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Q3財報超預期,疫情過后,焉知非福?互聯網+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延續,正在給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帶來著巨大變動,也無法規避地對阿里巴巴各項業務的發展產生著影響。
2020年2月1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第三財季營收1614億元,同比增長38%,市場預期1592.09億元,去年同期為1172.78億元;第三財季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523.09億元,市場預期為303.35億元,去年同期為330.52億元。
其中,來自菜鳥物流服務的營收為人民幣75.18億元(約合10.80億美元),同比增長67%。來自本地消費者服務的營收為人民幣75.84億元(約合10.89億美元),同比增長47%。
來自云計算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107.21億元(約合15.40億美元),同比增長62%。來自數字傳媒和娛樂的營收為人民幣73.96億元(約合10.62億美元),同比增長14%。來自創新戰略和其他營收為人民幣18.64億元(約合2.68億美元),同比增長40%。
此外,2019年12月,阿里的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達8.24億,較2019年9月凈增長3,900萬。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12個月,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7.11億,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12個月的6.93億增長1,800萬。其中超過60%的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欠發達地區。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集團財報會議中預測,新冠疫情或將給阿里3月當季營收增長帶來負面影響。消息流出導致阿里巴巴股價迅速下跌,盤前跌2.9%,報217.88美元。
疫情——福禍雙依
張勇曾在分析師電話會上指出,讓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所有中國企業都意想不到的是,在2020年的開端會被新型冠狀病毒這個“黑天鵝事件”突然襲擊。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延續,正在給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帶來著巨大變動,也無法規避地對阿里巴巴各項業務的發展產生著影響。
很多投資者都不由地擔憂起阿里2020財年第四季度(即日歷年2020第一季度)的業績。事實上,阿里也透露了,疫情對其供應鏈、物流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菜鳥業務,雖然財務上基數小不會很明顯,但因為工作人員還未復工, 物流運力只有十分之一,極大制約著物流效率。
此外,阿里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中國零售商業板塊也將受到較大沖擊。對此,阿里出臺了一系列抗疫扶助計劃以幫助平臺商戶,包括:減免平臺商家經營費用,對所有天貓商家,免去2020上半年的平臺服務年費; 提供資金支持,為商家提供低息免息貸款;聯合菜鳥設立10億元專項基金,用于補貼供應鏈和物流等。
這一系列舉措是什么概念呢?以免除天貓商戶平臺服務費為例,根據華興資本測算,天貓商家每年的服務費約在3-6萬元之間(基于GMV級別,商家可以獲得一些折扣),假設每位商戶每年服務費約35000元,以天貓現有25萬家商戶計算,在2020年上半年阿里將損失44億元的收入。
而針對淘寶方面,阿里計劃免除旺鋪(店面軟件)智能版的月訂閱費,即每戶商家每月99元人民幣,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淘寶商戶在使用這個版本,預估這一舉措將使阿里在2020年上半年損失大約15億元人民幣。若疫情期經營環境不好,商戶減少廣告預算,淘寶將受到更大影響。
在阿里的電話會議中曾明確指出,疫情對財務有著直接影響,收入增長勢必放緩,淘寶、天貓和本地審核服務也將出現負增長。
但事物都有著兩面性,“黑天鵝”的降臨給阿里巴巴帶來的除了挑戰,同時也有新的機遇。
目前,阿里也在密切關注著疫情給其各項業務帶來的新機會?!熬拖袷吣昵八洑v的,SARS以后,電子商務獲得巨大發展。每次重大災難發生的同時,總孕育著新的歷史機會。這次我們也看到,在疫情面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并習慣了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睆堄抡f。
這次疫情雖然對阿里的部分業務造成了短期負面影響,但同時也加速了阿里旗下盒馬、釘釘等生鮮電商和遠程辦公業務的發展;并且有助于促進電商接觸原本未服務的非網購用戶。更長遠地看,這一機遇或有望加速阿里付費和產業互聯網業務的滲透擴張。
淘寶——當家花旦
淘寶作為阿里巴巴的當家花旦,在疫情之中能否幫助阿里降低損失?
