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暴跌創2018年新低,內憂外患造成未來預期仍不看好區塊鏈

幣圈實操指南 2018-08-14 22:46
分享到:
導讀

目前不少區塊鏈項目在基石輪、私募階段都不樂意接受ETH,持有ETH的人投不出去,也只能選擇拋售手中的ETH。

從8月13日晚開始,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本輪熊市以來至暗時刻。市值前百數字貨幣僅7只逆勢微弱上漲,整體深跌8.89%。BTC市值占比連續攀升,從昨日的51.04%現升至53.23%。其他主流數字貨幣幾乎無一幸免。ETH 24 小時跌幅更是達到了 17.59%,這是今年 3 月份以來 ETH 的最大跌幅。截至發稿前,ETH 報價為 266.17 美元,這也是自去年 11 月以來,ETH 首次跌破 300 美元。

去年,ETH 價格一路飆升,項目借ETH發幣成為了幣價上漲的催化劑之一。不少初創公司在以太坊上搭建項目并且發行 ICO,其想通過發行出售其數字代幣來交換 ETH。購買 ETH 以參加項目 ICO 的投資者無形中推高了 ETH 的價格,這個最初價格不到10美元的加密貨幣一路上漲了100多倍,市值占到加密貨幣市場總量的32%,而當時比特幣在加密貨幣總市值中的占比為39%。當時很多業內人士推測,以太坊最終會超越比特幣成為最有價值的加密貨幣。

受熊市影響ICO項目套現離場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有觀點認為,ETH 的暴跌與衰落也與“借 ETH 發幣”緊密相關。加密貨幣量化對沖基金BlommWater Capital的比斯瓦·達斯(Biswa Das)透露,一些初始代幣發行項目由于擔心被今年加密貨幣市場的熊市表現所拖累,紛紛開始套現離場。“這些初創公司此前通過初始代幣發行募集了大量資金,但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管理或現金管理經驗,所以他們賣的有些過早過急,也給市場帶來了很大壓力。去年加密貨幣市場整體情況不錯,但現在卻非常脆弱,也導致了很大壓力?!?/p>

根據加密貨幣研究網站Santiment統計的以太坊項目,在過去的三十天時間里,超過11萬以太坊已經被套現。而初始代幣發行項目的套現,直接加劇了市場普遍看跌的情緒,目前,加密貨幣總市值已經從今年一月份的8000多億美元下降至2000億美元。

監管約束正在加強

監管機構即將出拳打擊 ICO,沒有了 ICO,ETH 的市場需求蕩然無存,會引發市場反思。盡管 SEC 近期宣布 ETH 不是證券,但以太坊生態中的多數 ICO 可不是這樣。我們不是很清楚監管力度有多大,但毫無疑問會判定 ICO 這種去中心化的融資模式屬于非法,這也會嚴重影響到同樣作為融資平臺的其它競爭者和他們的 ICO。如果 ICO 被認定為非法,將觸發市場中強大的 ETH 拋售狂潮。(微信公眾號:幣圈實操指南)

融資平臺競爭者層出不窮

隨著生態不斷發展壯大,我們認為每個區塊鏈網絡對終端用戶的彼此依附關系就越來越淡,無論對消費者或開發者都是如此。用戶可以通過 Web 3.0 界面進行鏈間互動,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接入任何需要用代幣的網絡。用戶不在乎用的是以太坊、EOS還是小蟻,只要用自己最愛的應用、最好用戶體驗的平臺即可。

而太坊平臺已經無法承受龐大的交易量壓力,也無法給大眾市場應用程序提供有效的支持。到目前為止,雖然初始代幣發行項目募集到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但不少項目甚至連一個產品原型都沒有,也引發了人們對欺詐和安全問題的關注。

隨著以太坊交易成本的進一步攀升,開發者可能越來越多選擇遠離以太坊。更低價的替代平臺可能會張開臂膀接納這些開發者。

價值存儲市場更青睞BTC

今日的加密貨幣市場主要吸引的是散戶和傳統金融機構投資者。而傳統金融機構殺入加密貨幣市場,他們不會完全忽視以太坊這樣的平臺,但考慮到在宏觀金融體系中對貨幣的理解,以及比特幣 BTC 投資類產品的繁榮、期貨交易、更強的流動性等等,有理由相信傳統金融機構投資者會更青睞 BTC,而不是 ETH。

而且不論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發展如何,但價值存儲理論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是既定事實。在更多的市場參與者會采取設計更完備的風險體系,但優先肯定是將會BTC 視為資本內在成本。

綜上,ETH的下跌可能還沒有結束。據報道,目前不少區塊鏈項目在基石輪、私募階段都不樂意接受 ETH ,持有 ETH 的人投不出去,也只能選擇拋售手中的 ETH。

市場 ETH 貨幣 項目 加密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