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掌舵閱文,看騰訊的“意志”互聯網+
導讀
換帥如換刀。
換帥如換刀。
文 | 周天財經
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
換帥如換刀。 4 月 27 日閱文集團宣布管理團隊調整,創始人吳文輝及多位高管榮退,騰訊副總裁程武出任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和執行董事。資本市場給出積極回應,閱文集團股價在 28 日盤中漲超 18%,最終報收 36.55 港幣,上漲 14.4%。
吳文輝在內部信中不無感慨地寫道,今年是閱文成立的 5 周年,也是起點中文網的 18 周年,「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終于成年了,既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也要適時地往后退一步,學會放手,讓孩子開啟新的人生歷程」。 新團隊的加入,無疑意味著閱文所擁有的 IP、用戶都將與騰訊生態加速融合。考慮到目前已經有不少文章從閱文角度出發分析網文賽道的未來格局,我們不妨轉換一下思路,以閱文為一個小的切入口,管窺騰訊是如何通過投資布局一步一步地在新文創領域建立統治地位。
01 并購收編是「常規操作」
相對于在其他領域的佛系式小比例參股,騰訊在其核心業務領域的投資可以稱得上是寸土必爭,牢牢主控局面。
無論是斥巨資收購拳頭、Supercell 等核心游戲廠商,還是操刀閱文,抑或是大手筆并入酷狗酷我、成立騰訊音樂集團并單獨上市,皆是如此。
事實上,在消費互聯網的廣闊領域內,不同內容形式之間有著高度的共通性,IP 之間可以打通,以此拉長 IP 的生命周期并拓寬 IP 的表現形式,迪士尼就是這樣的典型。
騰訊在多起并購中保留、尊重內容團隊的獨立性,但是,能將 IP 生態和產業鏈打通,才是對內容價值最大化的最好方式,也是騰訊之所以堅持并能夠實現主控的本質。
例如,2016 年騰訊出資 86 億美元收購芬蘭游戲開發商 Supercell 之后,仍然是初始團隊在繼續主持工作。
但這不意味著,騰訊完全沒有給 Supercell 帶來新的變化。
Supercell CEO 埃卡·潘納寧曾向媒體表示,在 Supercell 成立早期他一直認為公司應當保持單個工作室的結構,以便讓運作更加簡單。但在騰訊的支持之下,以及對中國游戲市場有了更加深入了解后,埃卡改變了想法,「我們發現中國那些最好的開發者經常能創造出各種注重社交的游戲玩法,并在每個月都給他們的玩家帶來各種高質量的內容,這里面一定有許多我們能夠從中學習的地方。」
2018 年 Supercell 在上海設立了全球第二家工作室,而騰訊也在 2019 年完成了 Supercell 的財報并表。
在騰訊廣泛的生態領域,信任充當著雙方的黏合劑。Supercell 的案例也與騰訊和閱文的關系高度相似。2015 年 3 月,騰訊推動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并,閱文集團由此誕生,通過這次合并,「騰訊系」的網絡文學市場份額也隨之超過半壁江山。
實際上,在針對盛大文學的收購中,百度也曾參與競逐,但最終還是被志在必得的「企鵝」拿下,將網絡文學市場格局從三足鼎立變為了一家獨大,為閱文后面幾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閱文集團在 2017 年登陸港交所,上市近三年來,閱文在經營狀況上穩步上升,2017 年至 2019 年的營收分別為 40.9 億、50.4 億、83.5 億元人民幣,年內盈利分別為 5.6 億、9.1 億、11.1 億元。
在騰訊投資的官方網站首頁,文娛傳媒位列第一屏,而閱文又赫然位列其中的第二位,從這個微妙的細節,就足以見其在騰訊心目中的位置。
最直接地,正是由于收編了張小龍的 Foxmail 團隊,才有了后面移互時代微信的脫穎而出。
又比如說,和騰訊有些類似的,同為社交領域巨頭的 Facebook,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多筆重要投資并購。其中比較著名的如 2012 年對 Instagram 的收購、以及 2014 年收購 WhatsApp。
Facebook 為后者開出了 190 億美元的天價,甚至占到了當時 Facebook 總市值的 10%,在當時引發了鋪天蓋地的爭論,大部分人認為 Facebook 顯然是買貴了,不過后來的結果證明了扎克伯格的果斷——WhatsApp 全球總用戶數突破 20 億,是 Facebook 收購時的 4 倍還多。
這一增長成績并非自然發生,在收購時 WhatsApp 營收模式是向每位用戶收取 1 美元的年訂閱費,而在收購之后 Facebook 取消了這筆費用,將服務向所有人免費開放,這才有了后面 WhatsApp 的持續增長。
實際上,企業發展到不同節點,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曾經的「鞋王」百麗在經營陷入困境后,投資方高瓴牽頭完成私有化并介入管理,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就通過引入數字化對傳統零售企業進行徹底改造,依靠大數據提升供應鏈流轉效率,2019 年,百麗拆分旗下滔搏國際成功完成二次上市,市值也超過了高瓴私有化時的數額。
目前互聯網用戶習慣快速變化,市場上新的選手日益增多,一些短期的燒錢行為又加劇了市場的競爭,這種外部環境變化就對團隊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保存吳文輝心血的最好方式其實就是適時退后一步,跳出過去的經驗舒適區,勇敢引入新鮮血液和思路,用迭代化的思路沖擊升級,為閱文和騰訊實現戰略雙贏。
