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遠方有片森林”——從螞蟻森林到碳交易金融
北方供暖季開始,霧霾指數又成了熱門話題。除了戴上口罩,螞蟻森林的用戶們通過“碳交易”把對藍天的渴求化成了遠方的真切的森林。螞蟻森林是怎樣的商業模式?“碳交易”市場會是未來減排的希望…
云鋒金融為您深度解讀螞蟻森林的故事。
這是北京深秋一個明媚的早晨,朝陽區的王夢小姐卻有點不開心:昨天堅持走完一萬步,本來在螞蟻森林應該有140克的能量,卻因為晚起了半小時,被偷走了35克。
對王夢來說,早起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支付寶中的螞蟻森林收獲上一天減排賺的能量,順便偷一下好友的能量。如果收獲可觀,就能點亮一整天,能量積攢起來,還能換取螞蟻森林在荒漠種植一棵真樹。
像王夢這樣的螞蟻森林用戶有很多。螞蟻金服在2016年推出的這款產品,短短一年多時間,累計用戶達到2.3億人,累計種樹超過1025萬棵,堪稱以互聯網速度發展。
穹頂之下,日行一善
不知從何時開始,王夢出門時除了看天氣,還會看污染指數。她知道,北京的藍天很奢侈;她還知道,這里的老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更高,孩子更多患呼吸系統疾病。而這些都與污染和排放相關。
上世紀末開始引起全球關注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以霧霾這種方式來到今天的中國,令我們猝不及防、無處逃避。
環保、減排的努力從上個世紀已經開始。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規定了各成員國的排放上限。也是從這個協議開始,二氧化碳排放權可以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進行交易,也就是“碳交易”。
此后,全球碳市場逐漸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碳排放權交易,各種鼓勵企業從事環保節能項目的綠色債券、基金等也層出不窮。2013年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為110.42億美元,2014年達到365.93億美元。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我國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并逐漸成為全球綠色金融領導者。2014年APEC會議上,我國承諾從2030年左右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并發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2016年9月杭州G20峰會第一次把綠色金融納入核心議題。
然而,現有的綠色金融機制大多針對大型公司和項目。針對個人,綠色金融能做什么嗎?畢竟,交通和消費需求也是驅動經濟活動、帶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動力,每個人的減排行為意義深遠。
螞蟻金服提供的答案是一個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綠色金融工具:螞蟻森林。螞蟻森林的用戶都有一個“碳賬戶”,這個賬戶與資金賬戶、信用賬戶一起構成支付寶三大賬戶。用戶每天的低碳行為,都可以折算成碳減排數字,累積到個人碳賬戶中,無論是每天走上一萬步,還是無紙化辦公。低碳生活有了計量和督促,個人的綠色情懷有了具象的投射和積累。
螞蟻森林:把不靠譜的事變成靠譜
鼓勵個人低碳生活,螞蟻森林不是第一個做的,但卻是目前為止做得最好的。它是如何沖破荊棘,成為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個人碳市場產品的?
一. 碳賬戶:可計量的情懷
資料來源:螞蟻森林
螞蟻森林最初的想法,只是在支付寶的余額旁邊加上按鈕“碳賬戶”。但產品負責人祖望提出,應該把減排數值產品化和價值化,于是,提出了“種樹”的想法。簡單來說,用戶可以通過減排行為如走路等,積攢將減排量化的能量(走一萬步,大約獲得100多克能量),在積攢能量的同時,用戶可以在螞蟻森林頁面上種虛擬樹,當能量積攢到一定量時,可以申請在荒漠地區種下一棵真實的樹(例如,17.9千克可以種一棵梭梭樹,相當于其一生平均能夠吸的二氧化碳量)。
個人碳減排行為背后需要精密算法的支持。螞蟻森林的碳減排算法由螞蟻金服和北京環境交易所(CBEEX)共同研究推出。現在,螞蟻森林中可以收集能量的低碳行有十余種,每一種方式的出現都意味著算法的更新,每天走一萬步可以收100多克能量,而線上支付收獲5克。未來可能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低碳行為都可能被計算進減排行為中,并得到精確的結果,這就需要算法的不斷升級。2017年6月,螞蟻金服宣布成立個人碳減排專家委員會,推動出臺全球首個大規模個人碳減排算法標準。
