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也可以體驗到的AR功能是怎樣?智能

新浪科技 2017-12-15 15:53
分享到:
導讀

22年前,任天堂推出第一款VR設備——VirtualBoy。產品并不復雜,由一把雙十字手柄和一臺可以顯示3D虛擬現實效果的頭戴式顯示器組成。當時看來,這種設計令人耳目一新,在當時來看可以說是相當酷…

未來是什么樣子?誰也不知道!但是我們或許能從這些科技公司中,找到引領未來的方向。

22年前,任天堂推出第一款VR設備——VirtualBoy。產品并不復雜,由一把雙十字手柄和一臺可以顯示3D虛擬現實效果的頭戴式顯示器組成。當時看來,這種設計令人耳目一新,在當時來看可以說是相當酷了。

第一款VR游戲機

由于當時的技術有限,游戲僅能顯示紅色和黑色,糟糕的四色階單色畫面提不起玩家的興趣,兩年之后這款產品結束了它的生涯。

15年后的2012年,谷歌再次拾起了“虛擬現實”,卻和任天堂VirtualBoy完全不同。

Google Glass是谷歌Project Glass實驗項目,只有眼鏡大小的它具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包括拍照、視頻通話又或是處理信息等等。和手機不同的是這些功能都集中在眼鏡前方的“一小塊玻璃”里。用眼睛和聲音來所有的事。Google Glass也有了一個全新的技術名詞“AR(增強現實)”。不過很可惜3年之后,谷歌宣布停止了該項目的研發。

谷歌AR眼鏡

時間瞬移到2017年,這是一個移動終端爆發的時代。谷歌有其占有量最大的Android系統,而蘋果公司有著完善的系統生態,兩家可以說是個撐半邊天的巨頭,卻都瞄中了“AR”。

今年谷歌推出了AR core開發平臺并支持在Pixel 2系列和三星S8系列中,而蘋果公司也在今年推出了ARKit 開發平臺可支持iPhone 6s及以上設備使用。它們誕生的初衷,就是讓你口袋中的手機就可以變成AR設備。

AR增強現實

兩款系統實現的AR的方法均通過手機中的傳感器和相機,識別手機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是否在平面,利用手機的光線傳感器感知周圍光線,還可調整到虛擬物體上。盡管兩系統中的AR實現辦法相近,不過基于iPhone X上的原深感鏡頭,AR還能實現在前置攝像頭上。

說了這么多,AR功能離我們有多遠?近日,蘋果舉辦了一場“AR體驗會”,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未來的距離”如此之近。

AR增強現實

這次體驗會中將近有11款產品,有的是在ARKit之后更新的進階功能,還有些是專為AR所開發的游戲,從商用到游戲再到實用小工具,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領域AR都能覆蓋。借著這次體驗會,也給大家介紹幾款比較具有代表性的AR 應用。

  iPhone上畫個線就能知道它的三圍

iDaily(每日環球視野)相信大家不陌生,其實它還有很多分支小應用比如——《尺子與手電》,再加入AR功能之后這款應用的名字變為《我的AR尺子與手電》。

手電功能很好理解,利用閃光燈可暫時用于照明。應用中內置了SOS等多種閃光方式。當然這個應用的重點是在AR尺子上。

AR 尺子

利用ARKit開發平臺,沈一鳴團隊只利用1個月的時間就把原先只能2D平面的尺子功能,“升級”成帶有AR功能的尺子。

只需首次應用識別平面之后,就可以對桌子上的產品進行測量了。據沈一鳴介紹,AR尺子的誤差率在3%左右,5米之內的產品都能測量。當然,如果你想測量樓有多高,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利用AR拍出一個有趣的短片

上面的應用在日常可以幫到你,那么下面三款利用AR可以讓你拍出更有格調的小視頻。這里要介紹的是《小我》和《哈你》以及《Stik AR》AR應用。

《哈你》應用

《哈你》是陌陌公司旗下軟件,其中有內置多款AR貼紙。拍攝過程中,這些AR貼紙不但可以動,通過手機鏡頭不捕捉不同角度畫面,就像是拍攝視頻一樣多角度拍攝,打造自己的一部AR電影。

《Stik AR》應用

《Stik AR》和《哈你》的功能相似,但它不需要平面定位,打開軟件就可以直接拍攝。并且每個AR貼紙都可以根據你當時的距離“固定住”,這樣一個非常具有立體感的場景就打造出來了。

