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上市流產 映客IPO突圍之路希望還有多大?通信
當初一樁令整個業界吃驚的“聯姻”案例,在宣亞國際與映客8個月的努力之下,最終宣布以失敗告終,業界一片惋惜甚至幸災樂禍的同時,更多的是帶來種種不解……
當初一樁令整個業界吃驚的“聯姻”案例,在宣亞國際與映客8個月的努力之下,最終宣布以失敗告終,業界一片惋惜甚至幸災樂禍的同時,更多的是帶來種種不解……到底映客還有沒有機會完成資本證券化之路?創始人奉佑生的初心是否已經改變?直播市場的格局會就此顛覆嗎?
二者于今年4月份開始的這段戀情,隨著《<宣亞國際品牌管理(北京)股 份有限公司現金購買資產協議>之終止協議》的簽署宣告結束。宣亞國際沒能完成“回轉壽司”般的收購套路,映客也未如外界所傳“借殼上市”,這帶給了業界諸多關注與疑問。
這對映客來說是一次打擊嗎?還是另有打算?映客創始人奉佑生下的這盤棋中,是否設置了合并不成,下一步該如何走的步驟?
文 | 熊出墨請注意
聯姻失敗早有征兆
12月15日晚,宣亞國際發布了《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暨公司股票復牌的公告》,此公告猶如一枚深水炸彈,整個互聯網瞬間炸開了鍋。甚至有好事者稱,映客這回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此前,映客估值為70億,宣亞國際市值為72億,但2016年映客營收卻達到了宣亞國際近5倍,由此這起收購案被扣上“蛇吞象”的帽子。隨后9月份公布的交易細節更是引起了業內諸多猜測,一度被質疑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貓膩”。此次交易中映客估值約為60.6億元,宣亞國際擬以28.95億元現金收購奉佑生、廖潔鳴、侯廣凌、映客常青、映客歡眾和映客遠達合計持有的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8.2478%的股權。
或許是為了避開證監會復雜的審核流程,增加成功概率。在宣亞沒有足夠的資金情況下,收購映客所使用的部分資金來自創始團隊之手。但這樣操作,交易完成后映客團隊持有的宣亞國際股票已經超過目前其實際控股人。這一度引來不少人質疑,映客是在自己出錢買自己,裝進宣亞國際后借殼上市。
歷經8個月之后,這樁精心設計的復雜而又巧妙的“聯姻”,突然宣告失敗,引起業界各種熱議。在證券界行業人士看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政策風險,映客和宣亞的案例很難獲得順利批復。
“宣亞自己錢不夠,通過向大股東借錢收購映客的做法,并且擁有罕見的對賭設計,這在A股市場十分罕見”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評價,在樂視等公司的風波之后,隨著證監會逐漸加強監管,類似的合并案例遭遇滑鐵盧也在情理之中。
更為慘烈的結局或許還不止于此,宣布收購失敗之后,宣亞復牌后的股價下跌存在相當程度的可能,而對映客來說,大半年過后的市場格局也發生了不少改變,當初為了實現上市而做出的各種妥協,是否會給業務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直播行業正在迎來集體的轉型之路,這是業內共識,映客定下的主攻方向是娛樂化。在此方向下,映客打出了“直播+IP”,“櫻花女神”和“映客先生”是映客重金打造的兩個超級IP。映客不遺余力的打造IP,希望把直播強大的推廣能力和品牌塑造過程相結合,從而吸引大量品牌商的投入。商業直播需要平臺、網紅資源,直播平臺變現離不開商業平臺,這也正是映客當初希望與宣亞國際走到一起的原因。
相較于其他平臺,映客提前邁出了這一步,雖然與宣亞的合并未能履約協議自動終止,但各方都無需為此承擔任何形式的違約責任,對映客也并未造成實質性影響。
對于此次宣亞國際和映客的收購終止,業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映客錯失良機,行業格局發生改變,再次IPO也有時間成本,對已經成形的行業地位不利。眾所周知,影視,娛樂,游戲等虛擬經濟行業是資本市場的重點監管對象,而在業務規范方面,如今日頭條推出的火山直播等頻頻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也預示著行業緊箍咒正在陸續收緊。
