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出海兩大趨勢金融
投資機構出海一是由工具類向內容分發、消費升級等細分賽道的拓展,呈現細分化、技術化,向業務和場景本身深入。二是產業并購投資的勢頭正在壓倒VC/PE,改寫股權投資市場競爭格局……
作為創業創新的催化劑,資本投資機構在出海領域仍起著極大助推作用。投資機構出海從2014年進入迅猛發展期,清科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2016年Q2國內VC/PE的海外投資案例505起,涉及資金1036億人民幣。
隨著海外投資的成熟,參與出海投資的投資機構逐漸多元化。本文系統梳理了國內活躍投資機構在出海方向的投資布局,主要分為VC/PE股權投資、產業基金及業務型互聯網巨頭的戰略投資兩大類。
出海方向比較活躍的風險投資機構包括IDG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君聯資本、賽富基金、戈壁創投、高領資本等綜合VC機構;也包括大觀資本、零一創投、UpHonest Capital、遠航資本等出海垂直投資機構。投資機構的標桿IDG資本在今年初就宣布了出海、泛娛樂、消費升級3大投資布局。
產業系則包括騰訊、順為、阿里、網易、今日頭條、京東、美的、58同城、滴滴、羅輯思維等。
在投資范圍上,既包括對國內出海項目的投資,如大觀資本先后投資了國內創業項目Buffalo、HOLLA、熱狗科技、JusTalk、BattleCry,主要為面向海外的跨境物流、社交、營銷、游戲等工具類產品開發。也包括直接投資海外項目,如真格基金直接投資美國技術型標的Guilded、Leap.ai、Stratifyd、Hyper_、Particle Media、Synthego等。
出海方向投資機構
通過對近一年投資機構的投資標的梳理,億歐總結出投資機構出海的兩大趨勢:
一是由工具類向內容分發、消費升級等細分賽道的拓展,呈現細分化、技術化,向業務和場景本身深入。二是產業并購投資的勢頭正在壓倒VC。
首先,出海項目此前的業務類型一直主要以營銷、廣告、IT、支付等工具類為主。如2017年7月高榕資本、晨興資本、貝塔斯曼、光速資本等聯合投資的DotC United,主要通過搭建互聯網平臺解決企業出海過程中遇到的廣告營銷、BI數據分析等。
而在2017年,出海標的越來越呈現細分化、技術化。一方面,內容分發、海外教育、直播、社交、音頻軟件、消費信貸、跨境醫療等越來越受到投資機構歡迎,尤其是在印度、東南亞、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科技概念受熱捧,主要為主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應用的項目。
VC的海外投資布局
其次,產業并購投資的勢頭正在壓倒VC。由于國內市場流量紅利飽和、海外新興市場逐漸成熟,以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業務型公司大舉擴張海外業務布局,紛紛通過企業內部的“直投部”或單獨設立投資機構進行投資,進而轉身為具備財務投資與戰略投資屬性的投資機構。
據億歐不完全統計,今年前10個月,BATJ的海外投資案例已經超過40起。其中,騰訊布局23家,阿里布局超過14家,僅螞蟻金服一家在外海的投資及收購的案例就有8起。近日,今日頭條發布公告稱,以5000萬美元參與獵豹移動子公司Live.me B輪融資,并將以8660萬美元對價收購獵豹移動旗下新聞聚合平臺 News Republic。
產業型投資機構,主要圍繞其主營業務本身,投資偏早期的科技創新項目,從而形成地域擴張和產業鏈優勢。業內研究機構指出,相比于傳統VC/PE機構,戰略投資機構往往兼顧產業優勢與資本運作能力,強大的實力背景對傳統投資機構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由此造成的壓力將使國內股權投資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變化。
來源|億歐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