02 整合 IP 策源地,「新文創」或將加速推進
高管團隊的傳棒交接,最直接地,顯示出騰訊將加速推進「新文創」的戰略。
騰訊首席戰略官、閱文集團董事會主席 James Mitchell 表示,「期待新管理層能激發閱文平臺的活力,推動閱文更緊密接入騰訊新文創大生態,在影視、動漫、游戲等內容業務更深度聯動」。
由程武接任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則是「新文創」將加速落地的另一個可靠依據。
程武自 2009 年加盟騰訊,現任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并負責集團的市場與公關部以及騰訊 IEG 的市場平臺部,據 36Kr報道,程武目前「已經總攬了騰訊體系內文學、動漫、影業以及游戲的市場推廣業務... 可以稱之為騰訊的 IP 業務艦隊」。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 程武
2013 年程武一手創辦騰訊文學,在他的邀請下,程武與吳文輝分別擔任騰訊文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2015 年閱文集團成立后,程武也曾擔任董事,并推動閱文與騰訊在各個層面上進行深入合作,比如 2019 年的大熱網劇《慶余年》,就來自于閱文和騰訊影業的「書影聯動」。吳文輝還在內部信中透露了一個有趣的細節,「據我所知,Edward(注:程武)自己就是一個書迷,大概十余年前就已經在追《慶余年》了。」
實際上,早在 2011 年,程武就提出了「泛娛樂」戰略,并在 2018 年 4 月升級為「新文創」,換言之程武本人就是新文創的提出者和規劃師。按照程武的規劃,「新文創」指的是新時代下,以 IP 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
是的,IP 是絕對的核心。
而文學內容,正是最主要的 IP 策動來源。原因顯而易見,和漫畫與動畫相比,文字內容的生產成本是最低的,同時能夠觸達的受眾也是最廣泛的——一個勤奮的網文寫手可以做到日更大幾千字,同樣的內容密度,放在漫畫和動畫領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從實際感受上看也的確如此,無論是《慶余年》、還是《從前有座靈劍山》等,閱文作為內容源頭,已經成功制造了多個極高知名度的 IP,并通過影視、動畫、游戲等多種方式深度開發、傳播、變現。
閱文年報顯示,閱文集團目前擁有 810 萬名創作者以及 1220 萬部作品儲備,觸達數億用戶,無論從存量 IP 價值還是未來新 IP 的制造潛力上看,閱文都是中國最大的 IP 策源地。
特別是在閱文與新麗完成整合后,閱文對 IP 影視化的探索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運營思路,與騰訊的新文創戰略能夠產生更加緊密地協同共振。
閱文上市后,資本市場對其有新預期,在一位滬上券商 TMT 首席分析師看來,閱文是騰訊系頗為優質一塊資產,在內容儲備、市場規模、用戶紅利上均保持優勢,穩健有余卻匱乏創新模式,期待新契機促進閱文能夠實現升級式發展。
可以說,閱文在騰訊的新文創戰略構想中的地位,不亞于引擎之于汽車、心臟之于機體。這也反過來解釋了,為什么騰訊一定會對閱文進行高效整合、打通「奇經八脈」。
03 未來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程武在接任后表示,閱文未來將在三個方面進行升級:
首先是內強核心,實現 IP 培育能力升級,夯實自身基礎并加速跨業態開發,推動 IP 更快成長;
其次是健壯平臺,實現連接能力升級,通過整合閱文旗下多個產品平臺與騰訊豐富的產品平臺和流量優勢,幫助創作者與用戶建立更強的連接紐帶;
最后是外展空間,在保持、鞏固既有付費閱讀模式的基礎上,通過業務模式升級,在擁抱新技術和產業互聯網層面打開更多元的價值空間。
關于接下來的前景,我有一些不一定貼切的聯想。
縱觀商業社會的規律,以當前市場上炙手可熱乃至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的 Lululemon 品牌為例,起初,瑜伽市場很小,但如今卻成為現象級的一股潮流,他們做對了什么呢?組織線下活動,組建社群,加強用戶之間的紐帶,幫用戶找瑜伽教室,提供免費課程,傳播瑜伽文化,提供贊助,協助培訓瑜伽訓練等等。
這些行為意在把整個瑜伽市場的蛋糕做大。這與通過售賣瑜伽服變現的商業模式并不矛盾,但相對于為單一物品付費,Lululemon 提供了多樣的產品體驗,這是一次用戶體驗思維在傳統行業的勝利。
對于閱文來說,更加緊密地融入騰訊大生態中,后續的化學反應,同樣如此,網文只是皮相,但閱文更加本質的骨相是位居上游的 IP 開發和運營,免費不一定必然從內容生產端把蛋糕持續做大,但是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更好的用戶體驗,顯然能夠加深內容創作者和消費者的連接,多元的內容呈現形式,顯然也能夠拓寬閱文的外延,這才是我們看好此次變局的一個緣由所在。
比如,不妨暢想一下,彈幕這種交互體驗是否可以引入閱文的產品中去,又例如幫助網文作者用直播形式進行個人品牌的建設等等,來自于騰訊的社交基因的注入,是接下來二者化學反應的一大看點。
又比如說最近宣布要發力長音頻的 TME,已經將閱文作為其戰略合作伙伴,加速整合后的閱文可以為其提供大量文學作品,以便進行有聲化改變,在聽覺空間進一步放大 IP 價值。
無論對騰訊還是閱文來說,未來都將是雙贏。
- END -

