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浮躁之年,她卻在講初心和歸零金融
安利英的新事業取名零號科技,她說包含兩層意思:其一,零是所有數字的開始,“便利店也是微量化的組成要素,回歸零售的本質”;其二,代表自己零售生涯歸零,回歸初心,重新開始。
日前,又一家無人便利店“零號元素”在北京開業,零號元素正是由居然之家怡食家超市原負責人安利英創辦,北京首家無人便利店EAT BOX也是由她一手打造。11月初,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2017全零售大會上,安利英正式向外界宣布她已于10月底正式離職居然之家并創業,她攜帶新項目“零號元素”無人便利店參加了零售業博覽會。
北京首家零號元素落地于朝陽區定福家園附近,按照安利英的說法,這是一家體驗店,旗艦店還在選址的過程中,受場地所限,零號無人便利店近20平米,約有300多個品類,注冊成功后,通過人臉識別進店內,結算后依然需要過兩道門才能離開,其實這套系統體驗和EAT BOX非常相似。
2017年是無人便利店業態集中爆發的一年,入局者甚多,因各方狂歡,簡單搜索一下,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EAT BOX(怡食盒子)、EasyGo等等一批無人模式便利店涌入市場,其獲得的投資額度也了屢創新高,市面上各種無人便利店研究報告更是層出不窮。
11月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正式對外發布了《無人值守商店運營指引》,從多個層面對無人零售業態做了規范。
三者疊加,無疑,無人便利店在中國市場自帶重力加速度,不僅受到資本方也引起了政府層面的重視。也有分析認為,無人零售模式驅動力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消費升級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的需求變得多樣,說白了,這又是供給與需求的再平衡。但考驗的不是概念的炫酷,而是與用戶的距離真正有多近。
和安利英熟悉是在品途集團舉辦的新零售大會中,她做了《創新與嘗試——高端超市在新零售領域的突圍》的主題演講。彼時,她做的無人便利店怡食盒子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7月,EAT BOX正式亮相,作為北京地區的首個無人值守便利店,安利英并未做廣泛的宣傳,但是開業的消息卻在那一天刷了屏。市場對于無人零售的關注和熱情,讓安利英始料未及,從那之后,安利英就成了各種論壇邀請對象,她對于無人零售的理解,融合著零售人的理解和女性領導者的感性,柔軟的東西似乎更強化了品牌的效力。再次見到安利英,她的身份已經變成北京零號元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OO。
有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便利店成交規模389.4億元,隨著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發展,預計到2020年,無人便利商店爆發式增長,交易額突破4591.5億元,增長率281.3%。
不管怎樣,無人便利店是新零售最熱門的賽道,對于新零售,今日資本徐新也曾發聲:“新零售的實質在人效坪效。”安利英認為不管哪種零售業態,其實質離不開“供應鏈的效率”,說白了,安利英對于無人便利店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打法,這一點沒有變。
入局
準確地說,對于無人便利店行業,安利英應該算第一批入局者。
“我是干零售的,在賽道中要跑出速度來。”速度是入局者的重要特征,她常說自己是一個零售行業20年的老兵,奔跑,從經營高端超市BHG到負責居然之家怡食家超市到發布怡食盒子再到創辦零號無人便利店,在新零售的探索上,安利英確實從未脫下跑鞋。
入局者,自然清楚自己的路徑,看一下零號的基本面——零號元素無人便利店面積20平起,商品種類精煉,約為500多SKU,以進口食品為主。在市場發展的角度,零號元素也是采取直營和加盟并行的模式,目前,零號元素已獲得天使+Pre-A輪千萬級別投資。
對于便利店的無人值守,安利英堅持自己的理解。她認為市場的需求和供應鏈和技術讓無人便利店有了存在可能性。的確,技術的運用,特別是數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互聯網支付手段的興起加速了無人業態的可能。
無人零售業態風起長林,“當噱頭和熱度過后,一個人為什么要去你的店里買東西,一是距離近,二是商品是我想要的。一個合理的價錢買到我想要的東西,在最近的地方,這是零售的基礎。”在安利英看來,零售與用戶的關系逃不開這些,其中反映出兩個問題:一個是零售規模的廣度,另一個是產品邏輯的深度。
關于這一點,安在多次演講中都曾提到,展店速度,提升規模,還有選品。據悉,零號元素將首先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個城市以及周邊地區快速展店,之前,位于江蘇昆山周莊的體驗店也已開業,景區內的消費場景在安利英看來也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關于無人零售,市面上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認為無人零售是有人零售業態的補充。另一種較為激進,認為無人便利店終將取代有人便利店。作為入局者,安利英更加看重新興業態生存的本質,她認為,“新興業態搶奪的是顧客的時間和商品,競爭的焦點是交付成本和坪效,坪效為王,效率為王,時間為王,而歸根到底是心智為王,搶占消費者的心智模式。”
