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餓狼來襲!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是時候考慮抱團取暖了?通信
“狼太多,羊快不夠吃了?”
“狼太多,羊快不夠吃了?”
這可能是當前全球通信專利許可領域的最真實寫照。
日前,就3G專利許可股份有限公司(3G Licensing S.A.)持有的“經由分組無線網絡傳送因特網分組數據的系統和方法”發明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公布了“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決定“維持專利有效”。
這意味著這只來自盧森堡的“西歐狼”,隨時可以對華為、小米等在內的國產手機廠商亮出“獠牙”,促使它們與之達成與3G相關技術的專利許可合作。
事實上,國內銷量較多的智能手機廠商不過10余家,但是,現在來自國內國外想要向它們收取專利許可費的廠商已經遠不止10余家了。
“狼多羊少”的大背景下,即將到來的2018年,國產智能手機廠商該如何應對?又會倒下去幾家呢?
銷售清淡的2017年:幾家歡喜多家愁
即將過去的2017年,對智能手機廠商來說,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一度躊躇滿志的樂視系手機基本退出了市場,而小米、榮耀等互聯網手機品牌的銷量的都實現了大幅提升,當然,更多的智能手機廠商可能過了一個“寡淡年”,很多銷量可能都未能達到年初的預期。
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731億部,較2016年同期的3.634億部增長2.7%。這是2017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萎縮后的一次反彈,但反彈力度非常有限。
對于馬上到來的2018年,雖然掀起了一輪“全面屏”熱潮,但是換機需求能否集中爆發,還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一方面,手機的耐用性或電池續航能力越來越好,另一方面,新款手機外觀大同小異,功能或體驗上的突破有限。
可以說,在5G正式商用期,國產手機廠商可能需要過一段相對銷售“緊巴”的時期。
簡單說,僅靠國內市場,大多數的國產手機廠商可能都會變得比較危險。而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廠商不斷加碼海外市場的重要原因所在。
手機市場不好做了,但亮出獠牙的狼卻多了
現在通信市場專利許可,似乎正陷入“狼多羊少”的尷尬局面。
包括華為、中興、小米、vivo、索尼等在內的主要手機廠商都在持續不斷的卷入“專利許可糾紛”。
2016年11月,無線未來科技公司(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ies Inc)將索尼移動訴至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索尼移動賠償800萬元并停止銷售構成侵權的兩款Xperia Z5手機。
2016年11月18日,因涉嫌專利侵權,日立Maxell公司將中興訴至美國德克薩斯東區法院。當時,日立Maxell公司據以起訴的美國專利共計8件。
2017年1月20日,因涉嫌對“一種使移動終端省電的非連續解調實現方法”(專利號:021179727)發明專利構成侵權,三星被深圳敦駿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深圳中院。
2017年6月7日,就UPI公司訴華為專利侵權一案,英格蘭-威爾士高等法院(England and Wales High Court)專利法庭做出判決,1)就華為的侵權行為頒布“禁售令”,2)華為需支付290萬英鎊賠償款,3)關于全球專利許可方面,允許華為上訴,而關于混合全球基準方面,允許UPI公司上訴。
2017年4月,HTC以涉嫌專利侵權將金立訴至法院。2017年6月,因涉嫌專利侵權,迪阿爾西姆科技有限公司將三星訴至南京中院。
可以看到,這些將各類手機廠商以專利侵權訴至法院的,既有外國公司,也有國內公司,而在外國公司中,既有來自美國、加拿大的,也有來自歐洲的。
國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外NPE機構摩拳擦掌
以3G專利許可股份有限公司(3G Licensing S.A.)為例,這家來自盧森堡的外國公司,是一家典型的NPE機構,專門從事專利許可授權。
其官方網站公開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持有超過400項專利和專利申請,涵蓋了廣泛的移動通信設備和服務技術,包括UMTS、WCDMA、TD-SCDMA、ARIB std-t63、FOMA、HSPA、HSPA+、HSUPA和HSDPA等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3G專利許可股份有限公司由意大利的Sisvel集團(Sisvel Group)控股,而后者也是一家知名的NPE機構。
2017年3月30日,杜塞道夫地區法院就Sisvel集團訴海爾德國股份有限公司(Haier Deutschland GmbH)和海爾歐洲貿易公司(Haier Europe Trading SRL)專利侵權案作出裁決,認定海爾構成對Sisvel集團相關專利構成侵權,隨后,杜塞道夫上訴法院(Düsseldorf Appellate Court)還下令海爾賠償損失,并提交具體的銷售信息。
而起訴索尼專利侵權的無線未來科技公司則是加拿大Wi-LAN公司旗下子公司,Wi-LAN公司也是一家知名的NPE機構,曾先后與蘋果、戴爾、惠普、英特爾以及索尼等知名公司發生過專利訴訟。
不論是華為、中興,還是小米、OPPO、金立甚至360、魅族或錘子,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狼”,是它們共同的敵人,不論誰先被起訴了,這些“狼”的目標是全部國產手機廠商。
因此,面對這些虎視眈眈的NPE機構,國產手機廠商也可以考慮主動出擊,分工配合對它們持有的專利提起無效宣告請求,最大限度利用法律賦予的救濟手段,拆除隱患或炸彈。
當然,面對2018年手機市場更加慘烈的競爭,錘子、魅族、360等出貨量較小的廠商,誰又會步樂視手機后塵,先倒下呢?
作者:李俊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