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周期之后, 阿里文娛要考慮的是何物金融

網易科技報道 2017-11-16 17:20
分享到:
導讀

阿里發內部信,稱集團將成立eWTP投資工作小組,由俞永福擔任組長。俞永福同時辭去集團大文娛董事長、大文娛及高德總裁,并出任高德董事長。

俞永福

“不會離開”的俞永福確實沒有離開阿里,但他離開了阿里大文娛。

阿里發內部信,稱集團將成立eWTP投資工作小組,由俞永福擔任組長。俞永福同時辭去集團大文娛董事長、大文娛及高德總裁,并出任高德董事長。

而阿里大文娛將實行班委基礎上的輪值總裁制,班委由楊偉東、朱順炎、樊路遠(木華黎)、張宇(語嫣)、常揚(劉墉)、黎直前(宇乾)組成。第一任輪值總裁由楊偉東擔任,向逍遙子匯報。

但對于俞永福辭任阿里大文娛董事長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今年8月,業內就陸續傳出俞永福要離職的消息。在8月2日,樊路遠接替俞永福出任阿里影業CEO后,業內就陸續傳出俞永福要離職的消息。10月13日,樊路遠接替俞永福擔任阿里董事會主席并兼任首席執行官的公告,在當時也為這一傳聞又增加了砝碼。

此次調整,對于成立剛一歲多的阿里大文娛來說,無疑是一次震動。此外,一方面是馬云醉心于電影唱歌,一方面是文娛業務發展不那么盡如人意,這次實行總裁輪值制度,也考驗著阿里大文娛未來的“班長”,未來道阻且長。

富養女兒的大文娛面臨業績壓

“未來,要以“富養女兒”的心態做阿里大文娛。”這是俞永福最后一次以阿里大文娛董事長身份面對媒體時說的話。這時俞永福正在2017年的優酷秋季上,但當時信心滿滿的俞永福絲毫看不出要卸任的跡象。

“對阿里巴巴來講,文娛產業絕不是在玩票,它是我們非常非常嚴肅的一個十年以上的戰略。”俞永福對現場的記者反復的強調大文娛對阿里的重要性。

對于成功整合高德和UC業務的俞永福來說,被馬云給予了很高的希望,但在等待了一年之后,擅長資本和產品的俞永福似乎對文娛并不來電,最直的體現是數據并不好看財報。

回顧往期財報,在數娛業務上,收入雖然有增加,但虧損的增速卻超過了營收的增長。而從最新的阿里Q3季度財報看,阿里電商業務收入為464億元,占總收入84%,而數娛業務收入46.98,同比增長33%,虧損為33.88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為22.47億,虧損擴大的絕對值(11.41億)基本已與營收增長的絕對值(11.9)持平。

具體各個業務板塊上,淘票票2016年凈虧?9.59 億元,優酷依然難超愛奇藝、騰訊視頻,音樂難超QQ,影業上因為電影頻繁的撲街,直接轉型做“基礎設施建設”。“絕不做游戲”的阿里游戲也因起步晚也掉隊。

雖然如此,對于依舊虧錢的淘票票和優酷,俞永福卻多次對外界強調投入無下限。此外,在這之前馬云就高調宣稱11年以內阿里大文娛不求盈利。

反觀騰訊在大文娛方面的成績,網絡文學有剛剛上市的閱文集團,音樂上有眾人熟知的QQ音樂,游戲上與網易兩分天下,貓眼與微影合并后也占據這在線票務的絕大部分市場。在動漫領域,騰訊動漫擁有PC站、騰訊動漫APP等產品,還投資了B站及10家動漫公司。

阿里大文騰訊IEG誰能笑到最后

除了業績外,阿里大文娛布局廣泛面面俱到,也使得整合起來難度加大。

縱觀阿里大文娛的軌跡,繞不開一個關鍵詞——投資、收購。在2014年6月,阿里宣布對UC進行全資收購,7月,阿里將高德地圖并入移動事業群。此外,阿里還通過投資、收購等方式布局內容以及文娛行業。2014年6月,阿里收購文化中國之后成立了阿里影業,2015年3月,收購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合并組建了阿里音樂,2016年1月,九游正式宣布更名為阿里游戲,2016年的4月正式完成,優酷土豆最終成為阿里的全資子公司.........

產業鏈

阿里巴巴的影視娛樂產業鏈(圖片來源于娛樂獨角獸)

組建文化娛樂集團之前,阿里在泛娛樂領域的布局多而且雜,各個業務線各自為戰、缺乏協同,而且戰略方向模糊不清。

“我絕不希望阿里大文娛再做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公司、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公司、傳統意義上的演出公司。”在俞永福看來,阿里大文娛的使命在于讓整個文娛產業升級,而不是和傳統市場搶生意。那樣做無法產生增量,只會加劇競爭,最后導致整個產業空間越來越小。

在俞永福全面接手后,提出了做文娛產業基礎設施的提供方。“文娛在中國是一個看似是很大但實際還很小并且處于分散階段的產業,誰能幫助產業進行升級就能帶來增量。”在今年6月份的上海電影節上,俞永福正式對外宣布:阿里大文娛的定位是做產業基礎設施,完成對用戶、內容和商業三大產業的基礎設施升級。

而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是希望通過搭建平臺,吸引更多、更好的內容到自己的平臺上來獲取流量和用戶,從而弱化了內容創作。

戰略定完后,俞永福又開始“排列戰略陣型”,在9月19日舉行的現場娛樂事業群成立發布會上,俞永福宣布,大文娛形成了3+X的業務矩陣,“3”分別是大優酷事業群、UC事業群和垂直事業群,X包括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文學等獨立縱隊。

對于目前的整合成果,俞永福表示,大文娛到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整個業務的戰略部署,這個戰略部署核心就是將原來平行站的所有業務,變成了有先有后的陣型。

不同于阿里的平臺戰略,騰訊IEG以IP為核心,輻射四大業務:騰訊游戲、騰訊文學(核心閱文集團)、騰訊電影(騰訊影業,企鵝影業,B站,斗魚直播等)、騰訊動漫。這四大業務相互協作,自上而下進行產業的整合。以為IP核心,騰訊把文學、動漫進行孵化,衍生出網綜、電視劇、電影、游戲的IP,同時借助游戲和電影/網劇進行IP的變現,在騰訊視頻和直播短視頻平臺進行分發,實現了從IP生產、孵化、變現的一站式生態。

而在的發展路徑不同,戰略也不同,未來誰優誰略暫不可知,但現階段,閱文集團剛剛上市,qq音樂也隨之傳來要上市的消息,而游戲早已成為騰訊的核心收入業務,但在賺錢這個部分,騰訊IEG已經走到了阿里大文娛的前面。

“第二階段的整合即是業務的加速度,無外乎是專業精深,耐心,按3、5年的步驟往下走。”而完成第一階段整合的阿里大文娛暫時還不要考慮賺錢這回事,如何讓各個業務平穩快速發展使接下來各個輪值總裁需要思考的事情了。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作者:科科

阿里 文娛 俞永福 業務 騰訊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