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能否借滴滴之東風把二手車電商吹到風口?金融
說到底,二手車市場欠缺的就是一場實實在在的風口,如果機會來臨,資本潮涌、直面競爭之后,競爭者之間的較量才會高低立現。
趁著“雙十一”的熱度,或許就是借鑒了電商造節的習慣,人人車和滴滴也聯合打造了一個車主節。這一場聲勢浩大的活動在人人車官網首頁和滴滴司機端核心資源位上線,覆蓋人人車主站全部用戶及滴滴出行2100多萬車主用戶。
種種跡象表明,在滴滴投資人人車近兩月之后,勢能已經開始逐步釋放。正如李健所說,“與滴滴的戰略合作,將使人人車在二手車市場的未來競爭中握有巨大的資源優勢”,而滴滴這2100多萬車主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滴滴打入二手車市場的想象顯然不僅僅如此,作為最接近該領域的一個新晉互聯網巨頭,它給人人車帶來的變量也極有可能是整個行業的一個刺激點,畢竟依然停留在廣告戰層面的三大平臺,急需走出一條差異化路線。
如此說來,這或許也是對人人車最為利好的一個機遇。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二手車市場似乎也真的要迎來春天。
騰訊入股京東的戰略效應,能否在滴滴身上重演?
長期以來,二手車的發展前景其實毋庸置疑。有相關預測顯示,2020年二手車市場的交易總規模有望突破兩千萬,屆時國內汽車市場將從以「新增需求」為主轉化為以「置換需求」為主,新車與二手車市場的比例關系達到1:1。如果如預測所言,那在未來兩三年間,二手車平臺所等待的爆發式風口很有可能會如期而至,這也是為什么滴滴較早入局的一部分原因。
當然,滴滴切入二手車市場的初衷不難推測,不過反過來想,事實上不只是滴滴需要二手車來補充閉環產業鏈,當前的二手車市場同樣需要滴滴,而且某種程度上只有滴滴最合適。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則,作為近兩三年來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最為成功的典型,滴滴所具有的戰略思維可能更適合二手車電商。因為像人人車、優信和瓜子這樣的電商平臺,歸根結底就是要革除傳統二手車市場的弊病,唯有如此,才可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飛躍。而滴滴當年所做的,就是用互聯網思維改變出行行業的現狀,雖說隔行如隔山,但不能否定滴滴介入二手車市場的變革潛力。
二則,無論是在老巨頭還是在新巨頭中,滴滴在出行領域的先天條件,決定了它更適合插手二手車市場。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車源和用戶出行數據,前者每年的換車需求,無疑給二手車帶來不小的貢獻,而后者更是切關客戶獲取的核心要點。
總而言之,滴滴的入局就像是一個刺激因素,隨著幫持力度加深,很有可能擾亂目前的二手車市場,這于整個行業來講也許是件好事。而具體到人人車上,滴滴的作用更為重要,這難免不令人聯想到當初騰訊投資京東的“神來之筆”,如此想來,相同的效用未必不能發生在人人車身上。
2014年騰訊入股京東,可以算是一件真正實現雙贏的戰略,而京東之所以能夠在移動端站穩第一梯隊的腳跟,背后不得不歸功于騰訊提供的流量入口。同樣地,滴滴4億多出行用戶和超過2100萬司機的流量,對于鏖戰已久的人人車來說,是瓜子等同行所沒有的戰略性資源。
不過,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與京東等電商平臺不同,購買二手車是重決策型的低頻消費,滴滴雖然能夠最大程度地給人人車線上導流,但根本上還是取決于平臺服務的體驗。在這點上,人人車又有哪些優勢可言?而滴滴又能否助長優勢發揮呢?
觸及二手車的頑疾,人人車能否建立護城河?
