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金所借款項目疑點重重,股東背景也有問題通信
都是借款的甲方企業通過貿金所平臺借款,貿金所的借款項目問題很大,貿金所無論是借款項目。
貿金所借款項目疑點重重,股東背景也有問題
今天我們來說一家上線只有一年時間,卻在行業里名氣不小的P2P平臺——貿金所。
上線于2016年10月的貿金所宣稱自己是「國內創新的農業互聯網金融平臺」,股東中物聯合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則是國內大型農業資源開發集團,是具有國資背景的現代農業、資源開發集團公司。
但就是在這「華麗」的外表之下,深扒P2P卻是無比失望地發現,貿金所的借款項目問題很大,有可能是假標,疑似借款企業也是老賴;而貿金所國資背景同樣問題不小。
借款項目疑點重重
截至12月16日,在貿金所投資頁面羅列了7個可供投資的項目,這7個項目雖然期限不同,參考利率也有差別,但模式卻是一樣的:都是借款的甲方企業通過貿金所平臺借款,然后通過乙方,將貸款所得的飼料運送到目的地。
經過一一對比,我發現,甲方企業經常有重復,分別是上海辰綿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綿貿易,對應惠農選1380期)、上海愧眾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愧眾貿易,對應惠農選1381期、惠農選1373期、惠農選1366期)、上海妮蜜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妮蜜貿易,對應惠農選1372期、1364期、1378期)、上海掛庚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掛庚商貿,對應惠農選1379期)。
在所有7個項目中,乙方都是一樣的,均為上海卒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卒資供應鏈)。
上述的4家甲方借款企業無論從股權關系,還是主要人員,都不存在關聯,一切都顯得十分干凈,就像一場茫茫的大雪。只是很可惜,大雪之下依然是XX,這4家公司之間藏著不少的貓膩。
第一,辰綿貿易與愧眾貿易共用一個聯系電話:13062626641;與它們共用聯系電話的還有處觀商貿(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處觀商貿)。
第二,就在處觀商貿的隔壁,就是妮蜜貿易。
第三,愧眾貿易與卒資供應鏈共用一個聯系郵箱。
第四點卻也是最可疑的一點,借款的4家公司以及負責運輸的卒資供應鏈均在今年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更改了營業范圍,其中4家更是索性更改了企業名稱。
愧眾貿易在今年8月8日完成變更,不僅名字從上海掠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愧眾貿易,營業范圍也發生重大改變,增加了食用農產品和飼料的銷售。
妮蜜貿易在今年7月同樣改變了名字,從上海爽雖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改為妮蜜貿易,營業范圍則是連續更改兩次,最終在今年9月增加了「飼料的批發和銷售」。
掛庚商貿在今年7月從上海塵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了掛庚商貿,營業范圍也增加了「飼料、食用農產品的銷售」。
卒資供應鏈則是在今年6月從上海靈毓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變更為卒資供應鏈,變化幅度驚人,「飼料銷售」也被加到了營業范圍里面。
唯一沒有更改名字的辰綿貿易則是在今年8月14日將「飼料、食用農產品的銷售」加進了它的經營范圍。
這些企業都是最近更改了營業范圍和企業名稱,并且集中在貿金所的平臺上借款;如果是一兩家如此還可理解,但如果都是如此,那就太過詭異了。
而且如果大家仔細看各個借款項目中的飼料采購合同,就能發現,這些合同都是在這個月中集中簽訂的,地點則是在四川成都。
雖然平臺把飼料需方的真實姓名進行了打碼,但是如果各位仔細對比,就能發現,其實各個飼料采購合同的需求都是一樣的,因為幾個簽字仔細看都是極為類似的。我們可以基本確定,從上述幾家貿易公司手中購買飼料的應該是同一家公司。
(兩份合同的飼料需求方應該是一致的,簽名非常類似)
結合以上種種情況,我有一種解釋:某人收購了一批公司,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相關公司的營業執照,并進行了工商變更,「洗白」之后,在貿金所平臺進行借款。
這些借款公司關系密切,但極力在股權關系上極力撇清關系,這一切都不是巧合。
至于說飼料需求方的*,我現在沒有辦法確定。不過我倒是有一個懷疑對象。大家仔細看被打碼的姓名第一個字,十有八九就是「楊」,再結合地址和行業屬性,我懷疑,飼料需求方為四川省元寶生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寶生態),其大股東為楊茂忠。
元寶生態被貿金所贊譽為核心合作伙伴。
但是元寶生態其實早已劣跡斑斑,早在9年前就已經被列入失信和執行名之中。
楊茂忠控股(持股比例為97.63%)的另一家公司成都楓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2013年和2015年兩次被列入失信名單。
將這樣的企業作為核心合作伙伴,貿金所真的讓投資者膽戰心驚。
股東背景有問題
貿金所在其官網百般炫耀它的國資背景,稱自己是「中物集團成員企業」。
從貿金所運營主體上海持富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工商變更記錄來看,中物聯合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物聯合)對貿金所的入股發生在今年6月。中物聯合為中物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物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但是大家需要格外注意,天眼查的數據顯示(企查查與啟信寶均未顯示確切比例),中物聯合僅持有貿金所3%的股權。如果天眼查的數據真實無誤,那么我們就要懷疑貿金所的國資成色了。僅僅3%是遠遠稱不上貿金所宣揚的「中物集團成員企業」。一旦貿金所出事,中物集團大概率是不會兜底的。
在貿金所官網上有「貿金所正式成為中物集團成員企業發布會現場實錄」的圖片,顯示中物集團的副總經理陳偉杰。
一般來說,此種發布會都會邀請許多記者捧場,然后在各個媒體發布新聞通稿,提高一下知名度。
可是非常非常非常奇怪的是,在百度中如果搜索「貿金所+中物集團」,并沒有發現發布會的新聞通稿,反而是關于元寶生態的新聞更多一些,這讓人不得不感到驚奇。
綜此種種,我們認為,貿金所無論是借款項目,還是股東背景,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借款項目的疑點太大了。各位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