據了解,淘寶在一二線城市和下沉市場都保持了強勁的增長。財報數據顯示,在Q3季度中,淘寶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中超過60%來自下沉市場。聚劃算百億補貼在Q3季度上線,對品牌正品的官方補貼,進一步拉動了高性價比人群在淘寶平臺的消費。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Q3財報首次公布了淘寶直播業務數據。2019年12月,觀看淘寶直播的月活躍用戶和淘寶直播帶動的GMV,都同比增長超過一倍。財報表示,淘寶直播助力商家及網絡紅人通過直播方式與粉絲及消費者進行營銷互動,已經成為淘寶天貓商家最為快速及有效的銷售模式之一。
根據阿里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淘寶直播帶動的就業接近400萬,2019年天貓雙11,淘寶直播單日帶動成交接近200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淘寶第一時間宣布線下商家零門檻開通淘寶直播,幫助實體企業實現數字化運營。
同時,淘寶天貓用戶規模再創新高。淘寶通過優化內容創新和個性化推薦,來服務現有消費者及吸引新用戶。而淘寶天貓多元化的供給策略,覆蓋了品牌正品,淘寶長尾市場,性價比市場等不同類型貨品。財報顯示,消費者分層運營廣受用戶歡迎,并持續帶來訂單量增長及更高的復購頻次。
阿里巴巴介紹,一些無法在線下進行的品牌新品發布會,可以通過淘寶直播進行。2月12日,淘寶直播宣布將推出“云發布會”,聯動短視頻、淘寶頭條等淘寶內容生態以及天貓新品首發陣地,讓品牌在疫情下也能照常進行新品發布。粉絲可以在品牌直播間進行實時互動,邊看邊加購。商家還可使用5G直播信號、與主播進行連麥、VR體驗新機等新技術,使發布會更具現場感。
據淘寶2月14日提供的數據:2月以來,每天新增的淘寶店數量達到3萬多家。在淘寶的一鍵開店創業平臺“淘小鋪”,2月3日以來新增開店人數增長超過300%?!疤孕′仭笨蛻艨赏ㄟ^分享、參與評論或“買家秀”推廣商品獲得收入。
而各行業上線“云復工”,據報道,目前至少有30余家知名餐飲企業已經或正在把后廚改成直播間,其中包括漢堡王、哈根達斯、真功夫、吉野家、呷哺呷哺、宏狀元。
就像張勇說得“像十七年前所經歷的,SARS以后,電子商務獲得巨大發展。每次重大災難發生的同時,總孕育著新的歷史機會”。疫情對與淘寶來說是挑戰亦是機會,一二線城市以及下沉市場將是最強的后盾。
財報中的數據正是最好的印證-阿里巴巴集團云計算業務單季收入首次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云計算——阿里的另一大支撐
2020年2月11日,IDC發布《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Q3)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Q3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規模達144.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2.2%。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作為互聯網云服務商前三企業,與中國電信、華為云、AWS共同領跑中國云計算市場快速發展。據IDC上次發布半年報預測顯示, 2019-2023中國公有云IaaS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46%,預計到2023年中國IaaS市場規模將達到2087億元人民幣。
財報同期,亞馬遜云計算季度營收增長34%,從10億級到100億級花了6年時間,而阿里云僅在4年內就實現單季度營收從10億級別到100億的躍升。而受益于疫情防控期間日益增長的遠程辦公需求,阿里云的增長還在持續。
據亞馬遜AWS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在接受日經新聞采訪時曾表示,阿里云正在迎頭趕上亞馬遜,但市場足夠廣闊,云計算仍有巨大增長潛力。據Gartner數據,阿里云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是亞馬遜和微軟的總和。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該季度內,阿里云服務的大型企業擴展至中國一汽、申通、保利、東方航空、吉利、光明乳業、貝因美、空中客車等不同行業和領域。阿里在財報中表示,阿里云達到了一個重要里程碑:在“雙11”前,阿里巴巴核心系統100%遷移到阿里云公共云上,中國唯一自研飛天云操作系統扛住“雙11”流量洪峰,當日訂單創建峰值達54.4萬筆/秒,再創歷史紀錄。
