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 “3點鐘區塊鏈” 里假裝高潮?通信

鏈內參 2018-02-23 10:34
分享到:
導讀

今天春節有三大熱:支付寶集福、今日頭條集十二生肖、3點鐘不眠區塊鏈社群。

今天春節有三大熱:支付寶集福、今日頭條集十二生肖、3點鐘不眠區塊鏈社群。

春節也有一種焦慮叫:我沒有加入3點鐘社群,會不會錯過區塊鏈?

是的,“3點鐘”讓鏈圈、幣圈、投資圈、娛樂圈……都高燒起來?!?點鐘”據說是一個口號,在區塊鏈即將到來的日子里,睡覺都是浪費時間,大佬們也是每天縱橫論戰到3點鐘。于是乎,圈里圈外連續幾天都跟著嗨了起來。

身邊很多區塊鏈的從業者,真的是每天幾乎沒有人會在凌晨三點前入睡,在他們心中認為,耽誤每一分鐘都是罪過。但當你問他有什么收獲時,他們大都說不出什么,最多就是轉發一篇文章過來。難道這就是熬了一晚的收獲嗎?

很多圈外的人,生怕錯過什么大事似的,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大佬們都在聊什么區塊鏈話題?一些從業者,很想知道“我怎么才能加入‘3點鐘’”?炒幣的人很關注“他們有沒有發布什么最新的消息?推薦什么項目?”一些小白也跟著不淡定“我不懂區塊鏈,怎么才能快速了解區塊鏈,不被落下?”……

真的仿佛是區塊鏈一夜之間就要改變這個世界一樣?大家都趕著上車,生怕被這個世界拋棄!

這幾天,區塊鏈、比特幣、愛西歐……這幾個詞像夢魘一樣,環繞著身邊的每個人。當有一天早里,媽媽突然問我比特幣是什么時?我有些驚呆!忽然發現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也忽然明白為什么中國接連出政策嚴禁愛西歐。當這種熱潮被一些不了解區塊鏈的人群接受時,或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時,那后果不可設想。

今天大家面對區塊鏈的不安與興奮,與前幾年O2O熱、共享經濟熱是何其相似……真是一個收割智商稅、焦慮稅的好時代。有些人只要包裝一句“互聯網思維或社群思維”,就能讓小老板們乖乖掏錢,賺得盆缽滿溢。

如今,區塊鏈思維襲來!去中心、價值數據化、token模式、極客思維、不可篡改……一個個新鮮的詞匯沖擊著人們的大腦,也刷新著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這時候,也意思著新一輪的忽悠又會開始。

泡沫總是伴隨著焦慮。錯失賺錢機會,有時候比直接損失錢財還要令人沮喪。你錯過了買房,錯過了買騰訊,怎能再錯過區塊鏈。甚至有人聲稱,不all in 區塊鏈就會被淘汰。

很多人崇拜迷信那些所謂的大佬,更是把把3點鐘群里大佬們的言論奉若神明?因為不懂,所以盲目崇拜,看著每天各種新的認知刷新著三觀,你想能不焦慮嗎?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3點鐘”的“大佬”們,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人:以徐小平、薛蠻子為代表的大家公認的大佬級別的人。他們是社群的中流砥柱,也是群號召力的代表。他們不輕易發言,仿佛神一般的存在。

第二類人:以資本圈為主的理想派,這也是“3點鐘”里最為活躍的一類人。他們愛談區塊鏈的趨勢、理想和未來,這也和他們一貫的做事風格相一致。資本的本質注定是逐利的。

第三類人:以技術圈為主的實務派,這類人比較低調,他們一張嘴就會把人聊暈,也會把天聊死。但他們才是區塊鏈的真正信仰者。

第四類人:以幣圈為主的賺錢派。他們是最真實的一類的人。說賺錢就別瞎扯蛋,尤其是別打著一些“掩耳盜鈴“的幌子。

在“3點鐘”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2月22日“寶二爺”郭宏才因不當言論被“踢”出了“3點鐘”群。隨后他在“長三角區塊鏈創業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昨天我又被那個“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的群踢出來了,今天早上我又被人拉進去,然后說了幾句大實話,又被踢出來了。為什么有人請我進去講又把我踢出來呢?主要是因為我說實話,并且都是大白話,我說他們在那里吹牛逼,他們說區塊鏈技術多好多好,但是他們就是不提錢啊,一直不說賺錢。我說,你們他媽的太虛了,我說點干貨,說點實在的吧?!?/p>

