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對標信用協議的資本化發展區塊鏈

會飛的豬 2018-07-25 13:35
分享到:
導讀

信任是一種協議,存在于潛意識里,但潛意識多變,因而信任關系不穩定。而區塊鏈就是用理性的技術,來解決人性中的不信任。

區塊鏈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姿態迅速地發展,各種應用場景紛紛被發掘,這個從比特幣中涅槃而生的創新技術,正在顛覆金融行業和我們的生活。

從區塊鏈的價值被發現,到區塊鏈應用實際落地之前,區塊鏈始終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除了一些專業人士,其實很少人懂得區塊鏈到底是什么?到底能用來做什么?到底會引起我們的社會發生什么樣的變革?

從2016年開始,超過上百種區塊鏈的技術解決方案已經被探索,區塊鏈已經在慢慢走出概念性階段,接下來,區塊鏈就會逐漸擺脫概念定義,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開啟真正的“區塊鏈時代”。

區塊鏈1.0數字貨幣時代

區塊鏈1.0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應用,其場景包括支付、流通等貨幣職能。主要具備的是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和支付平臺的功能,目標是為了去中心化。當然,現在很多人對去中心化存在很大的理解偏差。去中心化的英文單詞是 Decentralized 。但其實翻譯過來為分散,而非去中心化。

數字貨幣作為一種貨幣支付系統,與傳統貨幣相比,有著耗時更短,手續費更低等優勢,而且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直接匯款等交易而無需第三方介入。

比特幣是最早出現也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與區塊鏈是同時誕生的,它也是區塊鏈1.0時代的一個重要應用。比特幣所代表的,是區塊鏈技術的起源,是一種革新未來的力量。

1523235309(1).jpg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時代

如果區塊鏈1.0被稱為“全球賬簿”,那么區塊鏈2.0則可以被看做是一臺“全球計算機”,它是對整個市場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2.0是數字貨幣與智能合約相結合,對金融領域更廣泛的場景和流程進行優化的應用其。最大的升級之處在于有了智能合約。區塊鏈2.0定位于應用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上傳和執行應用程序(發布智能合約),并且合約的執行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平臺與其他外部的IT系統進行交互和處理,實現各行各業的應用。

智能合約在清算的時候,是用什么來實現的呢?這就要提到區塊鏈2.0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數字資產。

數字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或處在生產過程中的非貨幣性資產。

數字資產不止包括數字貨幣,數字股票以及數字債券等等,同樣也包括了所有數字化的資產,比如專利、版權、創意、信用等等知識文化資產。數字資產其實就是利用了區塊鏈數據的不可更改和可編程性,在區塊鏈上登記了的股票和債券,可以依靠智能合約進行點對點的自主交易,自我結算。對于社會而言,資產數字化是一大趨勢,可以更大程度減少資源的浪費,降低成本,是資產流通最便捷的方法。

區塊鏈3.0信用社會時代

澳大利亞BTL公司主席John Joseph Foley表示:區塊鏈3.0時代一旦降臨,我們將跨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不再有信任危機的時代。

日常生活中,熟人間的信用行為早已普及,比如在熟人之間進行借貸等。有了信用,才有信用行為,政府通過發行貨幣等方式來量化信用,而區塊鏈技術得到推廣和普及之后,就會產生全面參與量化信用的熱鬧場面。

信任是一種協議,存在于潛意識里,但潛意識多變,因而信任關系不穩定。而區塊鏈就是用理性的技術,來解決人性中的不信任。

區塊鏈3.0階段是希望能夠形成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社會網絡,而這種社會網絡形成后,就意味著我們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形成社會的信任關系,從而使整個社會運行成本大幅下降。

區塊鏈3.0之下可以實現自動化采購、智能化物聯網應用、虛擬資產的兌換和轉移、信息存證等等應用,可以在藝術、法律、開發、房地產、醫院、人力資源等等各行各業發揮它的作用。它將不再局限于經濟領域,可用于實現全球范圍內日趨自動化的物理資源和人力資產的分配,促進科學、健康、教育等領域的大規模協作。區塊鏈技術可以擊碎所有造成中間成本的私有信用機構,讓價值交換雙方直接掛鉤,它將重構的是整個社會。


區塊 資產 應用 信用 貨幣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