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有了首份新規作指導, 從此告別野蠻生長?金融

董也 2017-11-09 23:00
分享到:
導讀

《無人值守運營指引》的出臺,讓無人零售在運作上有“據”可依。

11月2日,在重慶舉行的2017中國全零售大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無人值守運營指引》(以下統稱為《指引》)。這意味著,無人零售告別了野蠻生長,開始在運作上有“據”可依。

關于《指引》的制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彭建真告訴品途商業評論,早在今年9月6日,協會就受商務部委托,組織了部分無人零售企業在商務部召開了無人值守商店發展情況座談會,包括歐尚、天虹、蘇寧、居然之家、易果生鮮在內的5家企業組成起草小組,開始了《指引》的起草工作。

fcf429f9-0324-4daf-820e-67e7fe1a6d60

談及《指引》的制定初衷,彭建真稱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無人零售已成風口,導致很多零售企業一擁而起,《指引》的出臺,可以讓新的事物得到有序發展,起到引導無人零售從業人員的作用。

其次,無人零售業既出現了像天虹、蘇寧、歐尚這樣的傳統零售企業,又出現了一批純技術的創業團隊,后者對食品的安全法規、商品價格、消防規范等都沒有從業經驗,《指引》的出臺可以從保護消費者角度規范從業者。

最后,站在無人零售企業角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比如天虹、京東將無人便利店開在自己的辦公樓,繽果盒子將無人店布設在總部停車場等等,因為小區物業和城管對無人業態的制約,使得無人店即便消耗了成本也得不到快速發展。相比較無人零售貨架在辦公室場景內的快速擴張,無人值守商店的發展十分緩慢,而《指引》的確立,可以起到幫助企業的作用。

“做無人零售有一些東西是必須要遵守的,不然就會成為資本的一陣風,既體現不出行業價值,消費者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證。”彭建真告訴品途商業評論。

《指引》重點關注購物安全問題  

在家家悅集團董事長王培桓看來,中國零售業創立至今,消費者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商品豐富度和購物便利性的前提下,誕生了“一站式購齊全”的大賣場業態;第二個階段為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天天平價”的經營模式;隨著購物環境和商品品質的更高要求,催生了門店升級改造的風潮為第三個階段;如今,消費者追求更加健康、便利、時尚的生活方式。“每一個階段無論怎么變化,都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無人零售業的出現也是發看到了這樣的一種趨勢。”

無人零售確實解決了企業的痛點,彭建真看到很多零售企業面臨招人難的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到超市便利店做店員,他稱,某大賣場在開業發招聘廣告的時候,只有幾個人過來面試。無人零售可以讓“企業解決招不到人的問題,又可以拓寬銷售渠道,據天虹6月30日公告,計劃未來五年開展不低于1000 家的無人便利店。”彭建真告訴品途商業評論。

但無人零售作為新生事物,在運營過程中總是出現各種狀況,比如上海的無人面館開業不到幾天,就因“涉嫌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擅自開展經營活動,被市食藥監管部門叫停。”繽果盒子CEO陳子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坦承,在盒子落地過程中,因政策不明確碰過不少釘子,甚至遭到城管的調查。

以上種種事件,都是因為出于安全因素考慮。《指引》特別強調了無人店的安全問題,包括數據信息管理、店內安全、商品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

84bcfb77-9bb9-47b6-ba21-a9b2e9cd8323

對此,北京零號元素科技有限公司COO兼聯合創始人安利英告訴記者:“《指引》出臺后,無人零售企業知道了該做哪些準備,該補齊什么手續,也知道該到什么地方去申請。雖然指引剛剛出臺,但是會給企業一定的緩沖期,讓企業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

重點要突出的是食品安全問題,安利英告訴記者,離開怡食家出來創業后,零號元素暫時不會碰鮮食,因為考慮到投毒的情況,所以暫時不會觸碰。“初期只做標品,但是未來肯定會做鮮食的,從表品相冷鮮和熱鮮過度。”

除了不做鮮食,無人零售店在選品上也不同,安利英告訴記者:“選品上要適應消費升級的生活方式,像奶粉、煙酒、保健品這類產品,零號元素是不會觸及的,首先會考慮到違法,其次這些也屬于不適應場景的商品。”

無人零售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  

據此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接近10萬家,銷售達1300億。同時還指出了租金、人工成本在2016年均呈現上漲趨勢,雖然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但仍面臨選址難的問題。

安利英表示,無人零售店的經營面積一般選擇在18~30平米左右,這樣的體量比較容易選擇和擴張。但無人值守便利店的商品結構與無人零售盒子本質上存在差異,無人盒子陳列的商品控制在40~63個單品,無人值守便利的單品在200左右,無人盒子更像是大賣場業態的補充,甚至會成為大賣場的一角。

彭建真看到了無人零售帶來的場景價值。“無人店技術的進步讓無人零售找到了應用場景,技術與零售的結合讓效率得到了提升;傳統零售人才選擇進入無人零售商業,還有很多實體零售開始觸及無人零售業務;《指引》的發布也確保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有一個根本的因素是,無人零售店可以正式落地,是因為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

3284cd00-16bb-4032-ac1f-6cc1fb1195db

彭建真稱:“其實無人值守便利店成本很低,是傳統便利店成本的1/6、甚至1/8,盈虧平衡點很小,幾乎每天1000就可以盈虧平衡,現在很多無人便利店都可以做到。”

但以上這些要建立在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之上,同時整個的市場體量足夠大,模式復制的基礎上有一個可執行的團隊,那么這個項目就是可以執行的。

“無人值守店不需要太深的技術”  

《指引》的開篇是這樣解釋無人值守商店的:“在不存在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采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全自動完成商品銷售過程,亦可根據店內條件自動提供有償或無償服務的零售商店。”

技術無疑是無人值守店的首要因素,但由于目前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這一技術遭到很多人的質疑。無人店技術同質化很嚴重,而且用在無人零售的技術并不高,包括RFID以及圖像識別、電子標簽、視覺識別等,無人零售店內1平方米的投入普遍在1~2萬,技術門檻并沒有那么高,并沒有達到像Amazon Go一樣的無感購物。

在當前的無人零售項目在落地過程中,所有的技術都是圍繞著如何識別消費者身份并判定其支付行為而進行的。

“雖然技術門檻比較低,但實際上,無人店有現在這樣的技術就可以了,不需要太深的技術。現在的無人便利店可以滿足消費者80%以上的需求,要想像Amazon Go一樣滿足消費者99%的需求,那么就要投入10倍以上的精力,還是要計算投入產出比。”彭建真告訴品途商業評論,“現在這些可以運用到無人零售店的技術,并不一定要用最好的技術。未來稀缺的是懂零售的人才,懂零售的人才最有可能做成一件事。”

再有,當前無人零售都在強調供應鏈,但是,目前的供應鏈并不能實現太多的價值。當前無人零售尚處于初級階段,早期店鋪數量不夠密集、樣本和數據也沒有說服力的情況下,這種數據是沒有參考價值。“供應鏈能發揮效率一定是基于數據的完善,在此之前的供應鏈優勢并不明顯。”

彭建真告訴品途商業評論:“現在的無人店靠差價就可以賺錢,現在靠賣貨就能打平。但資本是看好無人零售的數據想象空間,資本投任何東西都是看5年以后,無人零售的數據價值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零售 指引 技術 企業 便利店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