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殺”的比特幣:場外交易“瘋狂”,黃牛日入過萬金融
火幣網、OKcoin轉戰海外比特幣價格震蕩上揚破5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邊是疾風驟雨,山呼海嘯;一邊是風和日麗,朗朗乾坤。
由政策監管造就的比特幣交易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繼9月30日比特幣中國關閉所有交易業務之后,10月30日,國內最大的兩家比特幣交易平臺OKcoin和火幣網先后發布公告,宣布于31日停止比特幣交易服務,這意味著國內比特幣交易所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另一方面,海外市場蓬勃而興,比特幣交易價格再創新高,截至記者發稿前曾一度漲至7555美元,約合人民幣50033元,目前依然在5萬元上下徘徊。與此同時,場外交易風生水起,點對點模式成為比特幣持有者開展交易的新途徑,QQ群、微信群單日交易額超過百萬元,“比特幣黃牛”也在這撥浪潮中順勢而生,做起了倒手賺差價的買賣。
平臺停止交易,轉戰海外市場
10月30日,比特幣交易平臺Okcoin發布公告稱,從10月31日24時起,OKCoin幣行(www.okcoin.cn)將停止人民幣和比特幣交易,并告知用戶可以隨時提現人民幣至自己的銀行卡;對于數字資產,也可以提現至其他平臺或錢包。同時,公告還提到,Okcoin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拿到了世界多國數字資產交易的牌照,并在9月上線OKEx平臺正式進軍海外市場。
同一天,另一大型交易平臺火幣網也以公告的形式對人民幣交易用戶做出最后的告別,決定于10月31日24:00正式下線所有人民幣兌數字資產交易。此前9月15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要求,火幣網已正式關停新用戶注冊和人民幣充值業務。
火幣網創始人李林也在當日正式對外公布了火幣網的海外業務和布局,包括火幣全球專業站Huobi.Pro、火幣韓國、火幣全球美元站等。根據火幣網介紹,火幣全球專業站Huobi.Pro是服務于全球專業交易者的創新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致力于發現優質的數字資產投資計劃,目前提供近十個數字資產品類的交易及點對點投資服務,總部位于新加坡,在香港設有子公司。而原有的火幣中國交易平臺,據火幣網相關負責人對《IT時報》記者表示,將全面轉型為區塊鏈垂直領域的專業綜合資訊及研究服務平臺。
在此之前,早在9月30日,比特幣中國也宣布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一直以來發展國際化的幣安也在9月下旬關閉了中國大陸地區的全部業務。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幣安的核心業務已經轉向日本,并表示這些尋求海外業務發展的平臺,也將注冊地址和服務器紛紛遷往境外,“其中火幣全球專業站總部在新加坡,但服務器和注冊地在另外一個小國。”
對此,原第一財經評論員、經濟學者張曉峰認為,這么做的目的毫無疑問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國內政策的監管,因為從全球范圍內來看,比特幣依舊保持著流通性、可交易,對平臺而言,選擇一些合法合規的國家和地區去開展比特幣等交易業務,從而引流嫁接原來的客戶,是很合理的一個操作模式。
平臺推“點對點交易” 專家稱涉嫌違規
近日,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顯示,目前比特幣的場外交易主要分為線上P2P、線上B2C和直接見面三種交易方式。隨著9月初國內ICO和比特幣交易的業務清理,場外交易規模再一次繁榮,最近兩周,LocalBitcoins、Paxful、CoinCola三家海外場外交易平臺的比特幣合計交易額達6.8億元。
張曉峰認為,場外交易的火爆實屬必然,現在沒有了原先各大交易平臺提供的合法順暢的渠道,而比特幣的持有者又有交易的需求,“自然催生場外交易。”
關停國內交易業務之后,不少平臺也紛紛推出了點對點或C2C的交易模式,利用線上線下實現個人對個人的對接。OKcoin上線OKEx平臺不久,10月31日,OKEx開放全球C2C交易平臺,提供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的點對點交易服務。官網顯示,OKExC2C交易平臺用戶有兩種角色:用戶和商家。用戶定義為投資數字資產的人,其目的是以不同價格買入或賣出數字資產;商家定義為隨時愿意和用戶做交易的人,可以通過提前購買比特幣、合約對沖、價格預測等手段來控制風險。該交易方式不收任何手續費。