換帥如換刀。 4 月 27 日閱文集團宣布管理團隊調整,創始人吳文輝及多位高管榮退,騰訊副總裁程武出任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和執行董事。資本市場給出積極回應,閱文集團股價在 28 日盤中漲超 18%,最終報收 36.55 港幣,上漲 14.4%。
吳文輝在內部信中不無感慨地寫道,今年是閱文成立的 5 周年,也是起點中文網的 18 周年,「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終于成年了,既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也要適時地往后退一步,學會放手,讓孩子開啟新的人生歷程」。 新團隊的加入,無疑意味著閱文所擁有的 IP、用戶都將與騰訊生態加速融合。考慮到目前已經有不少文章從閱文角度出發分析網文賽道的未來格局,我們不妨轉換一下思路,以閱文為一個小的切入口,管窺騰訊是如何通過投資布局一步一步地在新文創領域建立統治地位。


相對于在其他領域的佛系式小比例參股,騰訊在其核心業務領域的投資可以稱得上是寸土必爭,牢牢主控局面。
無論是斥巨資收購拳頭、Supercell 等核心游戲廠商,還是操刀閱文,抑或是大手筆并入酷狗酷我、成立騰訊音樂集團并單獨上市,皆是如此。
事實上,在消費互聯網的廣闊領域內,不同內容形式之間有著高度的共通性,IP 之間可以打通,以此拉長 IP 的生命周期并拓寬 IP 的表現形式,迪士尼就是這樣的典型。
騰訊在多起并購中保留、尊重內容團隊的獨立性,但是,能將 IP 生態和產業鏈打通,才是對內容價值最大化的最好方式,也是騰訊之所以堅持并能夠實現主控的本質。
例如,2016 年騰訊出資 86 億美元收購芬蘭游戲開發商 Supercell 之后,仍然是初始團隊在繼續主持工作。
但這不意味著,騰訊完全沒有給 Supercell 帶來新的變化。

