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人士談傳銷幣:地獄空了所有魔鬼都在這兒了區塊鏈

新浪財經 2018-08-19 15:11
分享到:
導讀

截至2018年年初,利用區塊鏈概念搞的傳銷平臺已超過3000家。2017年2月,央視經濟頻道曝光了350個傳銷組織名單,其中,被中國檢察院3次提起公訴,被10多個國家監管部門調查的維卡幣還在瘋狂行騙中。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一向不看好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炒作。我一再強調:比特幣并不是真正的貨幣,也非真正的商品,卻被偽裝成貨幣和商品;進入金融市場的比特幣并不是投資品,而是老虎機,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個輪盤轉;所謂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賭場,大部分的投資是給莊家送錢去的。

也因此,我很“榮幸”地被比特幣粉們封為中國三大比特幣“黑嘴”之一。

7月份比特幣價格反彈到了8000多美元,于是有人在我微博下留言,極盡戲謔嘲諷之能事。不過現在跌回6000多美元了,不知道這些比特幣粉們又會怎么說。

總之,當下炙手可熱的虛擬貨幣炒作是擊鼓傳花的博傻游戲,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龐氏騙局,而參與其中的人只有兩類,不是騙子,就是受騙者……

號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早已看穿了這一切,他說:價格為什么會漲?就是因為傻子太多,傻子的共識也是共識,有共識就會產生價值。別看你現在天天罵散戶是傻子,可正是人家供養著你,你還罵人家干嗎?

李笑來的話已經證實了我的觀點,只不過他輕易不會告訴大家真相,要不是前段時間他的錄音被曝光,多少韭菜仍把他當作偶像。

如果說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博傻游戲的話,還有一種騙局更可怕,它是直接通過洗腦將人變成傻子,那就是傳銷幣。

有些發幣機構、行業大V、投資人等利益相關方利用自媒體平臺,過度炒作區塊鏈前景,一味地鼓吹數字貨幣“一夜暴富”,為“區塊鏈詐騙”提供了輿論土壤。在此背景下,許多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傳銷詐騙破土而出,老套路換上“新馬甲”,立刻化身中國大媽們追求財務自由的又一個新“捷徑”,以及一個個價值上億的“陷媽坑”。

截至2018年年初,利用區塊鏈概念搞的傳銷平臺已超過3000家。2017年2月,央視經濟頻道曝光了350個傳銷組織名單,其中,被中國檢察院3次提起公訴,被10多個國家監管部門調查的維卡幣還在瘋狂行騙中。

各種打著區塊鏈名義從事非法集資的組織,廣泛活躍于微信群等各大社交圈,他們以技術創新為幌子,以高回報為誘餌,采取拉人頭、病毒式營銷推廣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投資者上當受騙。

傳銷幣的受害者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聽到穩賺不賠便失去理智的人,這一類人通常都是被徹底洗腦的;另一類則是明知道是一個騙局,但選擇刀口舔血、想玩擊鼓傳花的人,這其中,有投機心理作祟,也有盲目的自信,堅信自己不是最后的接盤俠。正是這些飛蛾撲火般的執著和自信,讓原本紕漏百出、下三濫的騙局有了市場。

傳銷幣騙局多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具有金字塔式發展會員的經營模式。此類平臺往往宣稱其虛擬貨幣或積分幣可產生高額回報,多以“拉人頭”“高額返利”等模式吸引投資者。

二是資金盤,人為拆分代幣。假虛擬貨幣多沒有真實代碼,無法產生區塊或在區塊上運行,因此多采用人為拆分的方式進行代幣獎勵,通過在短期內不斷拆分,產生大量積分或代幣,造成財富“暴漲”的錯覺。

三是受到機構或個人控盤,無法自由交易。此類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往往無法在交易所交易,因此多采用場外交易或自有交易所交易。同時價格被機構或個人高度控制,容易造成價格快速上漲的錯覺,但用戶往往無法進行交易或提現。

我一再強調,投資第一要務是規避陷阱。可面對張先生提車、李先生買房、二大爺會所嫩模的誘惑,還有多少人關心平臺真假和風險高低呢?

總之,在泡沫破之前,我們聽到的都是賺錢發財、買房提車的美好故事,故事多的就如沒錢買房失去的愛情一樣多。但根據地心引力,是泡沫要么繼續吹大,要么“嘭”的一聲爆破,但終歸都是要爆破的。因為人性的膽怯和恐懼,根本沒有什么所謂的軟著陸。

莎士比亞說得多對啊:地獄空了,所有魔鬼都在這兒了!

貨幣 比特幣 傳銷 平臺 區塊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