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借道宣亞上市沒戲了,港股卻正在打開機會之窗金融

GPLP 2017-12-19 13:56
分享到:
導讀

在直播前輩YY在如今股價大增的背景下,對于高速增長的映客來講,無疑提振了其登陸資本市場的想象力。

映客借道宣亞上市沒戲了,港股卻正在打開機會之窗

12月15日晚間,宣亞國際發布公告稱,已召開董事會,決定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并申請于12月18日復牌。

這宣告了與映客聯姻無果,以失敗而告終。

那么,對于映客來講,如果未來的另外一半不是宣亞,那么其未來到底在哪里?

映客謀求上市的關鍵:主業強勁利潤驚人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如同港交所曾經拒絕了阿里巴巴,如今不得不修改規則一樣,A股及宣亞是否一樣會感到遺憾呢?

這就需要從企業內在價值的角度判斷映客能否獨立上市,換句話說,映客未來是否具備高增長的潛力,能否通過持續不斷的盈利給股東創造高額回報。

關于映客當然的營收情況,根據2017年9月4日重組方案公布的數據,2016年,映客營業收入43.38億元,凈利潤達4.8億元。2017年Q1,映客收入為10.35億元,凈利潤為2.44億元,現金流非常好,可以說令人眼紅。

映客借道宣亞上市沒戲了,港股卻正在打開機會之窗

圖片說明:映客與其他平臺流水對比

觀察映客當前的財務情況,不難發現映客的盈利模式,其99%的收益都是直播的C端業務收入,B端的廣告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基于此,對于直播的C端模式,為了能夠保證今后的持續發展,映客自然不敢放松,而且在在經歷了2016年的直播大戰之后,映客不斷提升C端用戶的用戶體驗,通過多人直播間等產品的打造以及主播打造、內容發力、用戶體驗等多維度進行了全方位加強。

映客下一步資本化的助力:從直播經濟到娛樂經濟

更重要的是,面對未來的下一步發展,映客決定進行娛樂視頻化,將直播與娛樂掛鉤,這讓映客獲得了不斷的內容來源與廣泛關注。

這個業務是如何實現的呢?

資料顯示,2017年,映客先后斥資數億元,重點推出了幾大IP,上半年的“櫻花女神”和下半年的“映客先生”,映客都把它們做成了可持續的“大IP”,意圖通過與IP、泛娛樂綁定,拓展業務邊界。

這種超級IP的打造直接刺激了UGC優質內容的產出,進而形成了模特、舞蹈、游戲等重點頻道,多樣化視頻娛樂形式加強主播用戶互動,形成內容生產的良性自循環。由此來看,映客的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準備在自制內容、娛樂綜藝等方向發力,構建娛樂綜藝新生態。

當然,事實證明,如果映客真的能做好藝人經紀、打造自己的優質IP內容,則會在各個戰略支線上發散出更多的贏利點,因為從映客的收入構成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其高消費用戶群體占比達到81.9%,意味著有更好的盈利基礎,這些人如果進一步激發其消費欲望,還能夠繼續給映客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理想很美好,只是,所有的前提是映客能否做好該業務。

當然,正是基于此考慮,才有了宣亞與映客的聯姻,那就是“將內容方、用戶連接在一起,通過優質內容獲得更多優質付費的C端用戶,從而吸引更多的B端商家為其流量買單。”這是映客選擇同宣亞結合的邏輯。

雖然,明天很美好,市場前景也足夠大,但是映客需要自己一個人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一切需要時間來驗證。

投資人賭的正是這個機會和挑戰并存的未來:在主業依然是令人艷羨的搖錢樹的時刻,映客向娛樂市場的進擊并非被迫之舉,而是主動進擊,已經展現出這家公司對未來的更大野望。如果映客能持續在娛樂市場耕耘,率先取得娛樂業的果實,那么,這家公司將從一個千億級的直播市場領導者,轉型成為一家萬億級娛樂經濟的重要挑戰者,成為一家真正賺錢又值錢的公司。

萬億級娛樂市場,用戶對優質娛樂內容的需求增長,將在5-10年,甚至更長時間里,解決這家公司的天花板問題。

港股,一扇正在打開的機會之窗

無獨有偶,香港交易所15日宣布,于《主板規則》中新增兩個章節,也將修改第二上市的相關規則,便利新興產業及創新型公司來港上市。

港交所改革釋放的信號已經再清楚不過了:就是要竭力掃清內地科技企業赴港上市障礙,這對創業者淶說,無疑為他們提供一個更方便的融資平臺;而在VC/PE的角度看,以后在港股IPO退出更容易了。放眼國內,小米、螞蟻金服、陸金所、騰訊音樂,包括映客.....到時會不會投入香港的懷抱呢?

