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是因為沒錢沒關系沒創意?不,主要是因為你活該 !金融
你說你沒錢,但人家用一萬塊“滾”出80家店,你覺得天方夜譚的事情有人做到了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看到別人成功,他會說:“我要是有錢有關系有頭腦,我保準干得比他強!”說這話的人,往往成不了氣候。就算投資人拿錢砸死他,他也做不成事。
01
一萬塊錢能干嗎?
2013年,他辭掉北京工作回了老家,拿著一萬多塊錢在山西介休打造了第一家栗子店。1年的時間,這家店在介休做成了第一;
隨后,他將店復制到石家莊,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做到石家莊栗子界第一;
如今4年過去了,他的門店已經開到了北京、河北、寧波等地,共50家;
他年底的目標是開到80家。
令人欣佩的是,整個過程他都是靠著自有資金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去年,他共開了23家店,總銷售額在2000萬左右,今年又新增了不少門店,他說:“今年能輕松突破8000萬”。
他就是“舉個栗子”的品牌創始人——喬志忠。在其北京第二家門店開業之時,調戲電商對這位80后創業者進行了專訪。而且,人家也很實誠,透露了所有秘密:
怎么才能賣出栗子的價值?
從“痛點處”找出路
“我的創業思路很簡單——要么做別人沒做過的,要么跟別人做得不一樣。”顯然,他走的是第二條路,做同樣的事,但是追求差異化。怎么才能做出差異化?跟著下面幾個問題來思考:
吃了那么多年的栗子,你還沒被解決的“痛點”有哪些?
過去,你買路邊糖炒栗子,不外乎衛生“痛點”,因為多是在室外環境炒栗,而且制作流程沒有標準化;再者,吃的時候不好剝,栗子本身就不怎么好剝,再加上有些不良商家會賣你隔夜的栗子,這種栗子剝起來更費勁;有時候你還會吃到幾顆壞的,爛的或者炒焦的;最后吃完的時候手上黏黏的。
針對這些一直存在的“痛點”,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室內炒栗,規范炒栗制作流程并嚴格執行。其實你平時去吃肯德基,里面的每一樣產品的制作工序都是形成規范的,消毒、戴手套,炸薯條分幾步,多大火炸多久,炸完之后存放多久報廢,這些都是有明確規范,栗子制作過程當然也可以標準化。
這也是為什么肯德基能夠開那么多店,而有的人運營好一家店都費勁。當你輸出的東西能夠標準化的時候,才能更好的進行規模化復制,這也是為啥舉個栗子能夠快速開店的原因。
提供剝栗子工具,開創了“冰栗三式”、“烤栗四部曲”的吃法,滿滿的儀式感。你在購買過程中,店員會一個接一個地跟你介紹產品、講解吃法,其實這個過程中增添了店員與消費者的對話交流,潛移默化植入了“服務”元素,消費者從被服務的過程中感覺到被關懷,這就是門店溫度的提升,也是形成口碑傳播的關鍵。“其實我們很少做什么宣傳,就是一個顧客一個顧客地服務出來的。”
另外,還會不定期組織參與感較強的營銷活動。比如情人節的時候舉行“為愛剝栗”,就是為你愛的人剝栗子并上傳照片到社交網絡,我們就有禮物送。
僅僅從“剝栗子痛點”中,他就發現了如此多的創意點,解決掉痛點的同時,還讓吃栗子這件平常小事變成好玩有趣。這就是傳統賣栗子的人沒有想更沒有做的“差異點”。
吃到3顆壞的,給你換一袋。其實這一點也是傳統賣栗人不敢做的,因為栗子作為農產品本身質量不可控,難免會有個蟲蛀啥的,何況一鍋栗子,他們也沒精力一個個去檢查。那他為什么敢做?為什么能做呢?
品控是做標品的關鍵,栗子如何品控?
去年,23家門店總共消耗了400噸板栗,今年,預計在1000噸左右。這么多顆栗子,如何保持品控呢?“我們有三個環節來保證產品的品質:
一是在原料產地的選擇——品質最好的產地。中國有80%的地區都有栗子種植,但是品質最好的栗子集中在燕山山脈,我們用的栗子就是燕山山脈最東邊的產區,屬于好產地中的好產區。
二是用心嚴選——有專門的人進行板栗挑選,一個一個的挑,控制板栗的個頭,把壞的淘汰掉。栗子大小不同會影響均勻度——如果一鍋板栗大小不一,炒的時候,小的熟了,大的還沒熟;大的熟了,小的就焦了。
三就是門店能做的——如果你發現三顆壞的,我們就給你換一包。而事實證明,這種情況極少出現,即使出現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其實就這三點很多傳統板栗人都做不到,因為他們根本沒想過這些,即使想了也沒熱心去做,不愿意拿出這么多精力撲在這件事情上。而我屬于干一行愛一行的那種人,我自己也很愛吃栗子;而且我決心想把這事兒做好,做之前我有個合租的朋友是賣栗子的,每天回家都數錢,這就足以說明栗子這檔子生意能成;再一個我的創業邏輯就是:要么做別人沒做過的,要么跟別人做得不一樣。
既然要不一樣,我必須得挖空心思做才行。
比如,提供果殼袋和濕巾。這一點其實三只松鼠也在做,雖然是個小細節點,但是很人性化,很設身處地為消費者考慮。成本又不高,何樂而不為呢呢?
