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突擊檢查ICO企業 投資人薛蠻子稱90%項目不靠譜金融
8月21日晚間,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浦東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疑似虛假宣傳的某全球區塊鏈峰會進行突擊檢查。
8月21日晚間,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浦東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疑似虛假宣傳的某全球區塊鏈峰會進行突擊檢查。這是近段時間火爆的ICO眾籌領域遭遇的第一波公開檢查,但平臺方維優元界宣稱并不存在問題。
當天這一消息在部分交易平臺上引發了相關代幣近200%幅度的震蕩。
維優元界辦峰會被查,涉嫌虛假宣傳
上述公告稱,近日浦東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疑似虛假宣傳的某全球區塊鏈峰會進行突擊檢查。
“經查,現場有35家企業設置展臺推銷科技金融產品,參會人員近2000人。主辦方為上海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參考‘比特幣’技術自行研發了一款數字加密貨幣ETP(熵),并在該公司平臺上進行交易。執法人員責令立即停止會議進程,并約談當事人。目前,該公司相關涉嫌違法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公告表示。
盡管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未披露涉事的企業名稱和涉事主體,但從其披露的照片來看,可以看出“FINWISE 2017 GLOBAL BLOCKCHAIN SUMMIT紛智全球區塊鏈峰會”,與現場多位參與者所拍圖片一致。
針對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微博所指出的情況,維優元界在其微信公眾號回應稱,元界區塊鏈運營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加密代幣ETP(熵)與洗錢、傳銷等非法活動沒有任何聯系,而引發爭議的紛智全球區塊鏈峰會“舉辦過程中,遵循各項規章制度完成了各項審批,包括并不限于公安報備,以及配合現場的工商問詢”。
ETP(熵)為維優元界發行的數字加密代幣,于2017年2月11日在交易所“上市”流通。維優元界運營公司為上海艾固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2016年9月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眾籌1474.8萬元。
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也參加了本次峰會,他在7月31日晚間發布微博稱“大廟會,太熱鬧了”。
監管局人士稱并非針對區塊鏈和ICO
8月22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7月31日接到舉報而進行的突擊檢查。
上述監管局人士稱,此次檢查并非專門針對區塊鏈和ICO。
昨日,維優元界創始人初夏虎向新京報記者表示,7月31日上午11時許,他正在會場臺上參加圓桌會議,進來幾位身著工服的工商人員。由于自己仍在臺上開會,沒有與工商人員交流。“是競爭對手惡意舉報。”他稱,浦東花木工商所因而派出工作人員到活動現場突擊檢查,巡視了現場,聽取情況后返回,約定下午前往花木工商所進一步接受詳細調查。大會照常舉行至圓滿結束。
“大概到現場檢查30分鐘,當時并未對此事定性。”初夏虎說。
一位參加會議的區塊鏈人士表示,7月31日中午大約11點,有人正在臺上演講,突然走進來三四個上海工商系統的人員,身后跟著一群會場工作人員。“工商人員要求演講者暫停,但現場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會議照常進行。”
上述人士稱,工商人員在會場轉了一圈,大約十分鐘后離開。
初夏虎表示,8月21日下午四時許,花木街道工商所的人員打來電話,說論壇宣傳過度,仍需進一步調查。大約6點半,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微發布了“突擊檢查疑似傳銷的某全球區塊鏈峰會”的消息。之后微博被撤下,將“傳銷”修改為“虛假宣傳”。
一則消息讓代幣市場暴跌
在該微博發出后不久,元界代幣熵出現“斷崖式”下跌,但此后有所趨穩。據海楓藤數字資產管理平臺,當天ETP震幅達到了199.25%。截至昨日下午約5時20分,ETP報18.50元左右,較此前40元左右的高點已經跌去一半。
“一條消息就暴跌。”當天有投資者在微博上公開質疑項目的合理性。此外,也有投資者稱這條消息導致了其數萬元的損失。