小我應用

和上面兩款軟件相比《小我》的拍攝方法更獨特些。在《小我》里通過相機對人物的面部進行識別,生成另一個“自己”。在應用中,你可以對另個自己進行面部微調,換衣服換發型(當然這些都是要錢的)。最后這個虛擬的自己加入到預設的視頻,利用AR技術呈現在“現實”世界中。

  跑步,有了Keep不再孤單

有些人說健身是孤獨的,如果你要瘦下來首先就要耐得住寂寞,學會一個人跑步,一個人舉鐵。不過在有了《Keep》之后,你會發現有很多人在與“你一起跑”。

Keep AR場景

《Keep》大家并不陌生,這款鍛煉應用近日也加入AR功能。Keep的AR功能是應用在“分享”。

《Keep》中有很多來自跑友分享的慢跑地圖,以前看這些地圖評論時是通過2D畫面在手機上瀏覽,加入AR之后,利用iPhone相機《Keep》會將2D地圖變成一個3D指引。這些指引上面還有很多評論,在跑步休息時瀏覽。以后跑步打開《keep》,就可以發想有這么多跑友在陪著你啦。

  玩游戲家里不夠大?有AR就夠啦!

上面講的是利用AR功能拍攝一些趣味視頻,不過大家對AR的印象可能更集中在游戲上。當然現在iOS上也有很多AR游戲的支持。在這里介紹三款類別的游戲,分別是《悠夢》、《AR 臺球》和《The Machines》。

首先要說的是,這三款應用在硬件上只需iPhone 6s及以上設備就能使用,所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可以玩。

《悠夢》 AR游戲

《悠夢》是一款網易游戲,如果你是一個對解謎非常感興趣的用戶,那么《悠夢》適合你不過了。它的設計理念有點像《紀念碑谷》,利用幾何空間落差進行拼湊解謎。《紀念碑谷》是一款2D游戲,《悠夢》就不同了。

通過手中iOS設備的攝像頭捕捉平面并架構《悠夢》游戲,在解謎游戲時只需將手中iOS設備利用空間落差,上下或是或有挪動拼合就算成功了。

《AR 臺球》名字非常言簡意賅,它是一款互動性游戲,如果需要AR對戰,就需要兩款設備。同樣是利用iOS設備攝像頭的捕捉,生成一個虛擬的桌球臺,雙方就可以很愉快的打桌球啦。

《The Machines》AR游戲

比起剛才說的兩款游戲《The Machines》復雜的多。《The Machines》是一款塔防游戲,不同的是它的基礎是構建在現實的平面中,固定平面之后就會生成游戲地圖。玩家可以通過iOS設備對地圖近距離360度查看,發起進攻以及防守。

這些游戲打破了2D的局限,讓游戲更賦生動性。當然它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和更多人同時分享游戲的樂趣。

以上所說都是面向消費者領域,其實AR的發展不止于此。《小白墻》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小白墻

《小白墻》是一個面對企業級應用,它可以通過AR技術為商戶構建一個虛擬與現實的場景。舉個例子,在購買衣服時拿起手中的iOS設備,可以看到你正挑選的衣服都有哪些更合適的搭配還有買家秀等等,充分發揮了AR的增強現實優勢,為商戶提供更多豐富的內容展示。

  下面是iPhone X獨享的AR應用

不管是游戲也好還是拍攝軟件,他們兼容硬件的范圍還是比較廣的,只需iPhone 6s及以上設備即可。

那么新出的iPhone X沒有一些“特權”嗎?當然有,這要感謝iPhone X原深感鏡頭。這里要說有三款應用,分別是《天天P圖》、《花椒相機》、《花椒直播》。

天天P圖

這三款軟件在自拍方面,利用原深感鏡頭可以對用戶的面部進行識別,通過內置的AR貼紙,為用戶打造一個不一樣的臉。像咱們熟悉的京劇變臉、面具又或是智能化妝都可以實現。

以上就是體驗會的大致應用,在體驗時我也有個疑問,這些應用Android也是否支持呢?絕大部分開發者表示都在進行中,但由于Android的最新系統普及慢,各家廠商均作過系統優化,所以真正和iOS比起來,普及的時間還有差距。

  AR攻勢爆發,蘋果已在弦上

AR普及速度之快,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只要一部口袋大小的手機就能開啟一個虛擬世界的大門。利用AR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之前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當然,隨著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加入到AR開發的陣營,蘋果憑借這生態應用的優勢,本身就已經領先在起跑線上。

蘋果 ARKit

在未來AR爆發的時代,也許蘋果只需發布一款AR硬件,就能順勢成為AR的領先者。這也是蘋果生態的優勢所在。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屈瑞豪

AR 應用 游戲 利用 設備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