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維向左,王興向右通信

接招 2017-12-29 09:02
分享到:
導讀

在中國互聯網江湖,從來不存在正義不正義,只有礙事不礙事。

0.jpeg

程維今天刷屏了。美團打車今天在7個城市同時上線了。程維這篇超長專訪,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一句話:「我心中無敵。」

但誰知道,這種話無論從程維嘴里說出,還是從王興嘴里說出,不過是給身后血流成河的戰場背景加一個濾鏡。

我之前說過,現在美團與滴滴的關系,就是低配版的騰訊和阿里。不同之處在于,AT最核心的戰場源自線上,MD最核心的戰場來自線下。

滴滴投資餓了么,美團做網約車;美團擴充網約車版圖,滴滴直接做外賣;王興投資摩拜,程維投資ofo;至于人工智能,早已在兩家公司進入項目實施階段。就連今年的融資時間段及其規模,都相似的很。

美團成立于2010年,滴滴成立于2012年。王興在創立美團的七年后遇上程維的滴滴,這與創業七年后「單約」馬云的馬化騰很像――2005年,7歲的騰訊推出了直指淘寶C2C交易平臺的拍拍。

七年之癢對于中國互聯網巨頭而言,更像七年之約。沒有人天生就是敵人,但就像小孩過家家,玩著玩著就打起來了。

美團是團購起家,滴滴時網約車起家,本質都是在調動社會資源的流動性。不同之處在于,美團的邏輯是解決資源在哪里、從哪里來的問題,滴滴的邏輯是如何幫助人獲取資源。美團做外賣、酒店,都是遵循這個邏輯,滴滴做無人駕駛也是走自己的路線。

所以我們看到過去幾年,滴滴就像參加高速公路上的飆車大賽,把礙事的對手都撞翻了,一路狂飆;而美團選擇不停吃進高速公路邊的加油站、便利店、WC甚至收費站;滴滴縱向碾壓,美團橫向布局;最后發現在高速公路跑的司機要解決吃喝拉撒睡的問題,在路邊開館子的小老板要解決上路接客、拉貨的問題。把戰火燒到對方領地,是偶然也是必然。

騰訊和阿里今天的局面,源自十多年來彼此都打不到對方家門口的宿命。騰訊做電商沒能干掉淘寶,阿里做社交也沒干掉微信。最后只能通過代理人戰爭。

程維說自己不站隊,外交搞得好;王興拒絕阿里控股而選擇接受騰訊的投資,則被視為站隊行為。問題是,如果王興不想被阿里控制,他會愿意被另一個巨頭控制嗎?站隊是結果,不是原因。

目前中國超級獨角獸中,只有美團和滴滴的股東中同時包括騰訊和阿里。騰訊在美團和滴滴兩家公司上投的錢,要遠遠多于阿里,所以美團與滴滴未來的競爭,不是代理人戰爭,而是微信錢包九宮格的爭寵。

但越不是代理人戰爭,其實就沒有邊界。馬化騰說騰訊把半條命交給了盟軍。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將來做中國版MIH也挺好。滴滴成為騰訊還是美團成為騰訊,都一樣。

但對王興和程維來說不一樣。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王興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漂亮、精彩,為什么只有程維才能上高速?出身阿里、一邁步就受到史詩級大風口垂青的程維當然也要聽個響兒,憑什么只有你王興才能在路邊開館子?師兄很多,但師妹只有一個。

在美團和滴滴崛起之前,王興和程維的成長經歷幾乎完全相反:王興含著金鑰匙出生,標準富二代,程維則是出身于平民家庭;當王興一路玩著電腦被保送清華、出國留學的時候,程維不得不靠自己的雙手打拼:賣保險、足療店打工,直至進入阿里中供體系。但當程維一路見證阿里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時候,王興的人生主題就是失敗、失敗、失敗。王興先天有的,程維都沒有;王興后天經歷過的,程維都沒經歷過。誰得到的更多?誰失去的更多?

但從美團和滴滴開始,二人的經歷越來越像:同業大戰、收購兼并、圈地圈錢、在巨頭之間周旋……到最后發現,這所有的故事,居然發生在同一條國道上。蒙古鐵騎和十字軍都曾踏入同一片土地。

程維借成吉思汗的例子來說明自己是被逼應戰,但在中國互聯網江湖,從來不存在正義不正義,只有礙事不礙事。每一次互聯網大戰,幾乎都是遭遇戰,哪有遞交戰書一說。滴滴擋美團的路,王興就要出手;美團擋滴滴的路,程維肯定也不會放手。不是人好戰,是生意無情。

如果說今日頭條與快手(及其背后的騰訊)將是未來幾年線上流量的主戰場,那么,滴滴和美團之爭將是另外一個戰場的終極CP,而且是在一個可以撇開AT傳統兵力的戰場。

從這個角度看,王興和程維都是攪局者――攪得是傳統BAT的局。BAT的局已經定了,那是互聯網上半場的局。雷軍說,我提出「新零售」概念時間上比馬云早半天,程維說我提出「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比王興早一個月。其實誰早誰晚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意不在意。今天《財經》這篇專訪里,我不僅看到了「心中無敵」幾個字,也讀到了一股殺氣。

程維 騰訊 阿里 王興 互聯網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