但千金不換的機會窗口已經打開。在港交所這場20年來最重大的改革之后,再重溫映客創始人奉佑生的表態——“我們會選擇更合適的時間和更合適的方式”,似乎并非空穴來風。

映客投資人之一紫輝投資創始人鄭剛曾公開表示,他認為映客是一塊“香餑餑”,映客市場歷練的盈利模式、海量互聯網用戶,強大且健康的現金流,是互聯網企業重要估值維度,映客一個都不缺少,“像這樣利潤高、想象空間大的企業從來不會缺乏資產證券化的路徑,選擇的方式也可以更加多樣化。”

當然,謀求獨立上市也是映客的另外一種可能,正如其股東之一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對第一財經表示,“還沒有賣掉,可能會追求獨立上市,現在還在判斷。”

映客之前,YY、陌陌及天鴿互動已經鋪好了路

如果說直播能否獨立上市值得探討的話,那么,在映客之前,如今在資本市場上早已經有了三家直播平臺作為前輩,它們分別是YY、陌陌和天鴿。

因此,直播平臺登陸資本市場顯然并不存在問題,只是,一旦登陸之后,資本市場到底會如何表現呢?

讓我們觀察YY、陌陌和天鴿的財務表現及資本市場表現。

如果從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的話,這三家直播巨頭的各項主要數據表現都非常亮眼。

其中,營收方面:

YY第三季度凈營收為30.92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0.898億元增長48.0%;

陌陌第三季度凈營收約為23.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0.3億元增長126%;

天鴿互動第三季度凈營收為2.7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36億元增長16.2%;

毛利潤方面:

YY第三季度毛利潤為人民幣12.030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8.148億元增長47.6%;

陌陌第三季度毛利潤約為人民幣11.6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5.84億元增長100%;

天鴿互動第三季度毛利潤為人民幣2.4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8億元增長38%;

凈利潤方面:

YY第三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6.3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億元增長59.0%;

陌陌第三季度凈利潤約為人民幣5.2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57億元增長103%;

天鴿互動第三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1.2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0.82億元增長56.8%;

利潤率方面:

YY第三季度毛利潤率為38.9%,比去年同期下降0.1%;凈利潤率為20.6%,比去年同期提高1.5%;

陌陌第三季度毛利潤率為49.8%,比去年同期降低6.9%;凈利潤率為24.9%,比去年同期提高0.1%;

天鴿互動第三季度毛利潤率為90.4%,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14.3%%;凈利潤率為46.7%,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12%;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這三者所處的不同階段也讓這三者產生了不同的財務表現,那就是YY和陌陌的直播業務還處于成長階段,而天鴿的直播業務已經進入成熟收割階段。因此,YY和陌陌在營收增長方面具有優勢,而天鴿互動則在毛利潤率和凈利潤率方面有著更為突出的表現,遠遠高于YY和陌陌。

這也直接影響了這三個巨頭的資本市場表現——陌陌股價跌了近一半,而業績表現稍微遜色的YY股價卻漲了一倍,而進入成熟期的天鴿一直波瀾不驚,穩步增長。

因此,值得對比的是YY與陌陌。

關于陌陌的股價下跌,在華爾街一些觀察人士看來,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告別了高速增長,2017年以來陌陌的付費用戶人數連續三個季度都保持在410萬左右,但是付費用戶人數增長開始停滯,讓投資者擔憂其未來業績增長可能遇到瓶頸。

另外一個則是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從陌陌董事會辭任,阿里巴巴的減持及人員的變動讓投資者感覺到了不安。

而對于YY,其股價能夠出現大幅上漲,除了財報表現靚麗之外,更重要的是華爾街的投資者們從YY身上看到了「規模化」的身影,這種思路其實也是直播行業「老前輩」天鴿互動在河里摸石頭探索出來的道路。

而對于映客來講,無論是與陌陌還是YY,包括天鴿互動相比,其成立及發展時間均晚于三者,無論從增長還是其他業務模式來看都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當中。在直播前輩YY在如今股價大增的背景下,對于高速增長的映客來講,無疑提振了其登陸資本市場的想象力。

畢竟,如果企業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哪個希望賺錢的投資人會拒絕?

(來源:鈦媒體    作者:GPLP)

直播 YY 市場 陌陌 增長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