Supercell CEO 埃卡·潘納寧曾向媒體表示,在 Supercell 成立早期他一直認為公司應當保持單個工作室的結構,以便讓運作更加簡單。但在騰訊的支持之下,以及對中國游戲市場有了更加深入了解后,埃卡改變了想法,「我們發現中國那些最好的開發者經常能創造出各種注重社交的游戲玩法,并在每個月都給他們的玩家帶來各種高質量的內容,這里面一定有許多我們能夠從中學習的地方。」
2018 年 Supercell 在上海設立了全球第二家工作室,而騰訊也在 2019 年完成了 Supercell 的財報并表。
在騰訊廣泛的生態領域,信任充當著雙方的黏合劑。Supercell 的案例也與騰訊和閱文的關系高度相似。2015 年 3 月,騰訊推動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并,閱文集團由此誕生,通過這次合并,「騰訊系」的網絡文學市場份額也隨之超過半壁江山。
實際上,在針對盛大文學的收購中,百度也曾參與競逐,但最終還是被志在必得的「企鵝」拿下,將網絡文學市場格局從三足鼎立變為了一家獨大,為閱文后面幾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閱文集團在 2017 年登陸港交所,上市近三年來,閱文在經營狀況上穩步上升,2017 年至 2019 年的營收分別為 40.9 億、50.4 億、83.5 億元人民幣,年內盈利分別為 5.6 億、9.1 億、11.1 億元。
在騰訊投資的官方網站首頁,文娛傳媒位列第一屏,而閱文又赫然位列其中的第二位,從這個微妙的細節,就足以見其在騰訊心目中的位置。

又比如說,和騰訊有些類似的,同為社交領域巨頭的 Facebook,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多筆重要投資并購。其中比較著名的如 2012 年對 Instagram 的收購、以及 2014 年收購 WhatsApp。
Facebook 為后者開出了 190 億美元的天價,甚至占到了當時 Facebook 總市值的 10%,在當時引發了鋪天蓋地的爭論,大部分人認為 Facebook 顯然是買貴了,不過后來的結果證明了扎克伯格的果斷——WhatsApp 全球總用戶數突破 20 億,是 Facebook 收購時的 4 倍還多。
這一增長成績并非自然發生,在收購時 WhatsApp 營收模式是向每位用戶收取 1 美元的年訂閱費,而在收購之后 Facebook 取消了這筆費用,將服務向所有人免費開放,這才有了后面 WhatsApp 的持續增長。
實際上,企業發展到不同節點,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曾經的「鞋王」百麗在經營陷入困境后,投資方高瓴牽頭完成私有化并介入管理,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就通過引入數字化對傳統零售企業進行徹底改造,依靠大數據提升供應鏈流轉效率,2019 年,百麗拆分旗下滔搏國際成功完成二次上市,市值也超過了高瓴私有化時的數額。
目前互聯網用戶習慣快速變化,市場上新的選手日益增多,一些短期的燒錢行為又加劇了市場的競爭,這種外部環境變化就對團隊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保存吳文輝心血的最好方式其實就是適時退后一步,跳出過去的經驗舒適區,勇敢引入新鮮血液和思路,用迭代化的思路沖擊升級,為閱文和騰訊實現戰略雙贏。

高管團隊的傳棒交接,最直接地,顯示出騰訊將加速推進「新文創」的戰略。
騰訊首席戰略官、閱文集團董事會主席 James Mitchell 表示,「期待新管理層能激發閱文平臺的活力,推動閱文更緊密接入騰訊新文創大生態,在影視、動漫、游戲等內容業務更深度聯動」。
由程武接任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則是「新文創」將加速落地的另一個可靠依據。
程武自 2009 年加盟騰訊,現任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并負責集團的市場與公關部以及騰訊 IEG 的市場平臺部,據 36Kr報道,程武目前「已經總攬了騰訊體系內文學、動漫、影業以及游戲的市場推廣業務... 可以稱之為騰訊的 IP 業務艦隊」。

