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學申請區塊鏈專利,中國的區塊鏈步伐有多快?通信
導讀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浙江大學、深圳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對區塊鏈專利的申請表現突出。
2月16日和2月23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浙江大學、深圳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對區塊鏈專利的申請表現突出。這顯示出中國學術機構在區塊鏈研究和開發領域日益增長的興趣及資源投資的切實跡象。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也在尋求獲得區塊鏈相關發明專利的方式,這與相關部門推動金融技術應用與發展的議程一致。此前有外媒報道稱,中國的主要金融機構,如銀行已經開始考慮區塊鏈擴張等問題。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記錄,浙江大學是希望申請基于云的區塊鏈系統專利,以促進跨境支付交易。該機構在其提交的文件中聲稱,系統將記錄發件人的交易請求,而不是通過第三方作為受托人的一種交易請求,系統將在由分布式云服務器形成的分布式區塊鏈賬本上記錄發件人的交易請求。
而中國科學院關注的則是一個“能夠同時支持公共、私人和聯盟區塊鏈”的區塊鏈系統。
相比之下,深圳大學正在尋求與具體使用案例相關的專利――藝術家的知識產權,以技術作為標記和追蹤作品的手段。如果能夠完全實現,該系統將可以開發出一種防篡改的藝術品交易系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