“你知道在沒有撤下的兩個小時里發生了什么嗎?”初夏虎告訴記者,代幣市場暴跌近15%,維優元界自己的代幣熵幾乎腰斬。在由“傳銷”變更為“虛假宣傳”之后,代幣市場有所回升,但在過去的24小時里整體仍下跌7%,市值揮發數億元。
目前維優元界已經獲得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正在洽談A+輪融資。“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這樣的輿論,預計會影響融資進程”。
此前,有媒體問初夏虎如何挑選一個值得投資的ICO項目時,他曾稱,“其實這個挺難的。因為像我們這樣有經驗的行業人士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些公司的項目。”
ICO的火熱與風險
這次突擊檢查受到市場關注,是因為與目前正火熱的ICO相關。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通過發行加密代幣的方式進行眾籌融資的行為。是區塊鏈公司或自治組織發行初始加密代幣,出售給合格參與者從而間接獲得資金、用于項目開發的一種融資方式。
ICO為什么火爆?神州數字CEO、天使投資人孫江濤認為,邏輯很簡單:一方面,與IPO、VC等傳統融資方式相比,ICO目前不需要經過機構的監管審查,縮短了投融資鏈條,為許多不具備上市資格,沒有銀行貸款資質或者缺少風投資源的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大大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對于投資者來說,它又具有極其可觀的收益率。尤其在當下這樣一個執著于賺錢盈利的功利環境下,幾十倍甚至百倍的收益率讓“一夜暴富”似乎不是夢想,刺激著眾多ICO新晉投資者和投機者的紛紛入局。
今年以來,數字“貨幣”ICO市場火爆,各種借助比特幣技術的“山寨幣”大行其道,風險日益突出。
此前李笑來創立的EOS區塊鏈項目僅用5天時間就在ICO平臺上融了1.85億美元,7月初這一項目市值一度沖到50億美元。然而,投資者并不明白實體產品和募集資金用途。
此后,該項目大跌致使投資者受損,不少投資者稱李笑來為ICO泡沫的制造者。也有人把EOS區塊鏈項目稱之為“50億美元的空氣”。市場也把不靠譜ICO項目發行的山寨幣稱為“空氣幣”。
2017年7月2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將部分ICO項目納入監管體系。新加坡的金融監管機構也表達了對DAO和ICO進行監管的態度。
目前中國的ICO尚處于監管空白階段,但其風險已引發了監管層的注意。近期,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在一個內部會議上表示,凡是“管別人錢的活動”都應納入監管,ICO也應該納入監管。
“90%的ICO項目不靠譜”
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近日接受了新京報記者采訪,“因為沒有監管,目前市場上90%的ICO項目不靠譜,質量魚龍混雜,生拉硬扯,把一個原本沒有融資能力的項目加一個區塊鏈的外衣來圈錢或蒙錢。這很值得警惕。”
薛蠻子稱,他之前接觸過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今年7月在“比特幣首富”李笑來的建議下開始接觸ICO。截至8月20日,他已經投資包括量子鏈、墨鏈等在內的20個ICO項目。
新京報:為什么投資這么多ICO項目?
薛蠻子:看好ICO的邏輯是區塊鏈技術對互聯網和人們生活的影響才剛剛開始,現在就像上世紀90年代后期互聯網剛剛進入人們生活一樣,它是初期的,盡管最初的互聯網用戶體驗非常差,但是,代表著未來。
新京報:看好ICO的邏輯是什么?
薛蠻子:ICO的優勢是去中心化,大家都可以參加,缺點就是由于沒有監管,魚龍混雜。
我選擇的標準,第一個是團隊有經驗的,有理想的,有情懷的,不是短期想賺錢的。
新京報:你在微博說現在市場過熱,項目質量越來越差,投資千萬要謹慎,別一窩蜂似的瞎搶ICO。你如何看待這輪ICO的瘋狂?
薛蠻子:現在每天都有很多個ICO,而且質量魚龍混雜,這是值得警惕的。很快我會聯合一些朋友做一個自律的聲明:我希望每一個從事區塊鏈技術的人應該是嚴肅認真的態度,同時,要在監管來臨之前,自己要注意這件事。一定不是生拉硬扯,把一個原本沒有融資能力的項目加一個區塊鏈的外衣來圈錢或蒙錢。
新京報:這些項目有多少不靠譜?
薛蠻子:90%的項目都不靠譜。現在(很多)亂七八糟的跟ICO沒什么關系的生拉硬扯。
新京報:ICO還是投資風口嗎?
薛蠻子:凡是好的東西,都有泡沫。只不過,很多時候泡沫沒有破,爆了之后,證明你是裸泳。所有的行業都是如此,一有人關注,就是魚龍混雜。我認為政府應該會很快出臺監管政策,使得這個行業規范化。
【來源: 新京報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