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簽」收購「快簽」,電子簽名行業進入整合階段?金融

36氪 2017-11-02 11:32
分享到:
導讀

今日,中國電子簽約云平臺“上上簽”對外宣布,全面收購 “快簽”。自2017年12月31日起,快簽將停止電子合同業務的運營,其原用戶將全面轉移至上上簽平臺,由上上簽繼續提供電子合同及相關業務…

0

今日,中國電子簽約云平臺“上上簽”對外宣布,全面收購 “快簽”。自2017年12月31日起,快簽將停止電子合同業務的運營,其原用戶將全面轉移至上上簽平臺,由上上簽繼續提供電子合同及相關業務的服務和保障。

“上上簽”成立于2014年,同年8月正式上線,對標美國DocuSign,在2015年上上簽完成了兩輪融資,分別是經緯中國700萬元的Pre-A輪,以及DCM領投、經緯跟投的2930萬元A輪。之后又在2016年8月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經緯中國、DCM等跟投。

創始人萬敏告訴36氪,截至2017年10月,上上簽平臺日簽約量600萬次,年簽約量達十億量級。服務可用性達99.99%的,NPS(凈推薦值)在72%。

至于“快簽”,36氪也在2016年報道過,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由北大法學、計算機系的校友共同創辦。公司成立后獲得中關村“雛鷹人才”專項資金支持,2015年12月獲得六禾領投的數百萬的天使輪融資。發展思路是從教育行業入手,用支付簽約切電子簽名。并且快簽在技術上也有所創新,除了具有國家認證的CA機構授權、國家密碼管理局的商用密碼產品銷售許可證,還運用區塊鏈技術,提高合同存儲的安全性。

對于本次收購,萬敏透露:“上上簽此前跟快簽一直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比較看重快簽的團隊、技術能力、以及目前積累的客戶。也沒有調研行業其他選手就選擇了快簽。”

總結電子簽名行業的發展,萬敏給出了一個詞——“鏈式反應”:若你的客戶、上下游合作伙伴都在用A平臺,即使你用B簽名平臺,也會被拉到A上。通俗理解,就是依靠強勢的頭部客戶帶動周邊企業上平臺,慢慢就會形成馬太效應。而電子簽名的窗口期已經過了,對新團隊搶占市場不是易事。

據悉,上上簽的服務場景覆蓋互聯網金融、傳統銀行、O2O、B2B、物流、傳統大型企業、人力資源等多個行業,客戶包括銀聯,聯想,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美團,找鋼網,貨車幫,TCL,美的,金蝶等。例如,聯想電腦與其分銷商經銷商的合作協議,都是通過上上簽平臺簽署。支付寶上使用蘑菇租房,電子租房協議也是通過上上簽簽署。

【來源:36氪

平臺 電子 客戶 簽名 技術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