳詠寧事件的再次發生,避免主播們為了爭得打賞各出奇招,平臺必須要負起應有的責任,不能為了滿足觀眾的獵奇,而讓帶血的饅頭成為吸引眼球的噱頭。

我們可以嘗試理解那些用健康甚至生命換取打賞的主播們,也可以去理解一些為了獵奇和刺激花錢打賞的觀眾的心態,但是仔細想想――這個行業如果只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存在,未免令人不寒而栗。

“雖然我退出了,但我特能理解他。”在與懂懂筆記交流的過程中,冷俊反復對吳詠寧事件表現出了無盡的惋惜,或許這就是同病相憐吧。

直播 冷俊 粉絲 主播 跑酷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