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終端上半年營收過千億 朱平解讀中國市場走勢通信

毛啟盈 2017-07-28 12:02
分享到:
導讀

如今,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華為中國區如何應對新時代的挑戰?朱平重點從“創新質量渠道服務”等四個方面進行解讀。

在2017年華為消費業務年中業績媒體溝通會上,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透露,華為上半年銷售手機7301萬部,同比增長20.6%,銷售額為1054億元,同比增長36.2%。

隨后,華為消費者業務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朱平對藍鯨TMT透露,華為中國市場占據23.3%市場份額。

如今,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華為中國區如何應對新時代的挑戰?朱平重點從“創新質量渠道服務”等四個方面進行解讀。

1

新渠道。

一段時間以來,華為零售行業由傳統向“新零售”轉型發生了六大變化(一體化、多元化、生活化、精細化、智能化),其中,一體化體現在線上線下相互引流,同品同價,不存在價格戰;生活化主要表現為由專業商圈向生活商圈轉型(Mall/社區)。

華為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5月,華為全球零售陣地數量達到42300個,同比增長19%。到2017年底,華為在全球零售陣地目標數量預計將達到56000個。

截止目前,華為地級市體驗店現在已達到500多家,縣級體驗店已達到1500家以上。預計2017年華為將會覆蓋到中國將近2000個縣及鎮。朱平表示,盡管在服務上打破了線上和線下“界線”,但是華為中國區仍以線下為主,線上平臺持續優化。

此外,華為在全國建立了接近700家客戶服務中心,覆蓋全國將近300個城市及縣區,用戶可以直接到店接受服務。對于偏遠地區以及不方便到店的用戶,還可以通過雙向物流免費的寄修方式接受服務。

同時,華為建立了包括,熱線,服務APP,微信公眾號等多個為消費者服務快速入口。用戶可以通過打熱線電話,發微信(華為終端客戶服務),或者是遠程同屏互動的方式,享受服務。熱線服務滿意度達99%。 

在服務管理方面,華為建立全新的服務業務管理平臺,實現了對全國服務中心運營可視與實時監控,通過例行化三級業務運營分析管理,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維修時間,投訴問題,滿意度等數據進行持續的分析改進。經過半年的優化,相比2016年,一小時完工率提高35%,滿意度提高6.75%。 

需要強調的是,華為對新零售陣地并非簡單布點,而是從量向質的轉變。 

朱平說,就中國區來說,在具體到零售和服務等方面,可以看到消費者行為有一些變化。“比如說大家可以看到用戶購買習慣,很多消費者更習慣于到生活商圈進行購買,我們的銷售和服務也要在這些領域進行布局。要把新零售的趨勢把握好。” 

線上和線下融合,不僅是銷售層面。朱平透露,渠道經歷了手機銷量店、體驗店的變化,下一步將布局基于智能生活綜合體驗場所,或叫華為智能生活館之類,現在還沒有具體概念,最終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全場景端到端融合體驗。用戶可能非常愉悅進行體驗的要求。

2

新生態。

蘋果因為其環閉的生態系統,在互聯網時代牢牢控制著定價權,攫取了手機行業90%的利潤區間。 

余承東說,華為在云服務能力并不比蘋果差,結合在通信方面優勢,云服務將成為未來增長點之一。

截止目前,華為云服務用戶數超2.8億,匯聚了超過27萬開發者,超過5600個應用獲得全球推廣,2016年合作伙伴獲得的分成收益達到28億元人。華為消費者云服務在全球設有3大區域中心,部署了15個數據中心,服務深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智能家居領域,以HiLink為核心智能家庭生態建設迅速增長,目前加入華為HiLink生態的智能家居品牌數量超過100家,品類超過50種,型號超過300款。

可以預見,隨著手機銷量不斷提升,華為云服務魅力和價值就能被越多消費者感知,而華為云服務又能通過出色的使用體驗提升用戶粘性,兩者相輔相成從而形成生態環境的閉環。伴隨終端與云服務持續穩健增長,未來華為必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價值。 

3

人工智能將是未來終端的爭奪焦點。

余承東說,在這個時代,端+云+芯片的協同智能化體驗十分重要。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華為將在今年秋季推出人工智能處理器。

未來智慧戰略。預計到2025年,超過90%智能終端用戶將從這種個性化、智能化的智能個人助理服務中獲益。

據了解,華為目前部署了端、聯接、云、芯四個方面的能力來構建智慧手機。它們分別對應人的身體、語言、智慧和心臟的機能,通過實現類似人類的行為方式來與人類溝通、產生交互,最終服務人類。在芯側,華為基于差異化麒麟芯片技術、通信技術和先進工藝,加速深度學習的算法,支持異構計算,同時保護用戶的核心數據。

余承東強調要從“創新、質量、渠道和服務”四方面加大投入,打造智能手機、PC、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車聯網以及VR、AR等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

榮耀總裁趙明表示,人工智能是手機未來發展的方向,未來人工智能出了手機之外,更多是云端的服務。

4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每年至少投入銷售收入10%用于研發,余承東透露,華為2016年研發110億元,全球企業研發排名全球第9,在過去10年中研發投入450億美。

BrandZ發布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中,華為以203.83億美元的品牌價值穩居百強榜前十,排名第6位,相比去年提升了1位,同時成為“全球化最快中國品牌”。在“BrandZ 2016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里,華為綜合排名已提升至TOP 50。

華為已經成為全球設備商第一,在2B領域“以用戶為中心”的口號贏得口碑,贏得市場份額,創造了奇跡。但是,應該看到華為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尤其是近幾年歐洲等發達市場增長迅猛。在加上海外市場競爭品牌除了蘋果三星強勁外,其余品牌對華為的威懾力并不大。 

但是,而在國內手機市場,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幾十家手機廠商,相互之間的競爭并規范,惡性競爭和價格戰屢見不見。但是,規范化的華為,試圖回避價格戰,想通過品質來贏得市場,面臨的挑戰非常巨大。

自2014年5月起,朱平正式出任中國地區部消費者業務總裁,全面負責中國地區部消費者業務領域相關實務,在華為內部以務實低調著稱,朱平認為,華為中國區取得市場份額第一,這是多年產品技術以及服務綜合效益的結果。朱平透露,近兩年來,華為進行了徹底地轉型,一直在追求品牌和用戶體驗,尤其是科技和美學研究積累,以及較高的研發投入。

回顧三年來的變化,朱平很謙虛地表示,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并非最近三年的歷程,而是在華為推出精品系列以后。無論是P系列還是Mate系列,任何進步都需要長期的積累。華為在消費者業務正式推動精品系列以后,確定了品牌戰略,確定了以消費者為中心方向,達到目標就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華為一個以技術、品牌驅動的公司,因此非常專注,善于厚積薄發。

從今天華為終端中國區的業績看,朱平功不可沒。當然,朱平能夠輕松駕馭中國手機市場,除了華為整體強勢外,與朱平對華為文化的理解分不開。譬如,朱平更強調了產品溢價能力、服務等,而不是追求數量突破。公開資料顯示,朱平于1998年加入華為公司,歷任中國地區部產品主管、海外地區部銷售主管、中國地區部副總裁等重要職務,具有豐富的海內外通信市場工作經驗,曾帶領團隊屢創佳績。

來源:毛啟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觀點約架