數據來源:螞蟻森林發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中國碳市場研究報告2017》
二. 公益透明可視化:增加認同和信任
一片片干涸的土地上搖曳著一簇簇梭梭林——這是螞蟻森林2017年10月曬出的航拍。我們能夠直觀地看到這個項目施行后種下的61萬棵樹。很多螞蟻森林的用戶有了發自內心的榮譽感:“我們正在干一件改變世界的大事”。
螞蟻森林與最大的企業家環保組織——阿拉善SEE公益機構合作,參與梭梭林項目,以改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問題。用戶在螞蟻森林app界面可以看著自己的虛擬小樹一天天長大,把環保拉近到身邊,加強了參與感和成就感。
通過科技手段,螞蟻森林解決了綠色公益項目的痛點——“信任”。螞蟻森林兌換的每一棵真實的樹,都有對應的編號和地點。為了讓所種的樹可視化,螞蟻森林引入了一些“黑科技”。其中之一是電子稻草人,它是極飛科技打造的智能農田監測站 FM1,擁兩顆廣交攝像頭,內部可自動拼接生成高清大畫幅圖像,背面可感知溫度、濕度、大氣壓強,頂部感知光照強度。用戶可以線下循著地點和編號,去看望自己的樹,也可以線上關注這些森林的成長。高能技術帶來更高的透明度,增強了用戶對于產品的信任和認同感。
螞蟻金服從螞蟻森林這樣的綠色金融公益活動中樹立的良好形象得到了認可。《財富》(Fortune)雜志發布了“2017年50家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旨在選出“勇于向一些最重大的難題發起挑戰,在為自己創造效益的同時造福人類”的公司。螞蟻金服靠螞蟻森林這個產品,在榜單上名列前茅,總排名第6,在三家上榜中國公司中排名第一。
三、游戲化設計和微社交:養成用戶粘性
游戲化的設計令用戶體驗更佳,容易形成用戶粘性。收集能量——>養一顆虛擬樹——>形成一棵真實的樹,這種理念很像養成類游戲。螞蟻森林規定在一定時間后才能收集能量,并且要在能量產生一天內收集。這個規定不僅會讓用戶明天都登陸螞蟻森林,形成習慣,也會激勵他們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點進行收集。
互動設計使螞蟻森林具有了社交屬性,進一步增加了用戶粘性。在基本的設定之外,螞蟻森林還有互動的設計:向好友澆水,或偷好友的能量。螞蟻森林不鼓勵也不限定用戶添加好友進行互動。想要做一個安靜的低碳踐行者(螞蟻森林的好友與支付寶好友并沒有共流),螞蟻歡迎;想要通過平臺來增進感情,互助或互損,螞蟻也提供了工具。用戶可以通過點擊好友的頭像進入好友的養樹界面,看到好友能量收集情況、他的動態,還可以在其界面上向他喊話。
四. 與支付寶生態的有機整合
圖片來源:支付寶
在螞蟻森林,獲得能量有多種方式,正與支付寶生態圈完美結合。例如,支付寶線下支付可以獲得能量(微信支付則不行);用釘釘可以獲得綠色辦公能量;用飛豬訂票可以獲得網購火車票的能量;用便民生活中的生活繳費、菜鳥快遞、城市一卡通、車主服務、醫療健康分別可以獲得生活繳費、綠色包裹、公交車、ETC繳費和車輛停駛、預約掛號能量。螞蟻金服為用戶搭建了一個全面便民的收付款平臺,而螞蟻森林又在綠色金融這個新的領域重申了平臺中的其他產品。螞蟻森林的交叉銷售可以增強客戶對支付寶的忠誠度,而支付寶生態又為螞蟻森林提供了先天客戶流量優勢。
未來:綠色數字金融的引領者
螞蟻森林這個產品已經令2億多的用戶體驗了綠色數字金融。那么,未來綠色數字金融的延伸在哪里?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螞蟻森林項目將更加豐富。螞蟻森林在最初的梭梭樹基礎上,增加了庫布其沙柳、樟子松等樹種,并將森林范圍拓展到前阿拉善、威武以及鄂爾多斯等地。此外,螞蟻森林還新增了洋湖自然保護地項目,逐漸涉足非樹類環保項目。
初嘗個人綠色數字金融的成功,螞蟻金服還計劃在小微金融領域廣泛支持綠色經濟。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也采取多種措施,如:向農村提供節能型車輛購置融資;為菜鳥物流合作伙伴提供優惠信貸支持更換環保電動車等。在綠色基金領域,旗下的螞蟻聚寶已與超過90多家基金公司進行了合作,目前平臺上綠色環保主題基金超過80只。
碳賬戶的交易甚至也不再遙遠。
“ 產品初期通過公益基金會購買個人碳賬戶所積累“綠色能量”的辦法,將其轉化為植樹行為。未來將參照國際上一直通行的自愿減排(VER)交易機制開展VER減排項目交易,鼓勵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和個人購買。下一步,如果個人碳減排活動能夠形成國家認可的方法學并納入中國自愿減排項目(CCER)類型,將能成為以后個人參與碳交易的“碳戶頭”,參與未來碳市場的買賣與投資。”
——螞蟻森林首席戰略官陳龍
也許有一天,王夢小姐低碳出行、日行萬步,不僅能踐行環保情懷,還能化成碳賬戶的真金白銀。
本篇著墨于個人碳市場,在《從螞蟻森林到碳交易(下)》中,云鋒金融將為您梳理發展迅速的國家/企業碳交易市場,干貨滿滿,敬請期待。
封面來源:pixabay
來源:搜狐財經 作者:云鋒金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