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一下錢沒了!手機NFC功能如何成為騙子的取款機?快訊

TechWeb.com.cn 2025-02-24 16:22
分享到:
導讀

支付需要開啟手機NFC功能才能進行操作,并通過手機NFC功能進行刷卡操作,騙子盯上了你的手機NFC功能。

【TechWeb】2月24日消息,今天上午,“騙子盯上了你的手機NFC功能”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熱議。截至發稿,該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8734萬。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只是通過手機NFC功能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它如何被騙子利用,成為盜取錢財的工具?

“貼”一下幾萬塊沒了

公安部刑偵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分享的一則案例顯示:

“李先生接到一個自稱航空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其航班因機械故障被取消,并詢問是選擇改簽還是退票。李先生選擇改簽,對方進一步表示因已為其購買保險,可退還300元到銀行卡,但需通過‘企業支付’操作。

在對方的指引下,李先生使用招商銀行卡在抖音平臺開通了‘放心借’服務,并按照對方要求分兩次借款共10萬元。

隨后,對方要求李先生下載名為‘NFO-X’的軟件,并通過手機NFC功能進行刷卡操作。李先生按指示完成了兩筆大額交易,當對方要求進行第三次刷卡時,李先生察覺異常,但已被騙9.8萬元。”

據了解,除了航班故障,騙子慣用的場景還包括會員扣費取消、任務提現失敗等,瞬間挑起你的緊張情緒,然后化身相關平臺客服,以幫你退款退費為由,要求你下載相關APP。

但是,受害者不知道的是,下載APP之后,只要按照對方要求登陸賬號,就相當于將自己使用的手機變成了一臺POS機,可以直接刷卡收款。

騙子通過跟你屏幕共享,盜取你的銀行卡信息,要求你打開手機NFC功能,并下載可以通過手機NFC遠程支付的軟件,聲稱可以將錢退到銀行卡里。但當你拿著銀行卡貼近手機辦理退費時,其實卡里的余額正在被刷走。

根據央視曝光,此類詐騙最主要環節就是屏幕共享,通過屏幕共享等方式,套取受害人銀行卡賬戶、密碼、驗證碼等關鍵信息后轉走資金,或用話術誘導受害人轉賬等完成詐騙。

NFC是什么?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是一種短距離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設備在10厘米內通過電磁感應進行數據交換。它基于RFID(射頻識別)技術演變而來,支持三種模式:卡模擬(如手機刷公交卡)、讀卡器(讀取NFC標簽信息)和點對點傳輸(設備間直接通信)。

目前,NFC已經廣泛應用于移動支付、門禁管理、電子票務等領域。此外,智能家居控制、互動娛樂等也是新興的應用場景,比如通過NFC連接智能燈泡、門鎖等設備,實現遠程開關;NFC手柄連接可增強游戲體驗等。

由于詐騙活動高發,不少人對手機的NFC功能聞之色變,今年1月,還有消息稱支付寶“碰一下錢被隔空盜刷”,后被證實該傳聞為擺拍。據了解,支付寶“碰一下”支付需要開啟手機NFC功能才能進行操作,但二者有本質區別。

在手機NFC支付模式里,銀行卡信息被加密存儲在手機本地,支付時通過NFC傳遞支付信息到POS機,POS機再向銀行發出請求完成支付,手機不需要聯網。而“碰一下”不通過手機NFC存儲和傳輸支付信息,只是用NFC完成兩個設備連接,之后的過程都是在網上進行。

支付寶方面曾在聲明中表示,碰一下支付屬于條碼支付。使用方式為用戶解鎖手機后輕碰一下商家收款設備進行支付,過程中采用了多重安全措施確保用戶支付安全。

普通用戶應該怎么做?

騙子利用手機NFC功能進行詐騙的實質是通過技術漏洞和用戶心理弱點,將NFC的便捷性轉化為非法牟利工具。

警方提醒,用戶在接到自稱客服的電話時,務必先核實其真實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簽、退款等敏感信息時,要謹慎對待。避免隨意通過NFC功能進行陌生支付操作,謹防被盜刷。

此外,任何要求打開屏幕共享或遠程協助的操作均應高度警惕,避免泄露個人信息。一旦察覺被騙,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凍結銀行卡,并報警處理。

還有網友建議,未使用NFC時關閉功能,降低觸發風險;為NFC支付綁定密碼、指紋等驗證;避免手機靠近來源不明的NFC讀取終端。或者干脆不要開啟手機NFC功能。(周小白)

NFC 手機 支付 銀行卡 功能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