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生:金融監管要不唯名、只唯實金融
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與降杠桿是什么關系?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與創新是什么關系?
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與降杠桿是什么關系?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與創新是什么關系?
8月19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17北京年會上,工商銀行前行長楊凱生提出上述疑問。他認為,在金融工作中,要堅持辯證法,要實事求是,否則不利于化解金融風險。
以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為例,楊凱生問道,“是不是有的企業得不到貸款或者說不容易得到貸款就叫融資難?解決融資難是不是簡單的向企業累加貸款,讓企業的負債率進一步上升?”“金融機構、銀行又怎么樣才能認識到只有實業興、金融才能興,實業穩、金融才能穩?金融怎樣才能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提供應有的、有效率的服務?”
楊凱生進一步發問:以互聯網金融發展為例,怎樣才能既支持金融創新,又能加強監管,依法整治金融亂象、取締非法金融活動?是不是像前幾年那樣,對凡是以互聯網的名義從事的業務監管就可以更加放松、更加寬松,否則就不算支持金融創新?或者是像現在有些地方,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備案、注冊采取一律從嚴的方法就能夠解決問題?
再以防止資金活動脫實向虛為例,究竟什么是脫實向虛?是指實體企業資金不做主業而從事金融投資,還是指資金在金融系統內空轉,進不了生產流通企業?
在拋出上述問題后,楊凱生也給出了他的解答:如果是前者,應該想辦法控制這些企業的負債率,不讓他們獲得更多借貸和資金去從事投資活動;如果是后者,我們應該首先弄清楚金融體系內的空轉資金有多大規模,并分析其中有多少資金是被金融機構用于金融套利,而“左手進、右手出”,有多少資金屬于為了解決流動性需求而進行的同業往來。
“這里面其實也有一個怎么樣尊重實事求是,怎么樣不唯名、只唯實的思想方法問題。”楊凱生強調說,“我們在金融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講辯證法,講兩分法,不能搞片面性、絕對化,否則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來源:財新網 作者:董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