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頭版:金融監管的大網正越織越密金融

金評媒 2017-11-28 21:40
分享到:
導讀

金融監管的大網正越織越密,金融領域強監管的動作更大,也更加系統,在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去杠桿的同時,還要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媒體頭版:金融監管的大網正越織越密1

金融監管的大網正越織越密,金融領域強監管的動作更大,也更加系統,在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去杠桿的同時,還要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依靠系統性協調與合作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十九大閉幕后,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和趨勢是,中國政府在維持貨幣政策總閘門保持“不松不緊”的前提下,各金融監管部門繼續進行強監管,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做出更全面和嚴格的部署。

今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7月中旬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黨中央相繼就防范金融風險做出一系列的判斷和部署。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經歷長期的粗放式的發展,中國金融風險主要聚集于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業以及國有企業。我們看到,十九大閉幕之后,首先,國務院要求發改委對全國軌道交通建設情況重新評估,這意味著對地鐵軌道項目的審查將更加嚴格,以防范一些不具備地鐵投資條件城市的政府債務繼續攀升,與此同時,財政部發布《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的通知》稱,要防止PPP異化為新的融資平臺,推動PPP回歸公共服務創新供給機制的本源,等等。其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在武漢市召開部分省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提出要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把穩定房地產市場、化解泡沫風險作為重中之重,要切實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這些政策就是向地方政府與市場傳遞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國在去杠桿以及防范金融風險是動真格的,不應該心存僥幸,等待政策放松。

金融監管的大網正越織越密,金融領域強監管的動作更大,也更加系統,在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去杠桿的同時,還要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比如,在最近推出了兩個在金融領域引起熱議的文件,一是資管新規公開征求意見,二是網絡小貸公司暫停批設,在市場層面先收拾亂象。

11月17日“一行三會一局”共同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標志著規模超過100萬億元的資管市場迎來統一的監管標準。《意見》覆蓋了銀行、信托、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管機構等發起的全部資管產品,分類型統一了監管標準,旨在消除監管套利、實施穿透式監管、消除多層嵌套等,打破剛兌,這標志著中國金融步入由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審慎監管為主導、行為監管和功能監管相結合、全方位監管的新時代。在過去幾年,監管不統一導致的監管套利導致市場野蠻生長,醞釀系統性風險。

在過去一段時間,網絡小貸公司涉足現金貸業務進而演變為高利貸、部分P2P平臺借道網絡小貸規避監管、引入ABS放大資金杠桿、暴力惡性催收等問題頻發,引發社會輿論以及業界擔憂,11月2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緊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此外,銀監會也組織起草了《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要規范商業銀行股東行為,強化股東資格管理。這些金融監管組合拳,目的在于更好地維護競爭秩序,防范金融風險,讓市場更有效率。

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延續了“通過多種工具手段削峰填谷,穩定市場對資金面的預期”的操作思路。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階段,將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創新金融調控思路和方式,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并加強貨幣政策與其他相關政策的協調配合,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當前央行的行動已經向市場傳遞了明確的信號,不會因為新的政治周期而放松貨幣政策,因為,當前最重要的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而不是周期性地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強行刺激。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國體制與市場早就習慣了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進入新時代后,將徹底告別這種發展方式。十九大剛剛結束,中央政府正在全方位傳遞“這次不一樣”的強烈信號,在不危及金融系統穩定的前提下,抑制杠桿攀升、促進杠桿率下降,安全有序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對中國的金融監管部門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對地方政府如何擺脫對債務的依賴而尋找新的發展道路更是艱巨的任務,這需要中國整個體制作出有機的系統性協調、合作與反應,才能實現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的目標,并引領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來源:金評媒

金融 風險 監管 市場 政策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