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中國市場后,三星、蘋果新旗艦在華勝算又有幾何?通信

爆料匯 2017-09-14 21:29
分享到:
導讀

想必昨天大家已經被iPhone X刷屏了,顯然iPhone 8已經被iPhone X的光環所掩蓋。

想必昨天大家已經被iPhone X刷屏了,顯然iPhone 8已經被iPhone X的光環所掩蓋。

但iPhone的效應并沒有這么快過去,就在蘋果發布三款新iPhone的同一天,三星在中國市場發布了其新一款旗艦手機Galaxy Note 8,國行售價接近950美元(7000人民幣左右),價錢方面也算是和蘋果旗鼓相當。

Analytics不久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今年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總額為121.1億美元。僅蘋果就占83.4%,三星瓜分了12.9%的利潤,兩者相加,拿走了智能手機九成多利潤,而中國手機品牌的利潤均不到2.5%。

顯然,三星、蘋果兩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領先地位無人動搖。去年本應該是三星、蘋果在近兩年來最激烈的旗艦機對決,但最后三星因為電池門不戰而敗。

如今,借著iPhone X和Galaxy Note 8這兩款旗艦機的正面交鋒,三星和蘋果這對絕代雙驕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捉對廝殺。

春蘭秋菊,兩家各有所長

三星與蘋果在智能手機上的爭奪由來已久,三星的優勢在于智能手機的性能突出、屏幕指標占先,以及產業鏈方面的優勢,蘋果則是獨有的iOS系統和絕佳的客戶體驗與品牌口碑。可以說,兩家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的領導者并非空穴來風。

(1)性能

A11畢竟是A11,iPhone因為之前一直不愿意使用大的RAM,導致部分消費者認為蘋果手機不看配置。這絕對是一個誤解,一個手機界最大的誤解。

iPhone手機的硬件配置從iPhone 4s開始一直是整個行業的最高水準,除了RAM,IOS的流暢從來都是以頂級硬件支持為基礎的,相機也是。

三星的相機之所以能夠在S6之后趕超蘋果,除了自身調教因素,更多的就是GPU和ISP性能慢慢追上來了。

當當年的A9已經能夠跟驍龍820和8890相媲美并且還有超越的時候。A11完爆835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況且,A11處理器較上一代A10在兩顆性能核心上快了25%,而四顆效能核心快了70%,并且擁有仿生雙核引擎模塊,專門處理面部圖像識別。

(2)屏幕

在全面屏時代開啟的技術浪潮之下,三星不僅能以領先其他品牌幾代的實力,實現在OLED屏上的技術創新引領,而且還能通過上游供應鏈在技術與供貨量層面,鉗制并卡死對手,完成在市場端對競爭對手的隔空狙擊。

無論是OLED屏幕的質量和量產規模上,三星都占據著智能手機產業鏈的絕對優勢。

雖然iPhone X首次搭載了OLED屏幕,但由于蘋果在OLED供應鏈上的掣肘,iPhone X在出貨的初期便將面臨供貨的不足等難題,在這一方面不得不向三星低頭。

因為三星將為iPhone X解決著OLED屏幕的供應量和生產工藝方面的難題,也是目前為止蘋果在OLED屏幕上的唯一供應商。這就導致了蘋果在量產問題上難免會存在弱勢。

也正是得益于完整垂直產業鏈資源優勢,三星才擁有了引領下一代產品的技術創新潮流的機會與實力,同時這也是三星在不斷超越和保持領先于產業競爭對手的底氣所在。

(3)相機

在蘋果取得了相機的優勢后,Note 8增加了第二個攝像頭。配備后置雙1200萬像素攝像頭,采用廣角+長焦模式,支持2倍光學變焦。

與其他手機相比,Note 8的肖像模式有一個很酷的額外功能。那就是在拍攝之前或之后調整背景的模糊強度。

兩款手機的后置攝像頭都具有OIS光學防抖功能,這將有助于改善低照度拍攝,并保持拍攝視頻的穩定性。

但蘋果的iPhone X增加了一種新模式,可以幫助人們把肖像照拍得更生動、更自然,當你選擇肖像模式,你可以更主動地控制最終的結果。這一點是Note 8的自拍攝像頭不具備的。

并且iPhone X擁有比以往尺寸更大、速度更快的 1200 萬像素感光元件、新的色彩濾鏡、更深層的像素,以及新的支持光學圖像防抖的長焦鏡頭,能通過廣角和長焦鏡頭實現光學變焦。

