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AI生態砸了10億 胡郁這么說智能

雷鋒網 2017-10-27 19:52
分享到:
導讀

10月的科大訊飛,有點不太平靜。

10月的科大訊飛,有點不太平靜。

先是10月中旬發布2017年度第三季度財報,12.84億的營收、同比增長89.11%的漂亮數據引得業界頗為關注,而在隨后4日,科大訊飛又在其本部干了一件「實力寵開發者」的事情——發布1024 AI·生態計劃,并為此砸出10.24億生態扶持基金。

會上,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兼消費者BG總裁胡郁公布一串數據,目前訊飛開放平臺累計終端數達到12億,日均交互次數共計40億,接入的開發者團隊已達46萬,比去年同期的20.2萬增長了127%,共占AI行業開發者的64.2%。

胡郁說,『我們正在做一件事,要把源頭核心技術系統創新做好,同時和千千萬萬的開發者一起,找到AI跟行業、跟消費者業務結合落地的地方。這也是科大訊飛在開發者生態中最主要的思維方式。』

 1024 AI·生態計劃有什么?

0 (1)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兼消費者BG總裁 胡郁

據胡郁現場介紹,該計劃共有AI生態計劃、AI教引計劃和AI公益計劃三部分。

先來看AI生態計劃,具體包含以下三點:

AI生態沙龍:每年在全國6座城市舉辦6期線下沙龍活動,每兩個月結合城市特點和開發者訴求,由訊飛開發空間的產品經理和技術專家進行技術+解決方案+案例全分享。

AI眾創空間:據了解,目前訊飛已在全國建成并運營了長春、洛陽、合肥、重慶四個科大訊飛AI雙創基地,且正在籌建位于北京、深圳、天津、南昌的基地,同時正在對接的還有南京、蘇州、福州、杭州、雄安、海口、廣州等14個城市。

AI鉆石團隊:已經接入訊飛開放平臺的開發者可以申請加入。鉆石團隊可以獲得來自訊飛從技術到運營,再到資本、資源和培訓層面的支持。為此,訊飛還設立了10.24億的生態扶持基金。

在AI教引計劃上,胡郁介紹稱,在46萬的開發者當中,約有1/3來自個人開發者和在校大學生,他們分布在國內外1000余所高校。有鑒于此,訊飛成立了AI大學,還與國內外百余所高校建立校企合作計劃,以便為這些開發者提供線上AI課程、互動論壇、案例分享等全方位的教引支持。

而AI公益計劃則更多體現在訊飛輸入法的「方言保護計劃」上。據了解,訊飛輸入法為此推出“全民動口補全方言”的平臺,用戶只需在專題頁說出自己的家鄉話,系統會自動記錄語料。無可意外,該方言語料將有助于進一步豐富我國的方言面貌。

如何看待這場AI生態計劃?

0 (2)

事實上,正如大家看到的,不論是國內的BAT,還是國外的五大科技巨頭(亞馬遜、谷歌、蘋果、微軟和Facebook),都在慢慢建立自己的生態平臺。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自稱還是創新創業者的科大訊飛如何平衡自己建立的開發平臺和其他公司建立的平臺之間的沖突?

就此,胡郁告訴雷鋒網,雖然目前騰訊、阿里都有自己的開發者平臺,但每個開發者平臺的角度會各有差異。并且,每個開發者也不會只在一個開發平臺上注冊。所以,每個平臺帶給開發者的技術、感覺和文化氛圍都是不一樣的。從開發者本質上來講,個人很難去做系統化的、核心技術性的系統創新內容,都依賴于大規模的組織和結構。

同時,雷鋒網現場了解到,在AI眾創空間部分,訊飛與AA加速器進行了合作。不同于一般的眾創空間和孵化器,這二者的結合更像是一種互補。

AA加速器的創始人兼CEO對媒體表示,科大訊飛主要為開發者提供核心技術的產業化方面的幫助,AA加速器則負責幫助創業者找準用戶需求、商業點,建立好的創業合作關系并做好專業融資。而在胡郁看來,與一般的創業平臺相比,訊飛的AI眾創空間的技術門檻更低,可以更快集成訊飛的核心技術;其次,也能更好的滿足創業團隊的投資需求。

那么,為了這項計劃而砸了10.24億的科大訊飛,在挑選創業者方面又有哪些要求或篩選標準?胡郁表示,科大訊飛更傾向于投資兩類企業:

一是有核心技術,但不擅長做產業化的開發者或創業團隊。

還有一個則是缺乏核心技術,但在如何商業化上很有自己想法的團隊。對于這類團隊,科大訊飛可以為其提供AI技術,解決實際應用問題。

還有什么是訊飛不做的?

0 (3)

在這次1024開發者節前一天,雷鋒網曾和其他一眾媒體參觀了訊飛位于合肥總部的實驗室。據訊飛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科大訊飛共有消費者、教育和智慧城市三大BG,同時,還有平嵌和公共安全兩大事業部。另據胡郁介紹,科大訊飛還有兩個BU,其中一個是剛成立的醫療BU,以后可能發展成BG,另一個則是與公檢法相關業務的BU。

其中,教育作為三大BG之一,足以說明其在科大訊飛的地位之高。據科大訊飛一項對外數據顯示,目前,其在AI教育領域開發的教學產品已覆蓋全國10000所學校和8000萬師生。特別是隨著語音處理、機器閱卷、機器翻譯等技術上的發展,訊飛無疑已是國內AI教育的領頭羊企業。

另一方面,在AI醫療領域上,科大訊飛也深耕已久。不管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應用,該公司都在不斷地刷新紀錄。如,今年在安徽設立的第一家AI智慧醫院,機器在肺病的影像診斷上超過三甲醫院的普通醫生,準確率達94%以上;隨后不久在國際權威醫學影像比賽LUNA奪得全球第一。

除此之外,訊飛在消費者應用、安檢法等強專業性領域也多有布局和成果。特別是這場聲勢浩大的AI生態計劃,46萬的開發者、10.24億的生態基金...已足以將訊飛推向業界關注的制高點。然而,這家和阿里同齡的企業,由于前中期在宣傳上太過低調,難免會讓外界對其產生「發展的好快」、「突然就起來了」、「業務龐雜]等觀感。甚而有人發問,『還有什么是訊飛不做的?』

現場的媒體群訪,胡郁在聽到這一問題時,笑了。他說:

對此,我想闡述兩點。一是從技術上講,訊飛的目標一直沒變——以語音和語言為切入口,做整個AI的認知革命;其二是從行業上來說,訊飛一定會嚴格遵從自己的技術和商業基因,但覆蓋面還是會緊跟AI最前沿。所以,從訊飛的角度來講,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行業減輕AI應用的難度。

至于為何會開發那么多的行業應用,胡郁表示,『這些都是經過篩選,且被認為未來AI可以在其發揮很大作用的行業賽道。目前來說,這些方向的AI應用,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怎么去做最好的結合,這正是我們有機會的地方。』

雷鋒網結語

如果非要用四個字來形容科大訊飛,雷鋒網記者會想到「厚積薄發」這個詞。在過去的18年里,科大訊飛在整個研發和研究的投入一直占銷售收入的20%左右。這項數據說明了什么,想必大家心中自有定奪。

即便發展到現在,在胡郁的眼中,科大訊飛一直還是一個開發者或創新創業者的狀態。『我們并不把自己看作是大公司』,胡郁說,『 因為人只有在旅途中,才能欣賞到最好的風景。』

而這場1024 AI·生態計劃,到底是喧囂還是鉛華?不妨給這位「開發者」一點時間。

來源: 雷鋒網

AI 科大 開發者 技術 胡郁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