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享花貸款年利率高達400%,幕后操盤手盛文康曾被訴非法從事網貸業務觀點
最近,一家名為“唯享花”的平臺因高利貸問題被頻頻投訴,據消費者普遍反映,唯享花的綜合年化利率高達300%-400%,其中除了高利息,還有動輒上千元的擔保費。
消費日報訊(記者 盧岳)助貸新規實施進入倒計時,一些助貸平臺上演最后的瘋狂。
最近,一家名為“唯享花”的平臺因高利貸問題被頻頻投訴,據消費者普遍反映,唯享花的綜合年化利率高達300%-400%,其中除了高利息,還有動輒上千元的擔保費。
“唯享花”的商標是由一家小貸公司持有,但該小貸否認參與高利貸活動,稱自己的“唯享花”商標被冒用。
真假李逵背后,一家名為福州至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浮出水面,公司實控人盛文康是現金貸領域的“老炮”,資料顯示其深耕網貸多年。盛文康旗下公司曾大量注冊公眾號以及小程序“貸款大全”等為現金貸類產品導流,騰訊公司因其偽造資質、虛假宣傳等起訴其從事非法網絡貸款中介信息業務,最終被判賠65萬元。
1
綜合貸款利率高達400%
今年4月3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下稱“助貸新規”)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在合作協議中明確平臺服務、增信服務的費用標準或區間,將增信服務費計入借款人綜合融資成本,明確綜合融資成本區間。這也意味著,助貸行業提供服務的年化利率被壓降至24%以下已是大勢所趨。
新規將于10月1日起施行,留給產業鏈“玩家們”的時間不到3個月,目前多家助貸機構已緊鑼密鼓地啟動年化利率從36%降至24%的合規轉型工作,然而有些助貸平臺以擔保費等多名目收費,將綜合年化利率推到了300%以上。
唯享花官方宣稱公司為一站式助貸數字營銷平臺,其首頁介紹貸款利率在7.2%~24%,但真實情況卻非如此。
最近,有借款人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頻頻投訴唯享花高利率問題,“我在唯享花上借六千要還八千,借三千月還四千五,一個月不是一年。”按此計算,唯享花的貸款月利率高達33%,年利率近400%。
另一名借款人稱,自己通過“唯享花”申請借款,平臺將用戶導流至內嵌應用“哈銀花”,借款2000元一個月還2600多元,其中有600元擔保費,借4500元要還6000多元,1400元擔保費。也就是說除利息外,還上千元的擔保費,借款越多,擔保費越多,經計算,該平臺一個月的貸款綜合資金費率近35%, 折合年化利率超過了400%。
還有一名借款用戶在在唯享花app上的極速貸進行網絡貸款,放款子平臺為哈銀花、薪小用、招銀花三個借款平臺,總計16599元,其中哈銀行花借款3500元還款4782元,借款2500元還款3416元,招銀花借款6000元還款8198元,其中包括高昂的擔保費用,借款年化利率425%。
還有借款人反映,自己已明確表示不需要借款,但是唯享花方面仍天天短信加電話轟炸、不斷騷亂,更關鍵的是自己根本找不到公司的任何電話,想要溝通也聯系不上該公司。
據了解,唯享花除了自營業務,還通過平臺為多個借款平臺導流,主要是內嵌的哈銀花、薪小用、融享花、招銀花等平臺,雖然名稱不同,但產品利率和擔保費用基本一致,與“唯享花”模式類似。
這些貸款產品主要通過收集借款人信息推廣產品,并引入融資擔保公司收取擔保費。由于唯享花平臺上大多為月貸產品,月費率平均在30%-35%,折合年化費率高達360%-400%,也被一些用戶稱呼為新一代“月炮”。
此前,第一財經日報曾報道,一家擔保公司開設的助貸平臺,將平臺客戶導流至另一個助貸平臺,最終導向變相高利貸平臺,成為監管持續高壓下“助貸圈”的新玩法。其中重點提到唯享花的套路:用戶點擊廣告進入“唯享花”平臺進行借款申請操作。平臺跳轉后給用戶匹配“哈銀花”的平臺,下款2800元,一個月后用戶還款時發現,除利息外還有近千元的擔保費,資金成本高達約35%,這部分折合年化利率超過了400%。
第一財經報道稱,“唯享花”商標由廣州廣信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廣信小貸)持有。
對于卷入高利貸風波,今年3月,廣信小貸發布公告稱,經查證核實,我公司從未開展過報道中提及的任何業務,報道中出現的我公司品牌和商標均系因福州至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冒用我公司品牌和商標。“我公司鄭重聲明,我公司與福州至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關系,也從未與該公司發生過任何業務往來,更未向該公司出具過任何形式的授權委托。我公司將依法追究該公司的侵權責任?!?/p>
截止本報發稿時,AppStore已無法檢索到“唯享花”app,華為、VIVO等應用市場上線過但均已下架。另外,小米應用市場上還能搜到唯享花APP,顯示背后的運營主體為福州至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2
運營方無放貸資質