第五類人:一些借助數字貨幣而成功上位的“大佬“們。他們大都是90后,未滿三十歲的?潘浚?卻能讓很多大企業家甚至上市公司高管和古董都奉為座上賓。

上帝給了他們一次和大佬處在同一起跑線、甚至有機會反超的千載難逢之機遇。所以他們更渴望成功。他們的存在更大的意義是證明自己的存在。

最后一類人,內參君也一直沒搞明白,就叫他們為“3點鐘”的門面吧!他們就是汪峰、佟麗婭、林允兒、于正等娛樂圈的人,對于區塊鏈他們基本上沒啥話語權。但他們一說話,就能引起群里的沸騰,頓時會出現一群追星族。只能說,他們是為了存在而存在。

這幾類人的存在,也注定“3點鐘”的活躍度不會很高。事實證明當有主題嘉賓分享時,討論的總是那幾十人。

我們再反觀,那些沉浸在“3點鐘”高潮里的人,也是分幾類人。

第一類人,就是區塊鏈的創業者們,他們是最渴望尋找機會的人。在他們看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們之所以想盡辦法進入“3點鐘”無非就是尋得更廣的人脈和機會。

第二類人,純屬發燒友。對于區塊鏈一知半解,但沒有過多的參與。大家高潮,他也高潮,生怕自己落伍。

第三類人,完全是不懂區塊鏈的人,但太多的人在談論,他們也很想了解區塊鏈并想參與其中。他們尤以傳統行業的人期待轉型的人居多,對新鮮事物的渴求讓他們也跟著高潮。

“3點鐘”,群里群外都在高潮,有的人是真高潮,有的人是假裝高潮。但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表現――焦慮著。

對于區塊鏈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客觀地認識。目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只處于“嬰兒期”,絕非是某些人在一起“高潮”一下就能解決了的問題。

同樣在“3點鐘”群里的百合網的聯合創始人慕巖,對區塊鏈的看法更客觀些。他勸解大家面對區塊熱應該“慢慢想,更慢做”。同時他指出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新的一輪“波瀾壯闊20年”(2015-2035),同樣可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簡單實用的第一階段,肯定是某種有真正應用場景和使用價值的數字資產類項目,而不是業務型項目;第二階段,是技術平臺及工具發展,真正高性能的平臺開始出現;第三階段,是所有已經在線的系統(各類組織、個人的)會應用區塊鏈技術,社會運行的底層代碼開始了變革;第四階段,就是跟互聯網20年創新的第四階段一樣,區塊鏈技術和應用體系之外的實體世界ready了,物聯網、機器人、傳統系統的全面在線化,讓區塊鏈對社會系統的底層代碼和上層應用都極其深刻地進行了革命。這個階段估計要等到10年以后,2025-2035年才會發生。

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幾乎所有有前景的技術,終究逃不開被過度炒作,然后從高處跌落的宿命。1995 年,Gartner 咨詢公司將新技術的這種周期性的發展過程,歸納為一條炒作周期曲線(Hype Cycle),或者稱之為技術成熟度曲線。

(Gartner 技術成熟度曲線)

Gartner 認為,一項新技術從出現到形成生產力,大體要經過5 個階段。經過技術萌芽期,新技術迅速得到大量關注,開始被追捧,被高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達到期望膨脹期的頂點,之后預期落空,受關注度急劇下降,進入泡沫破裂低谷期,然后是緩慢的穩步爬升恢復期,最后形成穩定的生產力,進入生產成熟期。Gartner 對新技術的這一套研究方法,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Gartner 2016 年新技術成熟度曲線)

區塊鏈2016 年第一次出現在Gartner 技術成熟度曲線上,已經處于期望膨脹期。2017 年,區塊鏈仍然處在期望膨脹期,但正在滑向泡沫破裂低谷期。根據Gartner 的分析,區塊鏈技術達到生產成熟期所需要的年限為5 到10 年。

因此,內參君想說的是,在這場“區塊鏈焦慮”攪起的泡沫盛宴中,有多少理想主義者能把持得?。繀^塊鏈的世界確實很美好,但區塊鏈犧牲了“系統效率”,卻提升了“信用效率”,當人與人因不信任產生的額外成本高于系統建設的成本時,區塊鏈就發揮出了它強大的價值。反之,區塊鏈可能就是個偽需求。

技術是中性的,但決定技術的方向和結局的還是人性,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未來會如何發展,取決于操控者的價值觀。在區塊鏈投資路上,你會遇到很多“坑”,任何一個“坑”都可能讓你血本無歸。

無論你是真高潮也罷,假高潮也好,內參君鼓勵新事物,但也希望大家更為理性地對待區塊熱?!?點鐘”只是一個行業內人士交流的平臺,大家不要過度神化,也不要輕易迷信。

擁抱風口,還是要多學習,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別學人家半夜不睡覺。人家在國外,你在國內,能熬過人家嗎?哈哈哈……

區塊 技術 大佬 階段 焦慮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