由于疫情防控期間遠程辦公需求劇增,阿里云在本季度可能會保持較高的增速。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表示,遠成辦公在疫情爆發期間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2020年2月5日,阿里旗下移動辦公應用“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Store排行榜第一,這也是蘋果應用商店里,辦公類應用產品歷史上首次躍居第一,國內ToB端市場潛力無限。5日凌晨,在蘋果手機端應用商店和MAC電腦端應用商店,釘釘下載量均躍居免費排行榜總榜第一名。
數據顯示,阿里旗下的遠程通勤平臺釘釘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平臺之一,有超過1000萬家公司使用釘釘遠程辦公,且20個省的2萬所學校和1200萬名學生采用了釘釘遠程上課和輔導。
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作為PaaS和SaaS平臺的釘釘不僅獲得了更多的新增用戶,也拓展了包括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等新的應用場景。長期來看,這些業務有望成為阿里巴巴新的估值增長引擎。
從返回港股以后資金對阿里的偏愛就可以看出,市場普遍對阿里未來業績抱有較大的期待。在正常情況下,阿里的業績穩步提升趨勢還是較為明朗,雖然短期之內,其核心商業業務依然被籠罩在公共衛生事件的陰云之下,但整體來看,阿里云憑借在新零售、云視頻、云游戲等領域的收入優勢繼續保持行業龍頭老大的市場地位,但進一步擴大以政務、金融和制造行業為主的企業級市場正在為其提供新的增長動力,而在混合云、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持續布局發展,有望成為阿里集團長期價值的重要支撐。
新零售——一“馬”當“鮮”
疫情下不僅催生了遠程辦公,更催生了新零售,數據顯示,整個新零售業務方面,第三財季的收入為258億元,同比增長128%,持續加速增長。
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盒馬生鮮的app在春節期間日均DAU同比增長127.5%,在眾多生鮮電商APP中排名第一。
在當前多個小區封閉的情況下,以盒馬為代表的生鮮企業受到了大量的追捧,更是出現了凌晨搶配送員的情況。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涂鴉》消息,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盒馬鮮生的網上訂單數量相較去年同期激增220%,但平均客單價卻從去年的80-90元下降至40元左右。
相關人士透露,由于疫情期間民生單品需求暴增,網上訂單主要集中在蔬菜、柴米油鹽、方便面、冷凍食品等,同時隨著客戶購買頻次的增加,亦攤薄了客單價。
同樣帶來的問題是人員緊缺。在貨源方面很多產品無法在外地很快運到上海,也造成了一部分商品短缺。但該人士表示,盒馬比其他互聯網生鮮平臺的貨源更充足。
就人員緊缺問題,盒馬在春節期間連續推出政策,吸收云海肴等多家餐飲連鎖企業的員工臨時在盒馬就業,并將在今年持續擴張招聘30000名新員工。
并且有數家企業與盒馬達成“共享員工”合作,據盒馬方面稱,酒店、影院、百貨、商場乃至出租、汽車租賃等服務行業也陸續參與了這種新型企業互助。
為保障民生的需求,盒馬鮮生菜品的價格也受到監管部門的管控,幾乎是以進價差不多的價格銷售給顧客。算上運輸期間的蔬菜損耗,利潤非常低。這將是拉低客單價的原因之一,作為第一季度的財報會帶來一些影響。
對疫情過后線上生鮮客單價的判斷,盒馬內部工作人員認為將回到常態,線下時間充裕的用戶仍會回流線下購物,當前各平臺的客單價提升或下降都只是暫時的。
長期來看,對比其他競爭對手,相較傳統商超盒馬具有品類優勢及阿里的數據支持和更高效率的運作模式;對比其他線上生鮮,盒馬有線下體驗店,所以其新零售競爭優勢明顯,疫情過后客單價能很快恢復至正常水平。
總結
毫無疑問,疫情會對第四財季的財務數據造成影響,但疫情肯定會過去,對阿里的負面影響也更多是短暫的一次性的,只要整體業務仍在健康的戰略線上發展,阿里就會很快彌補疫情中的損失。
另外,疫情之下,很多消費者也改變了日常生活工作方式,比如在線辦公、線上買菜等。禍福相依,疫情之下,阿里或許會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