除了從消費端發現的“痛點”以外,其實還有一個行業內的普遍“痛點”——淡旺季,糖炒栗子也是季節性產品,秋冬賣得比較好。針對這一點,他研發了適合春夏季節的爆品——烤栗和冰栗。烤栗口感比較糯,推薦蘸著蜂蜜吃;冰栗冰爽有嚼勁,二者搭配成了“冰火套餐”,買套餐就送小盒蜂蜜。后續也會持續迭代一些栗子衍生品。
以上的這些點,我歸結為產品差異化:與傳統賣糖炒栗子的不同,他輸出的是標準化配套的產品和服務。
談完這些,喬志忠樂呵著說:“你還覺得貴嗎?或許你看起來價格是比街邊高了點,但我們的產品、服務帶來的綜合體驗絕對比街邊高出一大截。這樣想,其實我們不貴”。
定位差異:“我壓根對標的就不是路邊的糖炒栗子!”
有句俗話說,你競爭對手的水平決定了你的水平。這句話不無道理。
喬志忠開店首選shoppingmall,有的也開在重要商圈街邊。面積都不大,15平左右,每個店2-3個員工。就拿大悅城的店來說,它位于大悅城8F,周邊都是飲品、壽司店、熱狗店、雞蛋仔、雞排、冰淇淋……這一類潮流小吃品牌。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這樣選址?
“我們的定位是小吃快消品。我們對標的并非是路邊的糖炒栗子,而可以是雞排、雞蛋仔、冰淇淋……甚至說星巴克。我們所服務的人群并非大眾,而是那些講究生活的年輕人,尤其是80、90后年輕女性,是那群認同我們價值觀的人”。由于是這樣的定位,所以舉個栗子的定價毫無違和感。
而大悅城是年輕人的圣地,8F聚集了各種潮牌小吃,影院也在這里,選在這兒開店是不是也可以把栗子變成大家喝茶吃、逛街吃、看電影吃的選擇。不同于社區門口的糖炒栗子店,栗子的消費場景發生了改變。
這一點,我歸結為定位差異化,以及定位差異帶來的選址差異化、消費場景差異化。
還有一點是營銷玩法上的差異化,這一點會放在下面他“有趣”里來說:
獲得投資近千萬
投資人們究竟看中了他什么?
前不久,喬志忠帶著自己的項目登上了《創客中國》的舞臺,在臺上與投資大佬們進行博弈,結果被投資人們搶著投,如愿拿到了800萬投資。投資人究竟看重了什么?
思維縝密——能抓住別人的需求去滿足
節目中,在他做完自我介紹后,投資人們的反應是:“好久沒有人上我們的節目能夠介紹的這么利索了,聽完你的介紹,我們基本上不用再問問題了,所有的信息都全了。”你可能聽過不少這樣的事兒:同樣的項目,但投資人可能會投他不投你。原因在于投資人不單單是投資“這個項目”更是投資這個“人”。
這個80后的思維很縝密,他在上節目之前就已經清楚投資人的需求,所以他只需按著投資人的需求把該表達全部表達清楚。給別人便利,這就是效率。同樣,他在做品牌的時候,也是這么去考慮消費者的。
有趣——其實喬志忠蠻不務正業
你一定想不到,他在做栗子之前是個魔術師,做過魔術培訓。準確地說,他是個IT出身的魔術師,后來又去從事教育工作,最后又跑來賣栗子了,不過他的這些經歷都為他提供了“靈感”:
關于產品營銷,未來他打算把魔術加入到產品中來,推出“魔栗套餐”。計劃著把魔術小道具放到產品中,并且附上魔術教程,增加趣味性。因為他懂IT,所以他知道技術上怎么去實現。另外,他做過魔術培訓,所以知道哪種小魔術能夠迅速上手,并且他對于魔術道具成本這一塊也很懂。在他看來,在產品中植入了魔術其實就是把社交屬性加進來了,也把傳播屬性加進來了——“你學會了這個小魔術肯定會跟別人表演一下的,這樣別人就會知道我們品牌了。”
執行力——用40天實現從0到1
從他想到要做板栗,到他打造完第一家店,過程只用了1個月零10天。他在這40天里搞定了所有的事情,包括市場調研、找原料供應商、找加工設備、技術學習、品牌設計、產品包裝、店鋪裝修、選址…… 他的第2家、第3家、第4家店被復制到石家莊也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
來源:微信公眾號 調戲電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