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AI革命金融
毋庸置疑,專注于人工智能已經開始讓百度重新贏回信任,但如何把技術和業務更有效的結合,實現場景落地還需要驗證。
京東市值在短期內趕超百度的可能性基本破滅。根據最新美股收盤數據顯示,百度市值已經甩開京東近300億美金的距離。
這源于投資者對百度投資價值的重新評估。
如投資者預期,2017年10月27日,百度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當季營收25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凈利潤達79億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156%。
靚麗的財務業績背后,百度掀起的這場AI革命功不可沒。
財報發布后,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及百度副董事長、集團總裁兼COO陸奇也均表示,百度第三季度增長良好,正是源于通過AI技術賦能,使得手機百度在用戶規模及用戶黏性上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All in AI的決心
7月5日,百度在北京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AI開發者大會,宣布百度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提出口號All in AI。
百度舉行的這場AI開發者大會,是國內首次大規模的AI開發者大會。這場大會傳遞出一個信號,互聯網的競爭已經從移動互聯網時代邁向了智能互聯時代。
近兩年來,中國人工智能領域迅速崛起。百度向人工智能的轉型,是目前中國互聯網企業布局人工智能的一個縮影。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志不久前發表文章稱,中國在以前所未有的干勁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未來西方或將成為中國在AI領域的跟隨者。在如春筍般破土而出的AI企業中,百度是中國AI產業的最初覺醒者,其在幾年前就已預見到AI的潛力,并正在利用AI重塑自身的整個業務體系。
百度最早發起“中國大腦”計劃。在2015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李彥宏提出中國應該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進人工智能跨越式發展。2017年3月的全國兩會,李彥宏提交的三項提案也全部聚焦于人工智能。2017年7月,國務院正式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這是中國第一個人工智能規劃,標志著人工智能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從“BAT”掉隊的質疑后,百度最近半年的進步有目共睹。從百度的第二、三季度財報都可以看出,除傳統搜索業務外,信息流收入的增長勢頭,賣掉非核心業務并聚焦AI的百度正在重回投資者和公眾視野的焦點。
特別是在AI開發者大會之后,押注AI的百度第一次對外公布了其AI生態開放戰略全貌:前端的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DuerOS和自動駕駛Apollo開放平臺,以及后端的百度大腦和智能云,更是帶給了資本市場無限的想象空間。
AI之于百度
做為中國代表性的科技公司,百度在資本市場的命運必然與國家大環境緊密結合,百度的“復興”,同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國際競爭態勢直接相關。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的人工智能領域,中美已經遙遙領先。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針對AI研究領域3個國際權威會議的統計,僅2015年來自美國的內容就達326項,占比48.4%,其次為中國138項,占比20.5%,兩國占整體7成,而日本僅20項,占比低至3%。作為中國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公司之一,百度在此領域的地位與話語權不言而喻。
AI與過去的技術變革有著根本意義上的不同,它不針對單個產品,而是可以滲透到幾乎所有的產品和服務之中。一方面,不同的應用領域對AI技術的具體需求并不一樣;另一方面,這些需求又存在著高度一致的基礎要素,例如數據挖掘、深度學習算法等。
正因為如此,AI相對于其他技術行業又存在“基礎設施”的空間,一旦建成,領域內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夠從中獲益,最終形成的是行業合力。
而經過提前布局以及今年以來的加速落地,百度AI的商業化布局已經逐漸清晰:自動駕駛、智能設備和開發平臺、垂直領域應用。從AI技術到AI產品,百度人工智能商業通路正在顯現。
9月份,百度Apollo1.5如期正式發布,開放包含障礙物感知、決策規劃、云端仿真、高精地圖服務、端到端的深度學習五大核心開放能力,并支持晝夜定車道自動駕駛。
合作伙伴上,從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布的54家合作伙伴之后,目前合作伙伴聯盟陣營已超過70家。近日,百度與北汽集團、金龍客車、江淮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并明確了自動駕駛量產的具體時間規劃。近日,百度又與首汽約車簽約,將重點推進車聯網、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運行。
同時,Apollo還啟動了未來三年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實現超過100個項目的投資“雙百計劃”,這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專項基金。
針對不同垂直行業需求,百度AI還定制化賦能。百度金融利用百度的AI技術和大數據,根據用戶資料計算信用風險,從而定制金融產品。百度云進入以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融合為標志的Cloud2.0時代,ABC Cloud為媒體、金融服務、教育領域的企業客戶拓展行業解決方案。
百度在向外部拓展云服務等AI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向內部業務如愛奇藝等賦能,從而提升百度基礎業務能力。
難怪李彥宏對外界信心十足地表示:百度在中國AI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是AI領域的首選合作伙伴。
發力信息流
說到AI給百度帶來的新生,可以再回頭看百度的三季度財報,其中一大亮點就是信息流廣告年化收入超過10億美元。這也是目前國內信息流產品中,官方披露的最高規模的營收。
實際上,百度的信息流廣告在第二季度財報中就已經鋒芒畢露,第二季度財報中提到:在與今日頭條等展開競爭的百度資訊流產品,日活用戶超過1億,信息流廣告收入從一季度底的每日1000萬上漲到了每日3000萬。
在人工智能大規模商業落地之前,百度信息流率先成為百度業績增長的強勁動力。
今年上半年,當業界把對百度AI的大部分關注力都投向無人車等相關業務的時候,只有少數人意識到信息流扮演的角色。
百度高級副總裁、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曾明確提出:百度做信息流的核心是“搜索+推薦”雙引擎模式,這也是百度與其他信息流產品最大的不同。而所謂的雙引擎策略就是強調百度信息流與搜索是互補的,搜索可以讓用戶主動找到信息,而信息流則可以讓信息主動找到合適的用戶,兩者有機結合,實現移動時代更高效的信息流通。
這背后的關鍵正是通過人工智能,百度可以更精準的知道用戶的需求和信息,并進行匹配。
百度推廣信息流的方式并非從零開始,而是基于多個成熟的App導入用戶,這些App包括日活早已過億的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和百度貼吧等。信息流對于百度來說不是一個App,而是一個內容分發形態,這種分發與百度的存量核心業務不只是不矛盾,反而可聯動協同,進而快速起勢。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大爆炸、AI技術趨于成熟,信息可以找到人,百度曾經的愿景“不搜即索”也成為可能。從Pull到Push,從搜索到推薦,從有限的搜索結果列表到可無限刷新的消息流,信息流不過是搜索的延續。這也正是百度能在短時間內做成信息流業務的更深層次原因。
結語
毋庸置疑,專注于人工智能已經開始讓百度重新贏回信任,但如何把技術和業務更有效的結合,實現場景落地還需要驗證。
顯然,信息流是百度AI實現場景落地的一個成功范本,從百度的一系列內部業務架構布局看,百度AI戰略的落地產品不只是信息流,更有其他。
在財報公布后回答分析師的提問中,李彥宏自信滿滿地說,未來兩三年許多公司會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大投入,但是百度在多個方面具有重要優勢,百度擁有最佳的人工智能商業化策略,也就是平臺化和生態系統,這就是規模優勢,百度的先發優勢會越來越大。
如果說搜索是百度的昨天,信息流是百度的今天,百度正在大力投入的DuerOS、無人車以及阿波羅計劃,則是百度的明天。
在信息流接棒搜索成為新的現金流之后,一定還會有新的接棒者出現,且新的接棒者一定源自于百度的這次AI革命。
來源|微信公眾號:礪石商業評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