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騰訊退出、高管離職、員工被裁,萬達的電商路好坎坷通信

財視傳媒 2017-12-21 09:00
分享到:
導讀

由于出資方皆為國內行業巨頭,這次合作還一度被稱為“騰百萬”。公司成立之時,三方宣告,計劃在5年內投資200億元,打造全球最大的O2O電商公司。

  今日,有疑似內部消息顯示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以下簡稱“萬達網科”)旗下的飛凡電子商務或將裁員70%。通過網上流傳的一張聊天截圖可以看到,此次裁員的流程是未轉正的員工“優先”離職;其次是有審計問題的離職,如在雙11期間刷單的;再次是年終考核在B級以下的員工也將被裁,之后飛凡電子商務在全國將只有南、北兩區,之前的東區將并入北區,中區則并入南區。

  另外,同屬萬達網科的其他體系,如金融科技板塊也將進行部分裁員。

  對此,財視傳媒聯系到萬達網科的媒介負責人進行求證,對方回應稱,本次變動系業務調整,與裁員不同,并且70%這一數據無從核實,“科技公司,員工一直都保持著較高的流動性。70%的數據,不知道是誰統計出來的。另外,根據業務調整情況,有的板塊還在招聘新人。”

  對方還表示,隨著萬達網科自身業務板塊逐步清晰,公司決定圍繞核心內容優化人員結構,聚焦數字化業務,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財視傳媒隨后就該回應搜索了各大招聘網站,發現確實有職位正在招聘中,但多屬職能部門。


0.jpeg


  據了解,飛凡公司是隸屬于萬達集團的電子商務公司,由萬達、騰訊和百度于2014年8月29日共同出資成立,注冊資金為50億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15%股權。

  由于出資方皆為國內行業巨頭,這次合作還一度被稱為“騰百萬”。公司成立之時,三方宣告,計劃在5年內投資200億元,打造全球最大的O2O電商公司。

  但兩年之后,2016年7月,騰訊與百度卻分別從中退出,“騰百萬”只剩下一個“萬”。之后萬達重新注冊“新飛凡”公司,繼續運營飛凡電子商務。

  當年10月,萬達集團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宣布成立萬達網絡科技集團,飛凡電子商務并入萬達網科旗下。


0-2.jpeg


  合作方陸續退出,飛凡的發展也不及預期順暢。自成立至今,飛凡已經更換過3任CEO,分別為曾在谷歌和阿里擔任高管的龔義濤、原佳品網高管董策和原芒果網CEO李進嶺,而李進嶺作為最新一任CEO,縱然王健林為其開出了800萬的年薪,還是于今年2月份離職。

  另據今年10月份的媒體報道,飛凡APP的營業額目標也已經從2017年初的9億元調整到如今的1億元。王健林的“1個億小目標”對飛凡來說并不小。

  更尷尬的是,當前飛凡的知名度并不高,翻開飛凡APP下載的用戶評論,留言區幾乎被各類廣告淹沒,忠實用戶寥寥,最初有三巨頭合作、50億投入加持,在市場上卻并沒有打出與此相匹配的聲量。

  高管更迭頻繁、運營未見起色,背后可能是王健林與萬達的傳統管理與互聯網商務的自由需求之間的難以調和,在一個以地產、零售為主要業務、相傳連開會都要求員工整齊排列的傳統企業內,想要發展電子商務可能還缺乏創新的土壤。由此聯想到去年騰訊、百度作為合作方的退出,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之間管理模式的差異應該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如果未來萬達再不針對網科業務進行管理層面的改革,不僅飛凡最初的設想難以實現,恐怕連最初注冊的50億也要辜負。

萬達 公司 業務 電子商務 員工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