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貸,這香餑餑還能吃多久?金融

財世匯 2017-10-31 20:31
分享到:
導讀

十月,熱鬧。

十月,熱鬧。

趣店上市后股價的大起大落剛消停,由此掀起的現金貸熱就止不住了,然而,一直都在持續發燒的,還有網絡小貸業務——似乎,人人都愛它。

上市公司悄然布局

上周,祥源文化、盛迅達接連發布公告,前者擬出資近2億參與發起設立網聯網小額貸款公司,并在投資完成后占網絡小貸公司注冊資本的65%;后者,擬在廣東金融新高技術服務區發起設立佛山市盛迅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公司持51%股份。

而上個月的互聯網保險大熱選手眾安,在上市剛剛兩周后的本月中,也火速申請了網絡小貸牌照,其線下的眾安科技與香港百什達將成立中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據相關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就有27家上市公司公告稱要成立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已超過過去兩年數量總和。目前已有7家小貸公司獲批。

互金扎堆兒

早在七年前,阿里巴巴率先成立了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全國第一個專門面向網商放貸的小額貸款公司。緊接著,就在第二年,阿里又成立了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相時而動的,逐漸有了京東、百度、小米、蘇寧、網易等。與此同時,支付機構也隨著市場熱度,紛紛入局。

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等進入網絡小貸市場已經多時。10月,南昌隨行付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銀聯商務背景的重慶中金同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及多來點和愛農支付旗下的江西贛江新區多來點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分別獲得3張網絡小貸牌照。擁有網絡小貸牌照的支付機構,就已達34家。

據相關業內數據統計,市場上目前共有237張網絡小貸牌照。其中,已經完成工商注冊的有209張,7張獲得金融辦批復但尚未完成工商注冊,21張已經過了金融辦公示期但尚未完成工商注冊。此外,仍有22張網絡小貸牌照尚在發起狀態。

之所以如此,政策使然,利潤使然。

最直接的一個起始原因,是消費金融牌照的高門檻。轉戰網絡小額貸款,不失為各平臺曲線入場的方式。

就當下的網絡小貸市場整體而言地方性監管文件各異,拿牌要求各不相同,國家尚無統一性的意見與辦法。與小額貸款相比,網絡小貸擁有更加明顯的地域優勢,能在全國布局業務。

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巨額利潤。吃螃蟹最早的阿里,光是2011年成立的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小貸),現在的利潤就已到達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前不久,根據相關媒體報道,阿里小貸營業收入較去年年度收入增加了1億元,凈利潤26.44億元,增幅達37.4%。

接連入場的上市公司,也嘗到了利潤的甜美。在今年年初入局的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披露的三季度報中顯示,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9億元,同比增長97.59%;扣非后凈利潤2.55億元,同比增長154.76%。

其利潤主要源于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的快速增長。根據數據披露,二季度二三四五消費金融業務共實現營收5.5億元,同比增長1667.19%;貢獻凈利潤2.4億元。

愛,有價,也有市?

整個10月,國家都在強調金融建設與金融監管,強調牌照的重要性與必須性。而從網絡小貸開始大熱至今,各方對于網絡小貸牌照的愛,始終沒變過,不論,牌照的價格漲到何種程度。

今年8月,財世匯在《互聯網小貸牌照水漲船高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中曾報道,當時上海網絡小貸牌照需要中介費1100萬元,浙江牌照需要中介費900萬元,廣州和內蒙的牌照,全程辦理下來,需要中介費1100萬左右;江蘇、安徽、重慶等地互聯網小貸牌照轉讓費在3500萬元起(買家給賣家的轉讓費)。

而近期,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一張網絡小貸牌照,其交易價格達到上億元。寧夏地區交易價超過1億,新疆地區更是超過3億。

是真愛,就不論價高價低,一概掏錢?

還能愛多久?

雖說目前國家還沒有正式相關指導意見,但在今年上半年,在銀監會2017年擬完成的46項立法項目中,《網絡小額貸款管理指導意見(暫定名)》(制定)位列第19項。遲早而已。

目前,各地方對網絡小貸的相關監管政策,已收緊。如,在注冊資本方面,江西、湖南等省份要求注冊資本5億元,重慶、河南、福建等地要求3億元,廣州最低也要求不低于1億元;在貸款余額方面,各地對網絡小貸公司的監管也堅持“小額、分散”原則;在公司風控方面,地方對不良貸款率有要求,如江西省規定網絡小貸公司不良貸款率要低于5%等。

據相關媒體報道,一線發達地區審批網絡小貸牌照的速度,已然很難申請,或是,進展特別慢。

很明顯,網絡小貸市場在多方持續的日夜蜂擁下,已開始逐漸后勁不足。不論入場者是誰,除了本來存在的市場、信用風險,未來政策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尚未可知,而這,很可能將成為這一行業的最大政策風險。

【來源: 財世匯

網絡 貸款 牌照 小額 市場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