資料顯示:福州至誠融擔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冊資本與實繳資本均為3500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盛文康,股東為福州星天宇工貿有限公司,穿透后實際控制人為盛文康。
今年1月,至誠融擔的經營范圍由貸款擔保、貿易融資擔保等范圍,經過了變更,變更后許可項目為:融資擔保業務、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
另外,2024年9月至2024年11月,至誠融資擔保公司注冊了省省花、給你用等兩個知識產權商標,種類包括金融物管、通訊服務、網站服務等8個類別。
按監管要求,小額貸款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發放互聯網貸款,必須取得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牌照。在資本金方面,在本省范圍內開展互聯網貸款,實繳資本要求10億元以上;在全國范圍內發放互聯網貸款,實繳資本不得低于50億元。
另外,今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研究制定了《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其中明確規定,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出租、出借牌照,為無放貸業務資質的主體提供放貸“通道”。不得協助無放貸業務資質的主體申請金融屬性字樣網站、移動應用程序(APP)和小程序等備案。
在此背景下,一些助貸機構以融資擔主體進入市場,以融擔牌照作為助貸主體和運營方。以至誠融擔為例,作為一家融資擔保公司其本身并無放貸資質,但2024年底至誠融擔密集注冊了金融物管類的商標,這些類似于貸款品牌的商標名稱有明顯的擦邊嫌疑。
唯享花官方宣稱其是貸款超市,除了“唯享花”外,福州至誠融擔還上線了“打開微借10000”“奇倍順額度”“小花呀助手”“先用后付入口”等多款小程序為網貸引流。
行業人士表示,這實際上是當前助貸的灰色地帶,這類平臺往往通過小貸公司或融擔公司這類的“持牌機構”,開設的看似“持牌合法”助貸平臺,在微信朋友圈等流量平臺獲客,再將客戶導流至另一個或多個助貸平臺,最終導向無資質“高息網貸”機構,而用戶貸款資金的實際年化利率超 400%以上,這也是助貸圈流行的“套娃模式”玩法。
3
幕后操盤手盛文康
此前,唯享花官網宣傳稱于2020年10月上線,目前用戶突破600萬,合作平臺突破300家,融資擔保規模超30億。
根據我國金融監管規定,融資擔保公司不得發放任何形式的貸款,包括線下貸款和互聯網貸款。
按“唯享花”自行披露的累計服務用戶600萬,按人均貸款3000元計算,唯享花累計放貸規模應達到200億元。
那么,“唯享花”的放貸資金從何而來?福州至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是否假借擔保為名,行放貸之實?公司放貸資金來源是否合法?是否涉及非法集資或違規杠桿?就以上問題,本報記者向至誠融擔發去采訪提綱,截止發稿時,公司未對此作出回應。
從過往記錄看,盛文康是現金貸“高炮”領域的典型“老炮”。盛文康名下有12家在運營公司,過往曾控制4家公司。不過,盛文康名下并沒有任何互聯網小貸公司,也就是說,盛文康是網貸的“地下從業者”。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盛文康控制的杭州地下金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后改名為杭州科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被騰訊起訴,原因是自2017年11月起四家公司在騰訊微信內批量注冊相似內容微信公眾號幾十個,包括“海逸花ANNFLAT”、“極盾”、“火光網絡科技”、“花花有購”、“紅紅樂購”等,以及“貸款大全吧”小程序,在運營中,四家公司相互分工合作從事非法網絡貸款中介信息業務。
法庭判決文書顯示,樹人優勝公司在微信小程序注冊“貸款大全吧”時,提交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關于同意浙江樹人優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小額貸款業務的批復》,但是,這份文件是偽造的假文件。
騰訊在起訴書中指出,有大量用戶投訴該小程序“以貸款名義騙取手續費”,也有客戶投訴其無貸款資質,非法從事網絡貸款業務?,F該小程序已因違規被封停。
最終,盛文康旗下子公司被法院判處賠償騰訊65萬元。
此后,盛文康團隊成員又注冊多家公司,從事類似非法網絡貸款中介信息業務,其中,包括快用和銀掌柜、易秒通等都屬于盛文康旗下的馬甲產品,這些放貸平臺均沒有小貸資質。如同唯享花及內嵌的哈銀花等平臺一樣,雖無放貸資質,但在放貸領域一路暢通。
盛文康作為多年的網貸行業老炮,熟諳監管規則,即便有助貸新規等監管手段,但依然可以通過“套娃模式”把高利貸模式玩下去。
就業務資質等問題,本報記者向福州至誠融資擔保發去采訪函,截止發稿時,對方未作回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