不過,也有看好映客未來的代表,紫輝投資創始人鄭剛表示,映客擁有市場歷練過的盈利模式、海量的互聯網用戶、強大且健康的現金流,這些互聯網企業重要估值維度,映客一個都不差。所以,他對此次收購終止相當淡然,認為質地優良的公司從來不愁資產證券化的路。
在9月宣亞國際公告重組映客時,公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映客直播收入10.35億元,凈利潤2.44億元,這印證了映客的投資人周亞輝此前“映客的利潤超過所有人的想象”的說法。按此計算,映客的盈利能力略遜于微博,財報顯示微博2017年一季度的利潤約3.1億元。
“將內容方、用戶連接在一起,通過優質內容獲得更多優質付費的C端用戶,從而吸引更多的B端商家為其流量買單。”這是映客當初選擇同宣亞結合的邏輯,現在重組雖然暫時結束,但映客的商業邏輯并未改變,即依靠映客自身平臺,上下產業鏈的融合打通。
2016年時,映客以千萬投資入股映天下,成為映天下最大的股東,并且在今年6月14日,映客上線了映天下商業平臺,映天下是主播對接商業合作資源的唯一官方渠道。映天下目前正在成為一架接通商業平臺和直播平臺的橋梁。
不死心的下一步
近日,上市公司紛紛公布了自家第三季度財報。直播行業最為矚目的三家陌陌、YY和天鴿互動披露的數據來看,陌陌與YY相較于此前幾個季度的高增長速度,出現了明顯下滑。今年第一季度陌陌凈利潤同比增長615%,第二季度為218%,而第三季度則持續下滑至103%;YY也是如此,第一季度的該項指標為115%,第三季度為59%。
這些數據表現與眾多分析師所說的“直播行業發展遇到了瓶頸”的現狀相符,陌陌甚至還面臨著付費用戶增長停滯和阿里系資本出逃的危機。
然而,在這一背景之下,老牌直播巨頭天鴿互動和YY的股價表現依然是穩扎穩打,并且被廣為看好,可見,直播行業仍然是存有想象空間,并未觸頂天花板。
映客的財報表現也再次印證了這一觀點。今日網紅發布的《2017直播行業半年報》數據顯示盈利問題已經不再是困擾映客的一道難題,映客平臺的流水高達21.88億,排在第一位,超過了身后4家直播品牌的流水總和。
雖然直播行業表現高低不一,洗牌嚴重,但當初急于“曲線救國”實現上市映客的流水讓接下來的一切也都存在可能。映客完全可以放棄“權宜之計”而單獨謀求上市之路,獨立IPO之后映客的價值或許更能夠得到充分認可,變現通道也可以更加便捷順暢,或許納斯達克的中國概念股集中地反而更加適合這家中國直播行業的代表——有分析人士這樣說道。
不過,在映客被收購消息傳出之初,有觀點認為這是網絡直播進入下坡期的信號。雖然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網絡直播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直播行業用戶規模達到3億人,增長率達到61%。預計2017年直播行業用戶規模將達到5億人,增長率達到25%。但是網絡直播開始進入冰火兩重天。進入2017年以來,資本市場更多關注頭部直播平臺的整合發展,中小直播已難以生存。隨著大批直播平臺“團滅”,整個行業正式進入洗牌期。
進入理性時代的直播行業,頭部玩家開始收割更多的市場利益,今日網紅數據顯示,僅在2017年上半年,直播行業前五名玩家實現收入40多億元。在易觀千帆數據中,移動直播平臺月活用戶排名以千萬月活用戶劃分,呈現出兩大梯隊,其中斗魚、虎牙直播、映客、YY?LIVE處在第一梯隊,花椒直播、火山直播、熊貓直播處在第二梯隊。按細分領域排名來看,目前斗魚位于游戲直播領域的月活用戶第一,映客則是娛樂直播領域的月活用戶第一。
還未滿3周歲的映客,能夠在2016年取得2.4億元的凈利潤,曲線救國失敗之后,更讓業界多方充滿了想象力。或許,解決了監管等棘手問題之后,映客獨立上市的征程才剛剛開始,但是以之前飽受質疑的合并案流產作為前車之轍,映客即便后續獨立IPO成功,登陸了資本市場,其各種不按套路出牌的資本運作“技倆”能夠讓投資者繼續對其抱有信心也是一個疑問。
不僅如此,直播行業能夠繼續保持多年紅利,能否避免像O2O、團購、視頻等行業迅速崛起迅速覆滅的老路,也是一個疑問。此番謀求曲線上市不成,會否將成為映客的不祥之兆,令其在資本市場上歷經坎坷也未可知。但不管怎樣,映客代表直播行業所作出的不同資本之路的探索,依然對于整個行業具有一定意義。
來源:熊出墨請注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