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入股超級物種的真相在這里……金融
一旦入股超級物種傳言為真,這將是騰訊在零售領域的重要戰略投資:一方面是對標盒馬鮮生布局線下生鮮商超,另一方面則是打造底層技術改造樣本,實驗騰訊的零售解決方案。
12月8日上午,據《財經》爆料:騰訊重金入股永輝超級物種,雙方已經達成交易,預計在兩周內宣布。此消息一出,永輝超市股價瞬間直線拉升,2分鐘后封死漲停板。
針對入股傳聞,騰訊官方很快回應消息稱:“受媒體報道騰訊重金入股超級物種,并已經完成交易的消息影響,永輝超市股價飆升至漲停。”
永輝方面也回應入股傳聞:“目前雙方還處于商業合作商談階段,與超級物種的擴張沒有必然聯系,公司午后實施緊急停牌,停牌前永輝超市股價暴漲10.01%。”
急需一個線下流量入口
對于此次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傳聞,讓品途商業評論聯想到了近期另一個傳聞——“因業務協同不如預期,傳永輝將回購京東占股”。
11月28日,據永輝知情人士透露,鑒于京東和永輝超市近年合作并不是很愉快,永輝有意向要回購京東所占的股份。2015年8月,京東與永輝超市達成戰略合作,著力點在于京東旗下的O2O項目“京東到家”,但隨著永輝超級物種的推出,超級物種走高端路線并自建物流,這與京東到家物美價廉的定位有出入,導致雙方合作不如預期。
傳言尚未證實,就傳來騰訊入股超級物種的消息,那騰訊此舉意欲何為?騰訊入股京東,意在線上電商,但今年新零售起勢,線上線下融合一片叫好,所以騰訊急需一個線下流量入口。那么問題來了,這個線下對象如何選擇?除了與京東沾親帶故外,超級物種也是除盒馬鮮生以外,做得比較好的新零售物種。
永輝超級物種的特色是“高端超市+生鮮餐飲”,500平方米的經營空間內50%為生鮮,銷售業績50%也來自生鮮,員工50%服務于生鮮,使其生鮮利潤得以最大化實現。同時還引進了8個精致美食工坊,豐富商品結構、優化賣場營運管理。
超級物種于今年1月1日由永輝超市子公司永輝云創推出,一經推出便引起很大反響,外界自然而然地將超級物種與阿里系盒馬鮮生放在一起比較。從直觀的店鋪數量上來看,截止到目前,超級物種已經進入6個城市,開出了17家店面,年底將會有6家新店開張;盒馬鮮生目前也已經開出了20家門店。
業內人士表示,騰訊之所以選擇超級物種,除了其直接對標盒馬鮮生外,更離不開其在框架和擴張模式上都已成形。如果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或將加速超級物種的快速擴張,提升其線上化能力,利用互聯網、并借助門店網絡進行擴張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
不同基因,不同結局
反過來看騰訊,它一直沒有電商基因,但也不想掉隊。
入股超級物種傳言一旦為真,則意味著騰訊在零售領域的重要戰略投資。一方面是對標盒馬鮮生布局線下生鮮商超,另一方面則是打造底層技術改造樣本,實驗騰訊的零售解決方案。
首先在生鮮商超方面,如今的生鮮格局越來越明朗化,阿里系的盒馬鮮生、京東系的永輝超級物種、百度系的中糧我買網,騰訊系的每日優鮮幾分天下。生鮮經過了幾輪大戰之后,終于淪為了巨頭之間的新零售入口。從之前的生鮮電商之爭變成了如今的新零售之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生鮮行業是萬億元規模市場,生鮮商超的線下改造空間巨大”。如果騰訊真的入股永輝“超級物種”,那么接下來在新零售的這場戰爭中,生鮮行業勢必再掀起一輪價格戰。
其次,此前不久,騰訊也發布了零售解決方案。11月8日,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在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演講中就推出“智慧零售解決方案”:“騰訊并不是要大舉進軍電商。商家完全不必擔心客戶分流的問題,我們希望的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把平臺能力開放給廣大品牌商、零售商以及商業地產等合作伙伴。”
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有零售領域投資人士指出,或將加速超級物種的擴張和技術改造,在一定區域和規模內可以與盒馬鮮生產生抗衡。但盒馬鮮生模式已經跑通,在11月底阿里入股大潤發的消息傳出后,就有人稱盒馬鮮生的技術將大規模地復制到大潤發的傳統零售中。
盒馬鮮生已經完成了技術對新零售的賦能,而永輝超級物種是否是“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商超”仍飽受爭議,這也讓外界慣性地對騰訊是否具備零售基因有所疑慮。
比阿里晚了一步?
騰訊抓住了“新零售元年的尾巴”,搭上了新零售的列車,而阿里已經發車很久。
如今在新零售的風口下,掌握著流量入口的騰訊必須把“線下價值”這塊肥肉咬到嘴里。
馬云之所以在云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是因為新零售是其自身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的必然需求。阿里本身具備電商基因,騰訊則是娛樂基因,但這并不意味著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就是一次純粹的財務性投資,騰訊超大的流量背后,可以產生無限的價值。
雖然目前雙方交易的具體金額和騰訊的占股比例尚未披露,但永輝超市目前市值846億,這兩方巨頭的聯手,或將改變新零售商超行業的競爭格局。
一直以來,騰訊都在尋求新零售的投資機會,今年10月,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領投方為騰訊,但美團2018年著重發力兩個方向,一個是新零售、還有一個是網約車市場。同時美團旗下的掌魚生鮮發展較為緩慢,目前只在北京開出一家門店,騰訊不得不擴大涉獵范圍。
騰訊雖然沒有電商基因,但騰訊從未放棄過零售賽道。早在2014年,騰訊“2.15億美元+易迅”換取京東15%股份,沒有電商基因的騰訊在電商領域難有起色,選擇占股京東也是一個電商抓手。從拍拍、易迅、京東到口袋購物,無論是自己孵化業務還是投資,騰訊一直在探索電商之路。
此次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的傳言一出,在永輝超市漲停的帶動下,新零售概念股集體暴動,截至發稿,我們看到中百集團漲逾7%,三江購物漲逾5%,新華都、華聯綜超等漲逾4%(實時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三江購物、還是新華都、華聯綜超,都屬于阿里系。馬云作為新零售的發起者,在這一整年的新零售布局上,阿里最具備發言權。
回顧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布局,除了全力支持盒馬鮮生,也不放棄其它實體零售,十分具備戰略眼光。近期,阿里224億港元入股大潤發;5月向易果生鮮收購聯華超市18%的股權,成為聯華超市的第二大股東;還有此前陸續投資的蘇寧、銀泰、百聯、三江購物等傳統零售企業,在傳統的線下零售,阿里已經完成了六、七百億的新零售布局。
對于阿里而言,相比較在線商務,他看到了線下零售在國內的市場更廣闊。騰訊也看到了線下價值,此次入股超級物種,同樣是想自己的線上流量價值連接到線下的零售場景之中。
或者換句話說,雖然BAT瓜分了中國互聯網的線上流量入口,但線下是一個廣闊的市場,而新零售的風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吹上天,如果騰訊還不涉足和布局的話,未來這些優勢都會被阿里搶占先機。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