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多點布局,是主動防御還是新霸權的構建?觀點
寧德時代能否成功實現價值重定義
寧德時代又成立一家新公司!
7月3日,寧德時代在寧德成立時代電服新公司,經營范圍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及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等。這一舉措絕非偶然,而是“寧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精心布局的關鍵一步。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寧德時代積極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憑借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絕對優勢,不斷拓展業務邊界,從電池研發生產到換電設施布局,再到如今強勢涉足整車銷售,其野心昭然若揭。
不過,這種全方位的布局不僅有助于寧德時代更好地整合產業鏈資源,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也撕開了其增長天花板的焦慮與行業龍頭的霸主隱憂。
“寧王”瘋狂擴張
2025年開年,寧德時代以近乎瘋狂的姿態席卷全國,短短半年時間以全資或間接控股的方式,在四川、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個省份成立多家公司。據集邦新能源統計發現,2025年以來寧德時代已在四川、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個省份成立近50家公司,累計注冊資本總額達50.63億元人民幣。
關鍵是,寧德時代的擴張計劃還在繼續,最終成立的公司或不止50家,投入資金也不止50億。這一舉措不僅是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的深化,更彰顯了其從電池供應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的決心。
一方面,寧德時代意圖從單一電池供應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強化對終端市場的滲透與品牌影響力。
寧德時代深耕電池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底蘊。憑借這些技術優勢,寧德時代有能力為用戶提供從電池、充電到能源管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將自身技術價值最大化。其次,終端市場蘊含著巨大潛力。比如:寧德時代布局充電基礎設施,不僅能解決充電難、充電慢用戶痛點,還能借此切入后市場,挖掘更多盈利點。
另一方面,寧德時代可以通過“整車銷售+充電服務”綁定用戶,提升用戶粘性,探索新增長極。
想象一下,用戶購買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整車,隨即被導入其自建的充電網絡,這不僅能增強用戶對品牌的依賴,還能通過收集用戶充電數據,優化能源服務,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寧德時代的瘋狂擴張與轉型,是其在復雜行業環境下的主動求變。那么,寧王的狂奔,能否真正跑通從“電池供應商”到“能源生態主宰”的驚險一躍?靜待時間去驗證。
又一次主動防御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雖前景廣闊,卻深陷產能過剩的困境,行業增速放緩,價格戰烽煙四起,眾多企業在成本與利潤的夾縫中艱難求生。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降價車型達227款,在降價幅度方面,新能源車新車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力度為1.8萬元,降價幅度達9.2%;常規燃油車新車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力度為1.3萬元,降價幅度為6.8%。
價格戰直接影響利潤。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制造業利潤為4623億元,同比下滑8%;汽車制造業利潤率4.3%,相對于整體工業企業利潤率5.4%偏低,到了今年一季度,汽車制造業利潤率進一步下降,僅為3.9%。
在此背景下,寧德時代的激進擴張既是行業龍頭的必然選擇,也是應對技術迭代與價格競爭加劇的主動防御。
一來,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速下降、電池價格暴跌,動力電池技術瓶頸凸顯,寧德時代需通過技術型子公司突破創新天花板。
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 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894.4GWh,同比增長27.2%,雖然保持上升趨勢但增速已然放緩。與此同時,行業產能過剩導致電池價格暴跌。2024年動力電池銷量381.4GWh,同比增長18.8%,平均銷售單價為0.66元/Wh,較2023年下降25.3%。
二來,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二線電池廠商的崛起,以及車企自研電池趨勢,讓寧德時代不得不通過多元化布局鞏固市場份額。
近年來,二線電池廠商憑借靈活機制與地方資本加持,還有低價優勢,瘋狂蠶食中低端市場份額。據了解,2024年中創新航裝機量為39.4GWh、國軒高科裝機量為28.5GWh、億緯鋰能裝機量為20.3GWh。
與此同時,為了供應鏈安全與成本掌控權,車企越來越熱衷于自研自產,進一步瓦解了寧德時代的規模優勢。比如:比亞迪刀片電池構建技術壁壘;特斯拉4680量產進程加速;蔚來、理想重金投入自研電池產線;大眾、奔馳等巨頭通過合資鎖定產能……
三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推進,儲能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而寧德時代迫切需要尋找動力電池之外的業績增長點。
如今,儲能業務已成為推動寧德時代營收增長的重要動力。2024年年報顯示,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儲能電池系統的營收合計占總營收的85.73%,各自占比則分別為69.90%和15.83%,兩大產品的營收較上一年分別下滑11.29%和4.36%。
如此看來,從動力電池的技術角逐,到儲能“藍海”的爭奪,再到業務版圖的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作為行業巨頭,寧德時代不僅要積極“搶灘”,更要嚴防死守,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以生態重構產業價值?
面對快速演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寧德時代未來的挑戰遠不止于維持現有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市場份額,還在于在產業生態重構中重新定義自身價值。
在技術層面,寧德時代的技術領先優勢本質上是動態且可被挑戰的,因此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是其發展的核心根基。
寧德時代在能量密度、快充、安全性、成本控制等方面確實領先,建立了強大的技術壁壘,但技術具有擴散性,競爭對手正加速追趕。比如,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LG新能源、松下,以及眾多新興固態電池企業,通過巨額研發投入、技術引進或差異化路線不斷縮小與寧德時代的差距。
在規模層面,寧德時代市場份額下滑的趨勢已經顯現,其依賴現有客戶關系和規模效應維持市場份額的模式面臨巨大壓力。
眾所周知,全行業大規模擴產導致潛在產能過剩,加劇價格競爭,侵蝕寧德時代的利潤空間和議價能力。此外,出于供應鏈安全、成本控制、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等考慮,幾乎所有主流車企都在積極扶持二供、三供,甚至自建或合資建設電池產能,寧德時代面臨增長壓力。
在此背景下,寧德時代成立時代電服新公司,從單一電池供應商轉型為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試圖重新定義自身價值。
其一,寧德時代通過強化銷售能力,直接切入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市場,有望打破傳統車企主導的銷售格局,為自身電池產品開辟更直接、更廣闊的增長空間。其二,寧德時代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解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中的霸主地位。其三,寧德時代積極探索電池回收利用業務,試圖打通電池從生產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寧德時代能否成功實現價值重定義,直接決定了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行業領導地位。未來,唯有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與產業生態構建上持續發力,方能在澎湃的生態重構浪潮中重塑價值坐標,續寫“寧王”傳奇。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