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AI生 小米發力人工智能機會有多大?通信
互聯網、科技公司向AI轉變,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互聯網、科技公司向AI轉變,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無論是國外的英特爾、蘋果,還是國內的BAT,AI領域都成了企業發展的重點,百度更是把人工智能作為了公司核心的發展戰略。這些企業都是比較有資歷的,與之相比,稍顯年輕的小米也終于喊出了“AI公司”的宣言。
以芯為引,小米發力AI
第四次世界互聯網大會過去不到一周,烏鎮上的種種趣事相比大家都還津津樂道,除了各種飯局,各位掌門人對對公司未來發展進行了定位、規劃。其中,雷軍就把AI當做了小米未來10年的最核心戰略。
在雷軍看來,小米是一家創新融合發展的AI公司。
眾所周知,小米是一家智能手機公司,在小米的“三駕馬車”中,手機業務無疑是核心也是基礎。其實,小米對AI的發力也早已開始,比如在今年7月份發布的一款智能音箱——小愛同學,但與其他的互聯網公司,比如百度,相比之下,小米更像是從產品端發展AI,百度則是從技術端進行研發。
未來的AI應用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中手機無疑是最常見的,這也就成了小米大力發展AI的一個機遇,而這個機遇的引子,就是高通發布的驍龍845。
到了現在,高通的這款AI芯片已經被廣泛認知了,大家也都開始期待手機市場的AI之爭。驍龍845是一款集安全、沉浸式體驗、連接、性能等特點于一身具有AI功能的處理器,它的出現會讓手機廠商集體邁入AI“芯”之列。目前,小米已經確定了明年春季發布小米7將會成為國內搭載驍龍845處理器的首發產品。
“AI公司”不只是口號
在發布智能音箱的時候,雷軍把小米稱作“新零售公司”,現在又提出了“AI公司”,更新的速度不可謂不快,不過,這兩者不是替代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在了一起。
小米是一個年輕的公司,但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小米也為發展AI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大多數AI的應用都需要硬件產品作為載體,小米在這一方面已經達到了標準。小米的產品線十分寬,手機是核心,向外擴展到小米電視、小米音箱等,還有大量的智能組件,這為小米的AI生態提供了終端的保障。
在各月底的時候,小米舉辦了首屆IoT開發者大會,宣布小米IoT聯網設備已超過8500萬臺,成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臺,并且小米手機所搭載的系統的全球激活量已經超過了3億,大數據的存儲量超過200PB,這都為小米的AI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既然提出了AI公司,那小米的AI戰略就可以預見了。近日,小米與諾基亞簽署了一份專利授權協議,加快小米在國際市場的發展,同時,雙方也會在人工智能方面進行合作,共創更智能的手機。
與華為、蘋果相比,小米在手機AI上已經稍晚一步,在技術層面距離有資歷的BAT等互聯網巨頭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從市場的需求和產品的應用入手,以高通的AI芯為引,小米的AI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未來,小米的AI方案可能于超出你我的想象。
來源:在前線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