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醫生緣何頻頻被小摩花旗多家國際投行看好?金融

劉曠 2018-06-28 08:56
分享到:
導讀

最近的熱點,除了C羅、C位,還有上市

最近的熱點,除了C羅、C位,還有上市。

港股改革后,許多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奔赴在去香港上市的路上,已上市和準上市企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目光。這邊小米路演忙,那邊平安好醫生股價回暖,是十大最被看好的港股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小摩、花旗多家國際投行研報近日紛紛調高了平安好醫生的評級,其中花旗首予其目標價60港元的“買入”評級;而小摩則給出了目標價68港元的“增持”評級。

評級調高既是說明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的前景被看好,也是說明花旗、小摩等國際投行一致認可全球移動醫療第一股平安好醫生的商業模式。而平安好醫生的商業模式為何能被多家國際投行看好?得從傳統醫療健康服務的局限說起。

三大痛點困擾傳統醫療健康服務行業

傳統醫療健康服務有三大困境長期阻礙著中國醫療服務的發展。

困境一,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中國醫療資源分布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優秀的醫師資源均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三甲醫院,據花旗研報,這部分優質資源僅占全國醫院總數的7.7%,與之相對的是分散在地方醫院或民營醫院中的醫療資源得不到很好的配置。

困境二,診療效率低下。由于醫療資源分布失衡,大眾也長期被禁錮在“看病去三甲醫院”的落后觀念中,不管大病小病都去醫院,由此導致中國的診療量也主要集中在三甲醫院,診療上的結構性失衡帶來的是診療效率低下和醫療體驗不佳。一方面,小病也去大醫院說明初級診療服務的匱乏,存在醫療資源浪費;另一方面,診療行為集中,導致大眾排隊三小時看病八分鐘,耗時耗力。

困境三,醫療與健康服務脫節。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城市快速發展之下年輕人工作壓力大,慢性病患病率不斷上升,診療之外大眾的健康管理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卻缺少從醫療到健康管理的相關配套服務。

盡管多年來也涌現了不少致力于解決傳統醫療局限的平臺,但并未能從根本上化解問題。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以及診療效率低下的問題,但由于醫療服務的投入成本高,大部分平臺都選擇了單個擊破戰術,只是覆蓋了診前、診中或診后的其中一個或多個環節,用戶從診療到平日健康管理的多元化需求未能充分被滿足,行業仍需一個升級者。

單一的服務場景無法徹底革新困境纏身的傳統醫療健康服務,平安好醫生便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針對三大困境提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三大壁壘優勢構建護城河,平安好醫生成為行業領頭羊

平安好醫生成立至今不到四年時間,卻在短短時間里迅速崛起成為了行業的領頭羊,以平均月活用戶和日均網上咨詢量來計算,平安好醫生已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春節,平安好醫生的注冊用戶數已突破2億大關,平均月活躍用戶超過3000萬人,日均問診量近40萬人次。

花旗和小摩在研報中都給予了平安好醫生非常高的評價,多方認可的背后是平安好醫生所搭建的三大壁壘優勢,已經成為其寬闊的護城河。

其一,在平安好醫生出現之前,幾乎所有平臺都采用輕資產模式,此模式存在兩方面缺點,一是雖然門檻低但也容易被競爭對手復制;二是醫療服務難以標準化,未能解決初級診療服務匱乏的問題。平安好醫生另辟蹊徑之處也在此,其自建醫療團隊的重資產模式難以被競爭對手服務,截止2017年年底,平安好醫生已經擁有自有醫生及醫務助理888名,團隊中執業醫師平均有13年的醫療專業經驗。

同時,以自建醫療團隊為圓心,簽約醫生為服務圈第二層,三甲名醫為服務圈第三層搭建起了全天候的醫療服務體系,令用戶在家問診成為可能,不僅提高了診療效率,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分級診療建設緩慢等問題進行了有效補充。