安利英做過多年的國際買手,她深知什么產品更可以激發想象力和購買欲。
雖是零售業老兵,安利英很愿意了解新生消費者的消費意愿,而這正是無人便利店的目標人群,“90后正在成為新生活方式的把握者。我們不僅要看到這一群體的消費占比提升,更要注意到他們潛在的消費能力,未來的中國消費市場,必然是被這些年輕人驅動的。”
安利英關注年輕人不僅關注年輕人的消費報告,更關注年輕人的文化符號和元素,她說自己很freestyle,“做的是時代的生意,自然不能和時代脫節。”她說。
歸零
對于創業,安利英稱自己在無人零售領域,確實收到很多合作的機會,更多人看中的正是安在供應鏈系統中的整合能力,僅從零售業態角度來說,技術的進步同樣需要供應鏈做為鋪墊。
安利英的新事業取名零號科技,她說包含兩層意思,其一,零是所有數字的開始,“便利店也是微量化的組成要素,回歸零售的本質”;其二,代表自己零售生涯歸零,回歸初心,重新開始。
回憶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最早做IT系統運營到BHG Market Place高級超市總經理再到居然之家操盤怡食家超市,她說“做了一輩子零售,對零售有很多情節,是真愛”。安利英一直認為做零售要有溫度,無人便利店同樣如此,只不過表現的方式不同罷了。
在一次零售論壇上,當有人講到未來都是機器人補貨時,安利英頭腦中閃現的是自己和曾經的同事一起補貨的場景,“曾經那么苦累,那么感人的情景,應該緬懷一下呢”。緬懷的是過去的時光,面對的技術變革下的零售新模式和新趨勢,在安看來,零售的本質不變,產品和服務代表了零售的過去和未來,零售前沿社第一次采訪安利英的時候,她剛剛盤完貨,整整一夜未睡。現在專注于無人便利店領域,對于無人,安利英始終認為無人便利店也只不過把人放在更加關鍵的地方,“供應鏈最核心的是人,還有物流的效率”。
作為以前大型零售企業的高管到現在的創業者,安利英把自己放得很低,零售最前沿的工作,她幾乎每樣都做過。重新上路,可能意味著原來的心路歷程要重新走一遍。這在安看來也是必須的,“現在人說零售苦的話,和之前比真的不是一個時代和跨度。”她笑言。
鏈條的下端自然會延伸到用戶層面,安利英強調自己一直在做產業,關注年輕人的生活變遷,毫無疑問,對于無人便利店業態來講,年輕人自然是最直接的目標群體,而對年輕人的行為跟蹤成為未來的零售鏈條。在做高端超市時,安利英就非常關注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的消費習慣。她說在營銷學中這個概念叫“顧客接觸點”,“這個點上怎么樣才能讓顧客覺得很爽,很重要一點就是一個情感的交互。”選品、美陳以及支付等等都是情感的觸達方式之一。
曾經,安利英十分推崇慢食文化,她也曾把慢食很好地嵌入到零售的場景之中,問及此,安利英說自己還會繼續擔當慢食文化的推廣大使。她強調,對食物的理解,對于生活的想象,才剛剛起步,“商業將原生態推到受眾面前,改善人們的生活,這是商業從業者的使命,我就是干這個的,食物的美好,帶著美好的生活愿望。”安利英說,對于生活、美學、商業行為自己從未放棄,在她看來零售場景與市場的結合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對于產品和服務的堅守,邊界自然不成問題。其實,關于零售的生活美學,零售前沿社曾采訪過安,并專門成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
對于創業,安利英也做好了不斷調試適應市場的準備,其中也包括自我的調試,但是,安始終堅信的是零售的方向,“未來的零售領域是技術、智慧、人的高度經驗結合的完美藝術品。”安利英按照這個邏輯打造著自己未來的事業。
機會在哪
艾媒咨詢曾預測,2017年我國無人便利店的交易規模將達389.4億元,今年可以稱為“無人零售元年”。至2022年,我國無人便利店的交易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
11月3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正式對外發布了《無人值守商店運營指引》,從無人值守商店在商品管理、售后服務、數據信息管理、設施設備管理、店內安全和應急處理、選址等方面也有了相應的規范和指導。
也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商店市場用戶規模或達到600萬人,但隨著這種新業態逐漸被市場認可以及資本的加持,據預測,2018年中國無人零售商店用戶規模將將達到1800萬人,增長率約為198.41%。
市場給了無人便利店業態巨大的機會,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把握機會,雖各家打法不同,定位各異,但是基本的商業邏輯不變。今年,人工智能的火爆也給了零售業無限的遐想,而對于零售智能化,安利英認為,對于零售業態,智能化的前提是提高效能,增進產業迭代,“被解放出來的人是智力資產”。她說,“智能化的發揮推動了無人零售業態的發展,我覺得這個行業越大越好。但是零售是一種熱愛和情懷,無論哪種形式的零售都是不能忘記。”
在選品上,安利英表示零號便利店將以進口商品為主,這是她的強項,“我愿意把中國的零售推向世界市場,也愿意把世界上一些好東西帶到中國,我們一直在時代交集的地方,我們屬于時代交集的地方,如果不能利用好這個時代就很可惜。”她強調未來也會考慮“智能”的輸出,在做好中國市場的前提下,東南亞以及日本市場都在她的考慮之中。
“無人便利店從本質上來說是個載體。加上我們提供的服務、提供的商品,形成一個組合,讓顧客覺得這個消費體驗對應的是一個新的品牌。把這個品牌植入到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獲得消費者認可,我認為這樣的無人便利店便是成功的。”安利英說。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