近兩個月,滴滴投資人人車的直接效果已經顯露。據獨立第三方二手車估值平臺公平價,發布2017年10月全國二手車市場行情報告顯示,全網36家主流電商平臺中,人人車車源輛10月占比全網總量增長迅速,環比9月占比量翻倍增長。
另外,有媒體用技術手段對瓜子和人人車的上架車源量做了一番分析和對比,選取10月1日至10月21日這三周的新增車源情況作為分析周期。據調查了解,10月第二周,人人車和瓜子的新增車源量相比第一周都得到了不小幅度的提升,分別為110%和93%;而到了10月第三周,在第二周的小高峰的基礎上,人人車仍然保持了12%的增速,瓜子卻下跌了8%。
由此可見,相比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滴滴從另一個跑道切入爭奪客戶的競賽,效果斐然,這有可能補足人人車去年廣告戰式微所造成的空缺。
不過線上引流畢竟只是獲客的第一步,像購車這樣的低頻交易更注重的是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這就牽扯到二手車電商平臺的兩個關鍵性問題,一是規范化,二是效率。尤其是前者,所針對就是二手車市場關鍵數據造假、售后服務缺失等亂象,這是整個行業的痛點。
先說規范化維度,人人車本身就是幾家二手車電商中提及“口碑”最多的公司,就在11月14日,人人車剛剛宣布對自己的售后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推出“用戶關愛2.0版”,上線了“九大客服平臺”,從服務體系、服務渠道、服務品質等與用戶服務體驗息息相關的各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這在二手車電商行業當屬首家。
而講到效率,在三大平臺中,人人車一直較為看重這點,李健曾公開嚴明:不以效率提升為前提的規?;际撬A髅ァ?016年9月在人人車宣布 D 輪融資時,曾有媒體分析,人人車在二手車電商交易的20多個業務節點上,都要求團隊有高出同行的轉化率,并且最終實現了每一個節點上業務運營效率比競品能高出10%,總體領先行業2-3倍的業務運行效率。也許正是基于這種理念,在人人車9月底推出的“二手車直賣節”里,打出了“三天包賣”的口號。
不得不說,就目前的二手車行業來講,人人車的市場策略具有一定風險,但是如果能將這種服務態度,通過未來重點發力的投放廣告得以展現,那短時間內人人車的市場反響估計會大為提升。
二手車電商格局短期難定,開拓傳統市場才是重中之重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12月,包括優信、瓜子及人人車在內的所有主流二手車電商,共上傳車源16.4萬臺,9.76%車輛完成交易,僅占當月二手車總交易量的1.49%。由此可以看出,二手車交易大頭還是由線下二手車商掌控,電商平臺想拿下10%市場份額的小目標,短期內相當困難。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當前二手車電商的排位賽非但沒有穩固性可言,甚至連各自渲染的業績,在如此之小的市場份額下,都沒有太多的意義,自然也不會對未來格局演變形成較大的參考價值。這同時意味著,二手車電商依舊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短期內很難形成一個穩定的格局,而想要獲得更多機會,除了互相競爭,也需要積極開拓現有的市場份額。
不過滴滴的入局,將會大大縮短二手車格局未定的事件。但最終決定格局的,還是電商平臺如何提高二手車交易的市場份額。
簡單來說,不論是人人車還是瓜子優信,打敗對方其實也無法左右現有的市場格局。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撬動傳統二手車市場的能力。
以這個角度出發,再去看外界對二手車行業現有的格局定論,就不免有些片面。一方面,經由廣告營銷建立的行業優勢很容易被打破或是復制,如果未來一年的競爭重點還是廣告的話,人人車融資后投入10億,以其營銷手段來看,未必不能追回一局。而對于開拓市場這種重中之重,顯然有巨頭支持和單打獨斗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另一方面,人人車、優信、瓜子最終要面對的共同難題其實是如何撬動傳統二手車市場。而現在來看,滴滴的加入或許能成為一把劍,作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所匯聚的超4億出行用戶和2100多萬車主,不僅能夠打破二手車在線交易的流量荒,也能直接帶來龐大的線下市場交易需求。
滴滴的加入,某種程度上帶來了一定的想象空間,不過現在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最終走向如何,最終還是要看具體的合作情況和市場環境的變換。
說到底,二手車市場欠缺的就是一場實實在在的風口,如果機會來臨,資本潮涌、直面競爭之后,競爭者之間的較量才會高低立現。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的加入如果只是一個開始的話,那這可能將是二手車風口將起之時。
來源|歪思妙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