其二,醫療健康服務涉及非常多的環節,只有盡可能覆蓋所有環節,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提高醫療效率、降低大眾醫療成本。平安好醫生是行業內首個覆蓋了診前、診中、診后,以及健康管理全部環節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形成了由在線家庭醫生服務、消費型醫療服務、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動四大業務組成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鏈。據悉,平安好醫生目前已經覆蓋了3100家醫院,1100家健康檢查中心,500家牙科診所及7500家藥店。

大而全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不僅能全方位響應用戶從診療到健康管理的需求,也為平安好醫生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提供了更多支撐。對獨角獸企業來說,長期盈利能力比短期盈利能力更為重要,盡管平安好醫生尚未實現短期盈利,但四大業務營收均保持著較快的增長,消費型醫療和家庭醫生服務是未來醫療的大趨勢,平安好醫生這兩項業務的營收占比也會逐漸增加,已具備長期盈利能力。

其三,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進行了有效彌補,但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前沿技術的引入必不可少。平安好醫生不僅顛覆了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的模式,在AI+移動醫療的探索上也走在行業前列,這已成為其第三個核心壁壘優勢。

AI+移動醫療的優勢除了平安好醫生在技術方面的大投入和不斷創新外,也是建立在前兩個優勢之上才有可能成型——規模第一的用戶量以及一站式閉環服務下積累的數據是利用AI進行精準健康分析的基石。目前平安好醫生的AI+移動醫療模式已落地“一分鐘診所”、“現代華佗計劃”等多項成果,AI醫生正成為平安好醫生醫療服務圈的第四層,互聯網+醫療+AI的組合將醫生的服務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

政策利好,平安好醫生將得到資本市場的長期垂青

花旗和小摩等投研機構對平安好醫生模式的深度認可,除卻企業的自身實力之外,還看重宏觀發展環境之下行業的前景,和平安好醫生的成長可能性。而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行業,在經歷漫長摸石頭過河的日子之后,終于等到了政策落地。

今年上半年,連續出臺了多項鼓勵互聯網+醫療以及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利好政策,如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意見》中“鼓勵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等。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一直是模式先行,推動政策落地。如今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行業在明確的政策之下,將迎來更寬容的發展環境,更大的市場空間,而致力于利用AI打造全球最大醫療健康生態系統的平安好醫生,多項業務拓展得到了有利支撐,未來發展上的諸多障礙被掃清,競爭優勢將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平安好醫生作為領先平臺的試驗和努力,也會為政策進一步創新奠定市場基礎。比如平安好醫生在一分鐘診所的推進,或將為相關部門在醫藥新零售政策上提供更多參考案例,加快政策改革,從而惠及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和用戶。

平安好醫生不僅是市場領導者,更是國家醫療改革創新政策的重要執行者乃至推進者,比如響應國家政策推出了鄉村好醫生扶助計劃,比如未來可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賦能行業,幫助傳統醫療機構展開互聯網+醫療服務,這也必將進一步推動平安好醫生在市場和政策層面的多重優勢。這也是投行高度看好平安好醫生的原因所在。

更重要的是,花旗、小摩等投行提高評級無疑也給投資者一個堅定的信號:盡管目前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還未實現短期盈利,但明確的政策下行業正逐漸升溫。而在政策利好下,多項業務獲得有利支撐,競爭優勢顯著的平安好醫生,未來的成長空間非常廣闊,必將獲得來自資本市場的長期垂青。

一言蔽之,平安好醫生之所以在上市后能夠獲得花旗等國際投行一致調高評級,不僅是因為其對整個行業的升級,擁有重資產模式和一站式服務和AI+移動醫療三項壁壘優勢構建寬闊護城河的現有成績;也因為互聯網醫療行業迎來政策利好,而平安好醫生積極響應政策和創新,推動傳統行業變革,未來擁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實力與成長性兼具的平安好醫生是資本市場不可錯過的關鍵點。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投行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