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配股落定股價大跌近 10% 地產行業變局來臨?金融
在今日早間宣布折價 12% 配股募資 10 億美元之后,融創中國(01918.HK)開盤大跌逾 10%,盤中最低 31.35 港元 / 股,配股及認購價格的折價優勢幾乎沒有了。之后,融創中國股價有所回升,截至記…
在今日早間宣布折價 12% 配股募資 10 億美元之后,融創中國(01918.HK)開盤大跌逾 10%,盤中最低 31.35 港元 / 股,配股及認購價格的折價優勢幾乎沒有了。之后,融創中國股價有所回升,截至記者發稿時的跌幅逾 9%。

不僅是融創,內房股近期整體表現不佳,恒大、佳兆業等連續下跌,上漲趨勢已被扭轉。
融創折價配股融資 10 億美元
12 月 15 日早間,融創中國發布公告,公司、賣方、配售代理簽訂配售及認購協議,配售代理同意代表賣方以每股 31.1 港元的價格,包銷 2.515 億股股份,賣方有條件同意以配售價 31.1 港元認購 2.515 億股,認購事項所得資金約為 78.22 億港元,折合 10.02 億美元。
此次配售的 2.515 億股,占融創中國當前股本的 6.07%,占經認購事項擴大后股本的 5.72%。
對于募資的原因及用途,融創中國表示,旨在進一步擴大公司股東權益基礎,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支持公司更加健康的持續發展,擬將所得款項用于公司一般運營資金。
其中的賣方,為融創中國的大股東融創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 " 融創國際 "),其余一致行動人當前持股比例為 50.07%,實控人為孫宏斌。配售代理方為摩根士丹利。
此次配售屬于折價,31.1 港元的價格較此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折價約 11.9%,較此前 5 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折價約 8.69%。
此次融創的配股亦和 A 股中的配股有很大不同,采取了 " 先舊后新 " 的增發方式。香港資深投行專家溫天納告訴證券時報 · e 公司記者,老股東先減持,然后認購減持數量相同的份額,這樣做,參與配售的投資者實際認購的就屬于老股,可以馬上買賣。
溫天納同時介紹,按照流程,新股至少等一個月才發得出來," 先舊后新 " 的方式加快了融資進程。
根據方案,此次配售及認購完成后,孫宏斌持股將由 50.7% 降至 47.8%。

融創為何此時融資?
融創上一次采取 " 先舊后新 " 配股進行融資是在今年的 7 月 24 日。當天,各方簽訂協議,以每股 18.33 港元配售 2.2 億股,募集資金 40.33 億港元,當時折合 5.16 億美元。這一次的資金用途同樣是用作一般運營資金。
這兩次配股均不需要股東大會再行批準。2017 年 5 月 20 日,融創中國股東大會已經授權,董事會可以發行最多 7.78 億股股份,占當時總股本的 20%。兩次配售完成后,融創中國董事會仍將有 3 億股的發行額度,作為后續融資的儲備。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融創此次融資,預期認購事項的完成日期為 12 月 29 日或之前,若未在此時點內完成,認購事項將不會發生。在認購之前,還需達成兩項條件,一是完成配售,二是得到港交所上市委員會的批準。
也就是說,融創此次募資需要在 2017 年完成,這有助于改善今年的財務報表。在年中之時,孫宏斌曾對外表示,降低負債率,確保健康安全。
融創中國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約 133.322 億元,同比增長 25.9%;稅后利潤 16.14 億元,同比增長 1469.7%;銷售金額 1088.5 億元,同比增長 94.2%。但是,從銷售金額和營收差距可以看出,融創銷售增速驚人,融創利潤并不高,負債率很高。
截至 6 月底,融創的凈資產負債率高達 260%,融創有意今年將這一數字降低至 200%。因此,年前完成這一配售融資至關重要。溫天納還認為,年底融資難,證券融資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融創 CEO 汪孟德還表示,在公司規模達到行業第一梯隊的背景下,融創希望凈負債率 2018 年降到 90% 以內,2019 年降到 70% 以內。
今年融創在銷售方面實現質的的飛躍,已經超過招商、保利等,位居行業第四位,僅次于碧桂園、恒大、萬科,且已經提前完成全年 3000 億元的銷售目標。今年前 11 月,融創實現合同銷售 3019.4 億元,同比增長 132%。
內房股近期整體低迷 或預示行業變局
與此同時還應該看到的是,即便不算上今天的大跌,融創中國在 10 月 25 日第 N 次創下歷史新高后,也開始走下坡路,至昨日的跌幅已有 16%。算上今天,融創中國近期的跌幅可以達到 23%。
不止是融創,內房股近期整體表現不佳,多數個股開始下跌,股價高歌猛進的時間已經過去。典型代表如中國恒大(03333.HK),最新一次的歷史最高價同樣是在 10 月 25 日創造,至今天的跌幅已經有 19%。再如佳兆業(01638.HK),9 月 22 日創下歷史新高后便急速下跌,至今天已經跌了 40%。
內房股中的眾安、龍光、旭輝、時代、龍湖、富力、世茂,近期也處于下跌趨勢。碧桂園(02007.HK)的表現算是優異的了,近三個月處于橫盤狀態。
即便如此,內房股今年的表現依然足夠亮眼,融創、恒大仍然收獲了 4 倍多的漲幅,雅居樂、碧桂園、眾安的漲幅超過 200%,其他翻倍的還有一大把。近期的整體下跌,樂觀的說是漲太多后的調整,也有可能是一種趨勢的扭轉。
中泰固守團隊近期發了一篇文章《非標承壓下的房地產投資前景如何》,其中提及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資金累計值為 12.6 萬億,預計非標資金對于房地產開發的支持規模累計為 2.5~3 萬億左右,然而非標投資的政策利空依然明了,一旦非標投資渠道被嚴格約束,房地產資金缺位問題將凸顯,從而沖擊房地產投資。
中泰固守團隊同時認為,房地產的銷售為房地產開工帶來了將近 50% 的資金來源,而銷售回落對房地產資金來源帶來第二重利空。中泰固守團隊表示,無論是三四線城市棚改支撐情況,還是一二線限購政策的延續性,以及先行指標的走勢,都預示未來延續此前下行趨勢的可能性非常大,或繼續保持負增長,因此明年房地產投資數據再難亮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將明顯弱化。
從某些方面來講,股價可以視作未來業績的先行指標,今年內房股啟動的重要原因便是銷售數據的超預期暴增。近期內房股的集體回落是否預示行業變局,尚有待觀察,不過可以明確的是,上漲趨勢已經被扭轉,繼續投資需要注意風險。
來源:新浪財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