相比來看,兩家在產品上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并沒有什么絕對差異化的優勢,而對于售價接近的兩款手機,我們不能說是誰完勝誰,蘋果的優勢在于系統,三星的優勢在于產業鏈,兩家的側重點不同。

實際上,如今的蘋果已經是大屏走天下,可大屏正是當年三星挑戰蘋果的產物,蘋果算是從善如流,由此也可發現三星對蘋果如今造成的壓力,兩家互為主要競爭對手,也互相吸收對方長處,從而形成良性互動。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三星相對于幾年前,note 4被吊打的場景,近幾年,終于可以蘋果掰一掰手腕了,這還源自它創新能力的提升給其帶來產業鏈上的優勢,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優勢,也使其有了與蘋果抗衡的底氣。

折戟沉沙,兩家誰能率先突圍中國市場

回望過去,中國市場無論在任何領域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多少年來,各武林的群雄爭霸更是習以為常,但折戟中國市場的科技巨頭也是不占少數。

雖然,本土化向來都為海外巨頭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步戰略大棋,但只有參與到其中時,才會發現其間喜憂參半的滋味,這其中當然包括蘋果和三星在內。

回顧三星手機2017年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雖說在全球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高達22.1%,排名第一, 而S8 和 S8+ 的出貨量為1020萬部和900萬部,市場份額為2.8%和2.5%,是最暢銷的安卓手機。

但是,在中國市場,依舊沒有交一份完美的答卷,三星手機2017年第二季度在中國的市場占有量僅為3.0%,排名第六。

再看蘋果手機在華的市場份額也是跌至第五,顯然,中國市場并沒有給三星和蘋果好果子吃。

針對這一情況,兩家當然也沒有坐以待斃,尤其是三星,在經歷去年爆炸門之后面對中國市場更是謹慎對待。

首先,Galaxy Note8支持雙卡雙待,在當前中國用戶普遍使用多個運營商服務的情況下這是它的一個重要優勢,也體現了三星更能理解中國用戶的需求。

同時,Galaxy Note8支持自家的Samsung Pay,其除了支持NFC支付功能外還擁有獨有的磁性安全傳輸(MST)技術可以更廣泛支持國內的支付場景。

另外,三星已經認識到中國高端市場用戶對服務的需求,針對國行版Galaxy S8,三星推出了包括含6個月優惠換屏服務、電池性能檢測及優化、5折電池更換服務、VIP專屬熱線、綠色通道服務,以及其他第三方優惠等諸多服務等專屬管家服務,而Galaxy Note8在此基礎上可能會對服務進行升級,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的售后服務體驗。

三星由于政治因素以及去年的燃損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消除,而這些所謂的高質量的服務會得到中國高端市場用戶的青睞嗎?這還得用銷量來說話。

反觀蘋果,新的iPhone X明顯忽視了中國的市場情況,蘋果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已經在中國市場有所下滑,此時的蘋果的戰略定位應該是以擴大市場份額為主要目的,讓iPhone X的創新功能普及到更多的普通人當中去,利用用戶的體驗來提升口碑,擴大其品牌影響力,而iPhone X過萬的價格一下子給中國消費者的內心潑了一盆涼水。

中國市場的現實是許多消費者換機頻率越來越低,換機頻率低意味著消費者對于換機成本的考量越來越多。當所有人都期盼著蘋果能用iPhone 8來挽救iPhone在華的頹勢時,蘋果的表現依舊是不盡人意。

雖說自庫克上任以來,推出紅色版iPhone 7、輸入法可更換九宮格這些措施都在暗示著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但在蘋果十周年之際,iPhone X在中國的銷量可能依舊不及國產手機。

因為從從消費者認知度來看,幾乎將全面屏作為標配的國產新旗艦某種程度上與iPhone X處于同一陣營,這無疑是間接拉低了iPhone 8的段位。

而iPhone X的出貨限制與產能限制以及高價位也不利于在iPhone在華的銷量。

今年無論是三星還是蘋果,在旗艦機上的努力與變革確實超過以往,不可否認,但是中國的市場環境也絕非是單純地買賣這么簡單,在供應鏈層面,中國供應鏈商已經崛起,未來國產手機在利潤層面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一方面能推動供應商的未來轉向,同時也給了供應商更大的投資成本來加大創新,從而更好地完成自身的產業升級

所以說,高端智能手機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產品的競爭,功能服務的創新、產業鏈的優化等等都是關乎其戰勝與否的重要因素,國產手機的不斷崛起也給三星、蘋果這樣的國際品牌帶來一定的壓力,在這種趨勢下,三星和蘋果想要在中國市場攀登頂峰,有點難。

來源:爆料匯

蘋果 三星 iPhone 中國 市場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