2013 年程武一手創辦騰訊文學,在他的邀請下,程武與吳文輝分別擔任騰訊文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2015 年閱文集團成立后,程武也曾擔任董事,并推動閱文與騰訊在各個層面上進行深入合作,比如 2019 年的大熱網劇《慶余年》,就來自于閱文和騰訊影業的「書影聯動」。吳文輝還在內部信中透露了一個有趣的細節,「據我所知,Edward(注:程武)自己就是一個書迷,大概十余年前就已經在追《慶余年》了。」
實際上,早在 2011 年,程武就提出了「泛娛樂」戰略,并在 2018 年 4 月升級為「新文創」,換言之程武本人就是新文創的提出者和規劃師。按照程武的規劃,「新文創」指的是新時代下,以 IP 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
是的,IP 是絕對的核心。
而文學內容,正是最主要的 IP 策動來源。原因顯而易見,和漫畫與動畫相比,文字內容的生產成本是最低的,同時能夠觸達的受眾也是最廣泛的——一個勤奮的網文寫手可以做到日更大幾千字,同樣的內容密度,放在漫畫和動畫領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從實際感受上看也的確如此,無論是《慶余年》、還是《從前有座靈劍山》等,閱文作為內容源頭,已經成功制造了多個極高知名度的 IP,并通過影視、動畫、游戲等多種方式深度開發、傳播、變現。

閱文年報顯示,閱文集團目前擁有 810 萬名創作者以及 1220 萬部作品儲備,觸達數億用戶,無論從存量 IP 價值還是未來新 IP 的制造潛力上看,閱文都是中國最大的 IP 策源地。
特別是在閱文與新麗完成整合后,閱文對 IP 影視化的探索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運營思路,與騰訊的新文創戰略能夠產生更加緊密地協同共振。
閱文上市后,資本市場對其有新預期,在一位滬上券商 TMT 首席分析師看來,閱文是騰訊系頗為優質一塊資產,在內容儲備、市場規模、用戶紅利上均保持優勢,穩健有余卻匱乏創新模式,期待新契機促進閱文能夠實現升級式發展。
可以說,閱文在騰訊的新文創戰略構想中的地位,不亞于引擎之于汽車、心臟之于機體。這也反過來解釋了,為什么騰訊一定會對閱文進行高效整合、打通「奇經八脈」。

程武在接任后表示,閱文未來將在三個方面進行升級:
首先是內強核心,實現 IP 培育能力升級,夯實自身基礎并加速跨業態開發,推動 IP 更快成長;

其次是健壯平臺,實現連接能力升級,通過整合閱文旗下多個產品平臺與騰訊豐富的產品平臺和流量優勢,幫助創作者與用戶建立更強的連接紐帶;
最后是外展空間,在保持、鞏固既有付費閱讀模式的基礎上,通過業務模式升級,在擁抱新技術和產業互聯網層面打開更多元的價值空間。
關于接下來的前景,我有一些不一定貼切的聯想。
縱觀商業社會的規律,以當前市場上炙手可熱乃至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的 Lululemon 品牌為例,起初,瑜伽市場很小,但如今卻成為現象級的一股潮流,他們做對了什么呢?組織線下活動,組建社群,加強用戶之間的紐帶,幫用戶找瑜伽教室,提供免費課程,傳播瑜伽文化,提供贊助,協助培訓瑜伽訓練等等。
這些行為意在把整個瑜伽市場的蛋糕做大。這與通過售賣瑜伽服變現的商業模式并不矛盾,但相對于為單一物品付費,Lululemon 提供了多樣的產品體驗,這是一次用戶體驗思維在傳統行業的勝利。
對于閱文來說,更加緊密地融入騰訊大生態中,后續的化學反應,同樣如此,網文只是皮相,但閱文更加本質的骨相是位居上游的 IP 開發和運營,免費不一定必然從內容生產端把蛋糕持續做大,但是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更好的用戶體驗,顯然能夠加深內容創作者和消費者的連接,多元的內容呈現形式,顯然也能夠拓寬閱文的外延,這才是我們看好此次變局的一個緣由所在。
比如,不妨暢想一下,彈幕這種交互體驗是否可以引入閱文的產品中去,又例如幫助網文作者用直播形式進行個人品牌的建設等等,來自于騰訊的社交基因的注入,是接下來二者化學反應的一大看點。
又比如說最近宣布要發力長音頻的 TME,已經將閱文作為其戰略合作伙伴,加速整合后的閱文可以為其提供大量文學作品,以便進行有聲化改變,在聽覺空間進一步放大 IP 價值。
無論對騰訊還是閱文來說,未來都將是雙贏。
- END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