火幣全球專業站也在11月4日正式上線點對點交易平臺,提供比特幣和USDT的點對點交易服務,用戶可以選擇當廣告主或對手方,廣告主指在平臺發布買幣或賣幣廣告的人,對手方可以選擇向廣告主買幣或將幣賣給廣告主。通過該平臺,用戶可以實現用人民幣等法定貨幣購買比特幣和USDT等數字貨幣,同時也可以用人民幣等法定貨幣購買比特幣和USDT等數字貨幣。
業內人士表示,實際的操作模式就是平臺流轉數字貨幣,買賣雙方私下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結算現金。記者在火幣網官方網站注意到,點對點交易平臺陳列著優質廣告推薦,買賣BTC(比特幣)/USDT(泰達幣)的信息赫然醒目,并明確標出了交易價格、交易限額和付款方式。
對于這種交易模式,張曉峰認為從政策監管的總原則上來看,是違背有關規定的。國家明令禁止虛擬幣和法幣之間進行交易,這本身就包含了禁止任何形式的交易,無論線上線下還是點對點,在法律政策上都應該是不允許的。
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則認為,國家禁止的是交易所通過競價的方式去撮合流動性從而開展大規模交易,平臺提供這種點對點的交易方式確實沒被明確提及不允許,所以有點打擦邊球的性質。他同時強調,禁止數字貨幣與法幣開展交易,是擔心大規模交易會對金融秩序造成沖擊并危機社會的安寧穩定,如果只是小量的交易,在可控的范圍內,只要不是完全違規,監管也不會太嚴苛。
微信群現“黃牛黨”,單日交易逾百萬
9月以來,一些比特幣場外交易微信群特別火爆,這些群的用戶超過百人,每天的交易量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人民幣,微信群主甚至為場外交易做擔保,收取擔保費。而據《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顯示,除了微信群,QQ群、Telegram群組、Slack群組都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持有者的集結地。
“48900出8個”、“4個,1970”,在記者加入的一個300多人的場外交易群里,隨時隨刻可見類似的信息,這些信息看似精簡,莫名其妙,但群內人士紛紛了然,前者是指“出售8個比特幣,單價48900元”,后者是指“出售4個以太坊,單價1970元。”
同在該群的許容(化名)告訴記者,該群于20天之前建立,這段時間這類買賣信息屢見不鮮,交易的熱度也節節高漲,該群的交易額每天超過100萬人民幣。
“這還不算場外交易的大群。”許容對《IT時報》記者說。
在群里,如果有人對出售信息有購買意向,可以先向群主或其他群內資深人士表達意愿,由這些人擔保交易。具體操作流程是,賣家先轉比特幣給擔保人,擔保人收到比特幣之后,通知買家付款給賣家,賣家收到款后通知擔保人將比特幣轉給買家。
“通常情況,群主會收取0.5%-1%(以交易量為基數)不等的手續費,但這個群基本不收擔保費,”許容向記者表示,隨后他又補充一句:“擔保人比較豪,不在乎這點手續費。”
在這類交易群里,往往還有收購比特幣的黃牛,黃牛加入很多不同的場外群,撮合不同群的人交易,然后爭取中間的差價。許容表示,黃牛一般都是資深人士,認識許多大礦主,拿貨價錢比市場價低3%左右,舉例來說,目前比特幣在場外售價為48000元左右,黃牛從A群46800元收,到B群里485000元賣,從而賺取1000多元的差價。許容進一步透露,目前的行情,黃牛黨倒賣比特幣,單個差價維持1000元上下,以太坊的差價在50元左右。黃牛如果買賣量大,一天收入能過萬元。
前不久,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宣布計劃今年年底前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許容表示這對提升幣圈對比特幣的信心與期望大有幫助,也推動了交易的熱潮,他加入的七八個場外群,“每天的交流都熱火朝天。”
但也有轉向穩健的投資者,作為一名資深玩家,張勇(化名)對記者表示近期處于觀望之中,之前的投資還有大約二十多萬元放在各個交易所,尤其是11月中旬,比特幣將迎來新一輪的周期性“硬分叉”,這對比特幣的價格會增加更多不確定性的影響,目前他不想折騰,讓自己處于緘默觀察期。
劉勝軍表示,比特幣的這輪大漲,根本的邏輯還是源于稀缺性,從理論上說,即將到來的“硬分叉”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稀缺性,也讓比特幣有了更多的競爭者,這對它的價值會有一個負面影響。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